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创造》
2002年第12期32-33,共2页
Creation
同被引文献7
-
1陈骏.从“内部人”现象看上市公司会计欺诈[J].商业经济,2005(2):78-79. 被引量:4
-
2张春颖,朱小华.财务欺诈现象及其成因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27. 被引量:3
-
3姜运宏,李娜.浅论上市公司会计欺诈行为[J].北方经贸,2006(5):64-65. 被引量:4
-
4王宏新,王启丰.论会计欺诈行为的防范与治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7):159-160. 被引量:4
-
5赵聪.争议财务欺诈的成因与防范[J].时代经贸(下旬),2006(11):156-157. 被引量:3
-
6周英虎,李先龙.试论会计欺诈及其法律规制[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1):47-49. 被引量:2
-
7陈亮,王炫.会计信息欺诈经验分析及识别模型[J].证券市场导报,2003(8):52-56. 被引量:20
-
1明丽.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审计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2):43-44. 被引量:2
-
2周新华.狠抓五个到位 促进就业再就业[J].咨询与决策,2004(1):64-65.
-
3徐冲.制度、执行力与监督机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1X).
-
4钟元,单喜军.推行厂务公开提高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水平[J].奋斗,2003(4):22-23.
-
5崔长海.再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止[J].商场现代化,2007(10X):357-357. 被引量:1
-
6丁小燕,孙明辉.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控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17(4):134-135. 被引量:5
-
7史俊銮,沈倘仲.浅谈会计报表失真原因及防止措施[J].江苏商业会计,2003(5):13-14.
-
8谢志明.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1):53-55. 被引量:2
-
9但玲玲.基于财务欺诈视角的审计委员会作用研究[J].绿色财会,2014(1):20-22.
-
10马丽南,谢小浩.试对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及防止对策的探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36-3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