出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225-226,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al Science
参考文献9
1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77-78. 被引量:501
2 金华 吴文源 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2.
3 殷炳江.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3(5):24-26.
4 高文凤,丛中.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276-279. 被引量:39
5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中国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61-167.
6 俞俊洪.社交恐怖症的诊断与治疗[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20(3):132-136. 被引量:17
7 kazaki, Sumie. Asian American and White American Difference on social anxiety[J]. J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Sep2000,Vol. 31 Issue5: 603-623.
8 Okazaki S. Sources of ethnic differences between Asian American and White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on measures of depressionand social anxiety[J ]. J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7, 106, 52-60.
9 James C, Ballenger MD,Jonathan RT,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from the international oonsensus group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J]. J clinic psychiatry, 1998,59(17):54-60.
二级参考文献12
1 刘美涓,余华.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J] .心理科学,1995,18(5):295-298. 被引量:167
2 刘娅俐.孤独与自尊、抑郁的相关初探[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3):115-116. 被引量:28
3 程汉东,李可可,吕为民.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健康的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1):23-23. 被引量:16
4 吕慧英.对军医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分析[J] .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4(1):25-28. 被引量:24
5 张海钟,王云霞,骆焕国,赵志勇,王莉琳.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4(1):28-32. 被引量:35
6 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03).
7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05).
8 郭春彦,朱滢,李斌.传统统计方法面临的挑战:元分析方法[J] .心理学报,1997,29(2):130-136. 被引量:25
9 李焰,李祚.特质焦虑与某些人格因素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107-109. 被引量:31
10 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20-22. 被引量:304
共引文献569
1 任燕,葛洁洁,吴晓凡.线上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对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干预效果研究[J] .心理月刊,2023(11):88-91. 被引量:2
2 吴香怡,陈欣,朱志伟.社交焦虑的出口:大学生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交互关系探究[J] .心理月刊,2022(24):23-26.
3 田静琳,赵雨欣,赵钰莹.家庭教养方式与高中生自卑感关系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23(10):32-35.
4 张婕,张逸梅,刘召霞,林红,刘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1):139-155. 被引量:3
5 张璇,汪娟,陶塑,张姝月.北京城市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1):33-42. 被引量:5
6 焦玲艳,张华伟,陈景武.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31-234. 被引量:31
7 李建明,张小远.军队医科大学学员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06,22(22):1916-1917. 被引量:3
8 李强,李海涛.听障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及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2004(10):48-52. 被引量:8
9 潘清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师范生心理素质[J] .柳州师专学报,2001,16(z1):90-93. 被引量:3
10 张靖.开封卫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调查[J] .现代经济信息,2008(6):204-204.
同被引文献381
1 滕雄程,雷辉,李景萱,文峥.大学生社交焦虑对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效应[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514-517. 被引量:22
2 叶海英,董泽松,兰兴妞,黄小源,张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一新生心理症状的影响研究[J] .心理月刊,2022(1):25-27. 被引量:2
3 石英华.大学生抑郁情绪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7(Z2):60-63. 被引量:6
4 刘力勇,刘建冲,李丽娜.医学生的人际困扰及其应对策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19-420. 被引量:14
5 任顺元.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调查与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6):75-78. 被引量:30
6 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0,20(1):55-58. 被引量:240
7 张倩,桂守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性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4):36-40. 被引量:22
8 殷炳江,刘春蕾,荣茂昌,刘宝祥.94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报告[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S1):115-110. 被引量:1
9 曾文星.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3):133-135. 被引量:21
10 蔡飞.精神分析焦虑论批判[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69-73.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67
1 李莹,毕重增.自我聚焦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抽离与正念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2020,43(1):239-246. 被引量:12
2 彭纯子,邓盘月,马惠霞,陈兵,胡勤,周浩惠.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4):241-243. 被引量:74
3 周永红,张智,李辉,李文权.高师学生交流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46-147. 被引量:10
4 黄雪梅,汪勇.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222-224. 被引量:16
5 王伟,高平青,郭丽英,程楠,解亚宁,刘晓秋.武警新兵交往焦虑状况调查[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64-165. 被引量:3
6 王伟,高平青,程楠,郭丽英,解亚宁,赵静波,张明.武警新兵交往焦虑的相关因素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5):1418-1420.
7 刘芳.大学生社交焦虑特征探析[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74-476. 被引量:13
8 郭佳,易巧云,何国平,杨冰香.护理专业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实习前的社交焦虑状况[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1):1035-1035. 被引量:3
9 江国栋,陈图农,张宁.社交焦虑大学生对面容表情图片的注意偏向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4):353-355. 被引量:5
10 王文娟,朱琳,许华山.医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交往焦虑的调查与分析[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5):511-51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387
1 刘小琳,高隽.动物辅助干预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656-660. 被引量:5
2 宋柯磊,祁国梅,李咏琪.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月刊,2024(12):106-109.
3 柴梦甜,陈博,潘诗诗,王东红,钟立伟.正念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月刊,2024(2):93-95.
4 王晖.高中生惧怕否定评价与大五人格、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2023(10):35-39.
5 王月华,王震,彭月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3(7):40-42. 被引量:2
6 刘思路,曹晓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隔离型”社会支持模式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的探究[J] .心理月刊,2022(24):62-64. 被引量:1
7 吴香怡,陈欣,朱志伟.社交焦虑的出口:大学生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交互关系探究[J] .心理月刊,2022(24):23-26.
8 李宁静,郝志红,戴必兵.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社交焦虑和心理求助污名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2(2):59-61. 被引量:3
9 吴春,杜瑶,林啸佳.自我距离视角对负面情绪的影响及训练[J] .心理月刊,2021(18):229-230.
10 叶巧雅,张晓真,韩伟.高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2021(14):41-42. 被引量:4
1 蔡颖.脑血栓患者家庭康复现状调查与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4):249-250.
2 张莲.父母教养方式和高二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3-114. 被引量:12
3 余晓敏,吴汉荣.医学生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742-743. 被引量:6
4 柳敬东,张晓冬,甘收云.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1):31-32.
5 秦元华,郑莉莉,戴晓冬,任一鑫,崔昱.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6):718-719. 被引量:3
6 高文凤,丛中.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276-279. 被引量:39
7 王海荣.人际交往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208-210. 被引量:17
8 吴晓薇,黄玲,何晓琴,唐海波,蒲唯丹.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攻击、抑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5):804-807. 被引量:90
9 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94-96. 被引量:165
10 陈倩虹.高职护生社交焦虑及相关因素分析[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4):124-127.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