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Ⅱ.生态型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机制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报道了在长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和控制光周期试验的结果。指出生态型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表现是受光周期和温度控制的。光周期和温度诱导育性转换的敏感时期为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四分体形成期,其相应的物候期大致为拔节期至孕穗期。在长沙秋播,能满足育性转换对短日(<12h)和低温(≤10℃)条件的要求,表现雄性不育;在长沙冬播及昆明夏播,则表现雄性可育。
作者
邹应斌
周美兰
何觉民
戴君惕
张海清
刘雄伦
机构地区
湖南农学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7,共3页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温度
光周期
雄性不育
小麦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114
1
郭丽娟,申书兴,张成合,陈雪平,武占会.
茄子雄性不育系的可溶性糖、淀粉、氨基酸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34-36.
被引量:24
2
夏涛,刘纪麟.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物质代谢系统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1):1-6.
被引量:48
3
刘旺清,魏亦勤,李红霞,裘敏,张双喜,王平.
杂种优势的利用及今后在宁夏小麦上的应用探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1):45-46.
被引量:2
4
何觉民,戴君惕,邹应斌,张海清,刘雄伦,欧仕益,周美兰.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Ⅰ.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4,20(1):1-5.
被引量:24
5
何觉民,戴君惕,邹应斌,张海清,刘雄伦,欧仕益,周美兰,杨友才,曾利荣.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Ⅱ.选育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一般方法[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4,20(5):412-418.
被引量:13
6
杨静,张自国,曾汉来,李玉珍,王前和,程鹏飞.
生态核不育大麦育性转换条件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13(4):354-359.
被引量:4
7
张家宏,陈劲松,梁国华,汤义华.
籼型水稻不育系Ⅱ-32A和优ⅠA花培提纯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1):17-20.
被引量:7
8
刘玲玉.
蛋白质折叠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31(B12):50-54.
被引量:4
9
宋喜悦,何蓓如,马翎健,胡银岗,李宏斌.
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温敏不育性的遗传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095-1099.
被引量:19
10
张汇娟,张建成,杜瑞霞.
利用矮败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的几个问题[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3):9-1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9
1
宋喜悦,何蓓如,马翎健,胡银岗,李宏斌.
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温敏不育性的遗传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095-1099.
被引量:19
2
周美兰,何觉民,邹应斌,刘雄伦,李海林.
光温敏核不育小麦育性转换条件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2(3):231-235.
被引量:18
3
秦娜,张立平,田自华,赵昌平,单福华.
小麦雄性不育遗传及基因工程方面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2005,20(F12):107-112.
被引量:8
4
莫俊杰,何觉民,陆建农,何仪.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 Ⅶ.水稻CMS系Ⅱ-32A自交系的育性转换机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3):262-266.
5
权威,孙辉,赵昌平,刘黎明,于卓.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转换规律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49-6350.
被引量:7
6
宋喜悦,胡银岗,马翎健,李宏斌,何蓓如.
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育性转换期间幼穗和叶片中物质含量的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8):81-86.
被引量:5
7
周美兰,唐启源,何觉民,陈建明.
光温条件对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8不育基因表达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1):35-38.
被引量:5
8
张建奎,董静,余国东,宗学凤,李伯群.
光照强度对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育性的影响[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2):301-306.
被引量:2
9
吴秋云,何觉民,罗红兵,黄科.
生态雄性不育小麦ES-50育性转换机制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2):89-91.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罗钊,宋喜悦,何蓓如,李宏斌,胡银岗,马翎健,肖海峰.
YM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M3314A的温敏特性[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612-616.
被引量:2
2
范晓静,马小飞,王震,李雪垠,张芳凝,李桂冬,张淼,申芳嫡,马翎健.
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的遗传稳定性及恢复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4):53-58.
被引量:4
3
王丰青,何觉民,周斌,何仪.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进展[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4(6):80-84.
被引量:17
4
李宏军,何觉民,陆建农,何仪,武爱龙,王科,莫俊杰,刘苏兰.
4个甘蓝型油菜不育系在湛江制种的可行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2):16-19.
被引量:2
5
王丰青,何觉民,魏荷,何仪.
高温不育小麦育性转换特性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2):211-215.
被引量:9
6
周美兰,何觉民,唐启源.
光周期对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8育性转换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1997,17(2):9-12.
被引量:12
7
周美兰,唐启源,程尧楚,何觉民.
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10雄性败育机制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3(2):117-122.
被引量:11
8
权威,孙辉,赵昌平,刘黎明,于卓.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转换规律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49-6350.
被引量:7
9
龚宏伟,马翎健,何蓓如,范春燕,武涵,李薇.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敏感时期核糖核酸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1):31-34.
被引量:6
10
刘雄伦,何觉民,戴君惕.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Ⅵ.两系杂种小麦父母本雄性育性表现与恢保关系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3(4):301-306.
被引量:6
1
袁卫红,郑慧,邹乐萍,吴艳.
早熟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6S的选育及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14,26(6):8-10.
被引量:7
2
魏忠芬.
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01,29(4):59-61.
被引量:4
3
尹经章.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综述)[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40-46.
被引量:18
4
王华,汤晓华,李厚英,赵继献.
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材料H90S温光特性研究[J]
.作物研究,2003,17(1):24-27.
被引量:4
5
高海军.
江西省两系杂交油菜青海异地制种基地的建立与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116-118.
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
199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