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人口大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瞩目.印度学术界爱把中国作为重要参照对象来研究印度经济,我国学术界对中印综合国力比较也情有独钟.本文不仅对比两国经济状况,还把两国纳入全球坐标中衡量,着重比较两国国际竞争力与经济全球化程度.
作者
赵建军
出处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3年第4期28-31,共4页
China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trength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经济发展
比较研究
自然资源
基础设施
资本资源
人力资源
经济规模
产业结构
对外开放度
国际竞争力
分类号
F11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63
1
陈东山.
简论21世纪印度的发展[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6(1):90-92.
被引量:1
2
王渝玲.
中美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策[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1):45-47.
被引量:1
3
孙士海.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改革比较[J]
.南亚研究,1998(1):8-14.
被引量:13
4
王军.
两个杠杆:美国的文化与教育[J]
.世界文化,2003(1):9-10.
被引量:2
5
文富德.
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赶上中国[J]
.南亚研究季刊,2004(4):15-20.
被引量:5
6
孙培钧,华碧云.
印度当前经济形势与面临的问题[J]
.南亚研究,2005(1):7-13.
被引量:18
7
张贵洪.
印度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和反应[J]
.南亚研究,2005(1):27-32.
被引量:15
8
邓小红,熊红芳.
印度软件业的技术创新及启示[J]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3):31-33.
被引量:4
9
尹倩.
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之比较[J]
.理论与现代化,2006(4):60-65.
被引量:11
10
Kunal P. Ryan, Economic Reports : Does India Warrant Intestmenl Attention versus China? Marubeni Research Institute,December 2002.
引证文献
10
1
刘振宏,张倩.
印度——中国强有力的挑战者[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27-30.
2
孔令岩.
印度经济崛起动因分析的启示[J]
.经济师,2006(3):51-51.
3
刘玉辉,陈朝,马兆文,荣玲.
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中印比较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1):86-90.
被引量:7
4
郭宇锋,薛嵛兰.
中印企业经济发展比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4):46-48.
5
尹倩.
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之比较[J]
.理论与现代化,2006(4):60-65.
被引量:11
6
刘晓辉.
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论坛,2009(12):108-109.
7
史晓鹏.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10S):15-16.
8
刘昆雄,李慧玲.
我国国家信息实力发展研究[J]
.情报杂志,2004,23(4):101-103.
被引量:4
9
刘昆雄,李慧玲.
中美国家信息实力比较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5):70-73.
被引量:5
10
于海莲,杜振华.
中印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6):55-60.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权衡.
印度式经济增长:基于“印度式民主”视角的分析[J]
.社会科学,2007(7):86-97.
被引量:7
2
梁潜.
由发展模式异同到中印经济的合作[J]
.消费导刊,2009,0(11):55-55.
被引量:1
3
王军.
两个杠杆:美国的文化与教育[J]
.世界文化,2003(1):9-10.
被引量:2
4
齐迎春.
文献资源共享探析[J]
.前沿,2005(1):192-193.
被引量:1
5
韩绪望.
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
.中国商界,2009(2):152-153.
6
胡兰.
中国企业如何大力开拓印度市场[J]
.南亚研究季刊,2005(2):40-45.
被引量:4
7
冷荣新,王敏,胡琬,岳媛,王宁.
论医学信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
.医学情报工作,2005,26(5):391-392.
被引量:2
8
刘玉辉,陈朝,马兆文,荣玲.
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中印比较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1):86-90.
被引量:7
9
鲍清强.
区域性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实施策略[J]
.图书馆学研究,2006(4):42-44.
被引量:9
10
郭承先.
中国与印度金融现状比较[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19(2):22-24.
被引量:5
1
<90年代中美德日印五国综合国力比较与预测>课题组.
五国综合国力比较与预测[J]
.中国国情国力,1995(3):43-44.
2
赵建军.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J]
.人民文摘,2003,0(5):51-52.
被引量:1
3
陈沙.
日本与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J]
.瞭望,2001(34):25-25.
4
黄小玉.
综合国力比较研究评析[J]
.中国国情国力,2003(4):44-45.
被引量:4
5
田文林.
德国与日本综合国力比较[J]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4-69.
6
柴盈.
东北优势变动轨迹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4,20(5):28-29.
被引量:1
7
薛虹,陆剑锋.
基于灰色理论的区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关联分析——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178-184.
被引量:1
8
张锐,赵雪雁,赵海莉.
高寒牧区综合竞争力研究——以甘南牧区为例[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1):92-97.
被引量:2
9
严维石.
创业决策的行为经济学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11(3):92-96.
被引量:3
10
李宜霏.
从金融、产业角度探寻我国“中等收入陷阱”的出路——基于与韩国的国别对比[J]
.赤子,2016(18):166-167.
中国国情国力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