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题公园的思考——兼议主题公园的生存条件、文娱表演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8
Deliberation on Theme Park
出处
《北京规划建设》
2003年第5期24-28,共5页
Beijing Planning Review
同被引文献183
-
1陈玉慧.厦门主题公园面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人文地理,2000,15(6):38-41. 被引量:3
-
2徐红罡,田美容.少数民族歌舞旅游产品管理模型初探——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136-141. 被引量:24
-
3李舟.深圳华侨城2000年游客调查分析研究——兼析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J].旅游学刊,2001,16(1):51-53. 被引量:35
-
4李小波,于希贤.昆明世博园规划的主题升华与城市旅游形象[J].旅游学刊,2001,16(6):61-63. 被引量:13
-
5马波.我国主题公园发展三论[J].社会科学家,1999,14(1):62-67. 被引量:12
-
6董观志.深圳华侨城旅游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1999,14(3):36-39. 被引量:27
-
7徐菊凤.中国主题公园及其文娱表演研讨会综述[J].旅游学刊,1998,13(5):18-22. 被引量:37
-
8张广瑞.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一)——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8,13(2):49-53. 被引量:65
-
9姚昆遗.对上海主题公园的评析和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5):86-89. 被引量:5
-
10王渝飞.深圳华侨城旅游发展及经营策略研究[J].旅游学刊,1996,11(4):9-1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18
-
1邸小燕.关于高等师范院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101-103. 被引量:1
-
2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旅游科学,2005,19(6):44-51. 被引量:67
-
3董观志,李立志.近十年来国内主题公园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6(4):16-20. 被引量:52
-
4施荣连.我国主题公园经营模式探讨[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15(4):53-56. 被引量:5
-
5龚敏.从长丰草莓园看农业主题公园吸引力[J].农技服务,2007,24(3):96-97. 被引量:1
-
6曾丽群,何杰.康定香巴拉佛教公园规划构想[J].城市,2007(12):35-37.
-
7陈楠,白凯,乔光辉,朴根秀.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6):24-29. 被引量:29
-
8王刚,董观志,赵晋良.基于生态位的主题公园竞争格局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12):45-51. 被引量:18
-
9桓占伟.基于游客认知的文化型主题公园产品结构研究——以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例[J].旅游论坛,2009,2(3):414-418. 被引量:8
-
10毛冰.主题公园旅游体验经济效应研究[J].市场论坛,2010(4):69-7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39
-
1孙凤芝,单怡,李宜倍.时空视角下台儿庄古城游客幸福感关系研究——以难忘旅游体验为中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4):201-208. 被引量:4
-
2王敏,邱明,汪洁琼,彭英.基于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析与优化[J].风景园林,2019,26(10):107-112. 被引量:26
-
3刘艳兰.实景演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业态创新——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8):105-106. 被引量:42
-
4李圆圆.佛祖手中的“奇葩”——浅谈《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对佛教音乐的贡献和启示[J].作家,2010(14):194-195. 被引量:3
-
5李九全,杨金华.信息时代下国内主题公园的管理创新[J].经济地理,2007,27(3):505-508. 被引量:15
-
6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和地域寻租条件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7,14(6):23-28. 被引量:9
-
7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4):64-71. 被引量:44
-
8陈楠,白凯,乔光辉,朴根秀.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6):24-29. 被引量:29
-
9唐继刚.新产品开发线性模式对主题公园建设的方法论意义[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117-120.
-
10郭文.受访游客参与影视旅游展演意愿倾向研究及启示--基于对无锡唐城、三国城、水浒城游客的调查[J].旅游学刊,2008,23(10):61-67. 被引量:22
-
1蒋伯诺,严力蛟.民俗文化街声景设计初探——以杭州清河坊民俗文化街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9(Z1):22-27. 被引量:5
-
2廖一联,方舟,屈晓勤.对传统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6):221-224. 被引量:14
-
3付涌.风土建筑的现代诠释探索——云南丽江玉龙一带核心区6、7号地块民俗文化街设计[J].华中建筑,2014,32(5):91-95.
-
4张建军.聊城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5):33-37. 被引量:2
-
5各地动态[J].小城镇建设,2011,29(1):14-20.
-
6陈雪容,陈群元.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城市设计手法探讨——以长沙市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27(1):47-52. 被引量:10
-
7纪晓东,孙志勤.民俗文化街区发展规划与实践思考——以青岛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发展规划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34(4):66-70. 被引量:2
-
8李思名.“泛珠三角”:一国之内的经济区域化?[J].城市规划,2006,30(B11):51-5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