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农技推广》
2003年第4期12-13,共2页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同被引文献24
-
1高启杰.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的类型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农技推广,1996,12(3):16-17. 被引量:5
-
2施尚泽.棉花杂交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棉花,1995,22(5):6-7. 被引量:9
-
3李汝忠,郭庆正,葛逢珠.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利用现状与前瞻[J].山东农业科学,1997,29(2):47-50. 被引量:12
-
4靖深蓉,邢朝柱,袁有禄,刘少林,王海林,郭立平.抗虫杂交棉的选育与利用研究[J].中国棉花,1997,24(7):15-17. 被引量:67
-
5郭香墨.转Bt基因抗虫棉育种策略与效果[J].棉花学报,1997,9(5):230-235. 被引量:31
-
6汪懋华.“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J].农业工程学报,1999,15(1):1-8. 被引量:360
-
7郭三堆,崔洪志,夏兰芹,武东亮,倪万潮,张震林,张保龙,徐英俊.双价抗虫转基因棉花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3):1-7. 被引量:203
-
8高启杰.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农民行为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0,19(1):28-30. 被引量:86
-
9陈旭升,钱大顺,狄佳春,张香桂.影响抗虫杂交棉皮棉产量性状分析[J].中国棉花,2000,27(8):16-17. 被引量:13
-
10谢德意.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J].中国棉花,2001,28(2):6-8.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16
-
1郑亚丽.农户对转基因抗虫棉的逆转行为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3):109-110.
-
2李颖,陈金湘.棉花节本栽培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7,21(B12):671-674. 被引量:1
-
3胡栋礼.关于太湖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348-348. 被引量:2
-
4褚冰倩,乔文峰.兖州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改革设想[J].现代农业科技,2011(3):387-388. 被引量:1
-
5张童阳,孟月娇.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6):249-249. 被引量:1
-
6吴立锋,李润霞,杨漂,焦丹.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68-369. 被引量:10
-
7付强.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314-314. 被引量:1
-
8陈虎,毛加梅,李双秀.云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技服务,2013,30(2):193-195. 被引量:6
-
9张影.对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96-296. 被引量:1
-
10王玉民,朱红梅.宿州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23):1-3.
-
1志远.优化内部运行机制 再创航天工业辉煌──访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夏国洪[J].中国科技产业,1999(9):35-36.
-
2李晶.水行政执法内部运行机制的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1993(12):27-29.
-
3韩季忠.转换内部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勘察设计科研水平[J].北京勘察设计,1996(3):7-11.
-
4蒙剑.林业技术推广在基层林业站存在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34(5):70-70. 被引量:7
-
5历建兰.现代供电企业党建工作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5,0(16):183-183.
-
6王越.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07(7):18-18.
-
7高巍,吴吉林,吕晓辉.强化管理 制度创新 确保扭亏脱困目标实现[J].经济师,2001(11):271-272.
-
8骆玲利.试论农产品流通[J].湖南农业科学,2010(1):135-137. 被引量:4
-
9申屠江平,陈雄俊.农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J].湖南农机,2007(1):41-43. 被引量:5
-
10李小云.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推广发展的若干问题[J].科技导报,1994,12(1):53-56.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