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之后发优势、扩散—涓滴效应探析
被引量:1
出处
《现代企业》
2003年第4期22-23,共2页
Modern Enterprise
同被引文献10
-
1肖万春.论中国城镇化水平度量标准的合理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6(1):112-117. 被引量:16
-
2周华.益贫式增长的定义、度量与策略研究——文献回顾[J].管理世界,2008,24(4):160-166. 被引量:57
-
3杨培峰.恢复生态学视角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思考——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J].山地学报,2010,28(2):183-190. 被引量:13
-
4刘畅.农村公共投资、公共服务与中国益贫式增长[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6):49-54. 被引量:12
-
5陶希东.包容性城市化: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新策略[J].城市规划,2013,37(7):9-16. 被引量:21
-
6肖金成.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J].探索与争鸣,2013(11):16-19. 被引量:18
-
7周仲高,柏萍.社会贫困趋势与反贫困战略走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1):81-84. 被引量:14
-
8杨君,龚玉池.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01(1):16-20. 被引量:23
-
9张庆红.益贫式增长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一个文献综述[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3):5-12. 被引量:5
-
10刘彦随,周扬,刘继来.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3):269-278. 被引量:402
-
1罗文章.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经济学分析[J].求索,2004(8):8-10. 被引量:20
-
2江涌.“涓滴效应”无法创造“共同富裕”奇迹[J].国有资产管理,2012(10):72-76.
-
3李建德.综合增长中心的形成与中国的崛起[J].江汉论坛,1994(4):9-12.
-
4马斌斌.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3):34-34. 被引量:1
-
5黄丛超,张晓雷.浅谈公平与效率[J].消费导刊,2008,0(20):245-245.
-
6李星伯,刘秀柱,李健.马太效应与涓滴效应:一个收入差距演化的新格局[J].当代经济研究,2005(8):35-36. 被引量:8
-
7涓滴效应[J].时事资料手册,2012(3):7-7.
-
8刘志国,边魏魏.负向涓滴效应: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恶化[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4):1-7. 被引量:9
-
9刘春,丁栋虹.西部开发之“后发优势”、“扩散—涓滴”效应探讨[J].青海社会科学,2003(3):38-40. 被引量:3
-
10陆万军,张彬斌.改善收入分配的内在机制及政策需求[J].经济体制改革,2014(6):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