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模型:数学形式和经济内容
出处
《经济译文》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5-30,42,共7页
-
1毛作峰,陈勇.略论经济研究中的数学模型[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4):69-71. 被引量:1
-
2张思锋,沈志江.资源型城市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6):87-91. 被引量:6
-
3孙建召,曾巧明.索洛余值法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9):139-141. 被引量:9
-
4谷增军.Excel规划求解工具在会计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上),2009(1):109-110. 被引量:1
-
5余永定.马克思再生产数例的一般数学形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4):8-13. 被引量:4
-
6詹雷,陈小悦.资源流动视角下的会计应计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3):66-71. 被引量:2
-
7张真.经济学数学化辨析[J].嘉应学院学报,2004,22(4):23-26.
-
8蓝江.从主体理论1.0到主体理论3.0——巴迪欧的主体理论概述[J].国外理论动态,2016(3):16-26. 被引量:6
-
9陈思蓉.基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J].金融经济,2007(20):83-84. 被引量:9
-
10张真.投入产出经济学中数学方法运用的机理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4,20(8):133-134.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