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西农业科技》
2003年第9期23-23,共1页
Ji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雷石富.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特征特性[J].种业导刊,2010(11):22-23. 被引量:2
-
2陈超君,黄敏,黄有总,杨丽涛,李杨瑞.不同种植模式蔗茎伸长特性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1):25-28.
-
3易延勇,梁正文,李连荣,杨平会.荔波甘蔗种植气候分析评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6):24-26. 被引量:3
-
4刘冠明,唐煦,凌钊.甘蔗套种玉米技术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94-95. 被引量:12
-
5白群,韦坚,曾昭座,覃巧琴,梁学优.2011—2012年柳江县甘蔗品种(系)区域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54-54. 被引量:1
-
6黄培国.景东县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3):46-47.
-
7杨开兴,李和平,张树河,潘世明.甘蔗新品种福农15号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115-115. 被引量:1
-
8李琼萍,何智梅.建水县官厅镇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5):102-103.
-
9叶将龙,吴洁远.桂柳1号甘蔗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110-112. 被引量:3
-
10黄标,李江平,陈植基,杨荣,夏李虹,兀彦龙,赵家流.东方红农场2013年甘蔗品比试验初报[J].甘蔗糖业,2014,43(5):10-14. 被引量:1
-
1马志和,刘志桉,赵炳华,杨华春.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J].云南农业科技,1995(6):3-5.
-
2祝青凤.甜菜高产高糖栽培示范[J].农村科技,2007(8):11-12.
-
3河南省2007年麦播期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意见[J].河南农业,2007(19):7-7.
-
4李典树.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粤泰优D6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8-39.
-
5刘明芳,胡易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5):70-71. 被引量:12
-
6湖北省2006年主推农药(械)品种[J].农化市场十日讯,2006(23):13-13.
-
7梁军,李继洪,高士杰.高粱高产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71-71. 被引量:5
-
8曹文明,方向前,于世伟,吕端春,韩广武,段元才,边少锋.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爆裂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70-70. 被引量:2
-
9杨爱卿,刘圣全,胡杨,周文梅,曾兵.直播早稻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3(8):9-10. 被引量:1
-
10湖北省农业厅发布2007年重点推广农药(械)品种公告[J].农化市场十日讯,2007(1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