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外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分析和经验借鉴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外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四种方式 :好银行 /坏银行模式、不良资产流动模式、购并模式和债转股模式。指出各方式都需要完善的金融市场 ,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 ,需要地方政府和中央银行的积极参与 ,需要设立专门的处置机构。
作者
张吉光
机构地区
上海银行发展研究部
出处
《西南金融》
2003年第5期57-60,共4页
Southwest Finance
关键词
中小银行
不良资产
处置模式
外国
购并模式
流动模式
债转股模式
金融市场
法律
地方政府
中央银行
处置机构
城市商业银行
中国
分类号
F832.3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1.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1
1
孙晓晶.
国外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启示[J]
.山东社会科学,2009(S1):74-75.
被引量:2
2
汪洁,顾婧.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2(3):367-367.
被引量:2
3
余雪红,穆海权,田怀姝.
浅析银行资产证券化[J]
.武汉金融,1999,0(2):40-42.
被引量:5
4
朱怀念,唐棣.
试论我国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J]
.法学评论,2002,20(5):52-57.
被引量:14
5
黄小平,肖鹏.
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资本约束[J]
.西南金融,2006(9):21-23.
被引量:3
6
全美信用社管理局官方网站[EB/OL].www.ncua.gov.
7
中国人民银行赴北美信用社管理体制考察团.放眼世界-中国人民银行出国报告文萃[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8
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2-01-09.
9
[美]滋维·博迪著 朱宝宪译.投资学(原书第5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
何仕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5
1
许贤松.
证券化处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探讨[J]
.当代经济,2010,27(22):140-141.
被引量:1
2
宋瑞敏,黄婷.
国外金融预警制度对构建我国地方金融预警系统的启示[J]
.社会科学家,2009,24(6):114-117.
被引量:15
3
陈祥林.
国外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和对我国的经验借鉴[J]
.商场现代化,2014(19):196-197.
被引量:2
4
高弋君.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中国物价,2016(9):78-80.
被引量:2
5
王嘉川,李夺.
证券业不良资产:现状、影响与处置[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3):55-5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祈迹.
关于金融经济管理的探讨[J]
.商,2012(18):107-107.
2
许传华.
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宏观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4):37-40.
被引量:6
3
许传华.
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宏观思考[J]
.中州学刊,2010(5):39-41.
被引量:3
4
许传华.
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的制度性障碍及其改进对策[J]
.湖北社会科学,2011(6):84-86.
5
王义重.
我国地方金融管理及发展策略探析[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31):53-53.
6
蓝虹,穆争社.
论完善地方金融管理的边界、组织架构及权责制衡机制[J]
.上海金融,2014(2):36-42.
被引量:17
7
常志君.
后金融危机时代地方金融管理[J]
.财经界,2014(17):11-11.
被引量:1
8
龙小燕,邱红燕.
美国地防金融发展现状与启示[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5,0(14):40-45.
9
张凯,闫蓝海,李萌,梁莎,李天一,肖励.
我国金融监管软件体系结构[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24(8):47-52.
被引量:1
10
张兴旺.
完善我国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5(5):72-75.
被引量:1
1
刘丹,朱惠红.
“债转股”模式不是国企的“免费午餐”[J]
.华南金融研究,2000,15(1):64-64.
2
范卫萍,肖健.
美日不良资产专门处置机构的经验教训[J]
.亚太经济,2000(4):68-70.
被引量:1
3
廖敏,赵洋.
浅谈信托受益权的转让与流通[J]
.华北金融,2005(4):54-56.
被引量:1
4
丁建军.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防范与化解[J]
.统计与决策,2006,22(11):116-117.
5
唐欣语.
从资金流量表看美国金融结构的变化[J]
.中国金融,2009(15):22-24.
被引量:4
6
诸廷助,陈华龙,赵玉花.
金融危机后韩国银行业的新发展[J]
.国际金融研究,2005(3):4-11.
被引量:3
7
邓舒仁.
债转股的实践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J]
.浙江金融,2016,0(4):38-42.
被引量:50
8
GEORGE MAGNUS PETER BURNETT.
全球经贸和资本流动新“丝绸之路”[J]
.海外经济评论,2007(3):19-21.
9
无.
世界银行称2030年发展中国家投资占全球比重或增2倍[J]
.世界农业,2013(7):170-171.
10
杨光,唐波.
适应金融改革和发展必须改革现有智力增长和流动模式[J]
.金融纵横,2001(7):37-38.
西南金融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