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互联网对现代人际交往影响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
17
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internet influence on the interpersonal conta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现代人际交往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互连网的形成和迅猛发展对现代人际交往产生的种种影响,并就其中的负面方面,提出了加强责任感,寻求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平衡,进行相应的文化调适等解决对策。
作者
宋巨盛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5期29-32,共4页
Jiang-huai Tribune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交往
人际交往
平衡
分类号
TP393.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C912.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7
1
拉特波夫,赵思新.
因特网—革命[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9):13-17.
被引量:1
2
陶国富.
网络交往的泛化与精神文明的深化[J]
.社会科学,2001(6):54-58.
被引量:16
3
《对青少年网上交往行为的分析和引导》[J].青年研究,2000,(9).
4
(日)河村望《现代信息社会》见潘培新、亦舟编《信息社会论和新技术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264页.
5
(美)U.斯可里莫斯基(H.Skolimowski)《信息--有的是,但我们的全部智慧那里去了?》,潘培新、亦舟编《信息社会论和新技术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282页.
6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7
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宋德如.
信息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其教育干预[J]
.青年研究,2000(11):6-11.
被引量:72
2
谢忠保.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0,(9):8-13.
3
马倩.《对青少年网上交往行为的分析和引导》[J].青年研究,2000,.
共引文献
16
1
孙翔云.
关注网络民意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33-35.
2
覃雪源.
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教育引导[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6):90-91.
3
刘中起,风笑天.
青年网际互动的特质与自我表达的实作理路[J]
.青年探索,2002(4):22-27.
被引量:2
4
蔡翥,石侃.
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4):98-101.
被引量:2
5
潘敏,陈中润,于朝阳.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高校理论战线,2006(11):44-49.
被引量:78
6
王玉萍.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调适及对策[J]
.广西社会科学,2008(9):210-213.
被引量:11
7
陈华,罗学妹,丁国昌.
信息泛化与高等学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育[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155-157.
被引量:1
8
陈钢.
“人机交往”还是“人际交往”——读屏时代青少年的同伴互动[J]
.当代青年研究,2012(1):46-51.
被引量:9
9
王务均.
搭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经验与做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87-89.
被引量:13
10
方瑞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趋势和对策[J]
.科技视界,2013(27):187-1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6
1
姚敏,李凌鸥,陈新力.
观看短视频对青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22(5):74-82.
被引量:18
2
薛振朋,刘剑波,操小兰,陈阳霞,卢建平.
人际关系在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身心健康的中介作用[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0(1):46-50.
被引量:3
3
翟学伟.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J]
.社会,2009,29(1):109-121.
被引量:138
4
陈思洁.
网络传播现状探讨[J]
.硅谷,2008,1(3):17-17.
被引量:5
5
杨中芳,彭泗清.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68
6
赵素燕.
浅析网络与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J]
.沧桑,2007,0(1):145-146.
被引量:4
7
励骅.
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4(18):47-48.
被引量:6
8
刘加艳.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86-287.
被引量:64
9
张凤英.
转型时期城镇社区人际关系变化研究[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4):62-63.
被引量:5
10
唐超琼.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及应对办法[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B12):230-23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7
1
郭小弦,张岍.
互联网使用与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与网络依赖的中介效应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23(1):87-97.
被引量:9
2
王楠.
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探析[J]
.兰州学刊,2005(2):277-278.
被引量:2
3
赵颖.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成因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5):132-137.
被引量:13
4
黄利会.
从网上聊天看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对武汉地区七所高校的调查[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9-102.
被引量:12
5
党喜灵.
网络对现代人际关系影响的心理学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7):71-73.
被引量:2
6
迟新丽,张大均,吴明霞.
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研究进展的分析[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1):35-37.
被引量:1
7
朱晓珊.
浅析即时通讯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282-282.
8
胡芳.
论互联网影响下的人际关系[J]
.社会心理科学,2010(7):3-5.
被引量:6
9
恽轶强.
试论网络传播的特征及正确方法[J]
.网友世界,2014(12):78-78.
10
李保全.
互联网时代的个体发展研究[J]
.创新科技,2015,15(2):73-75.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郭小弦,张岍.
互联网使用与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与网络依赖的中介效应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23(1):87-97.
被引量:9
2
Bottom Up与Top Down[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3
王琦.
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J]
.理论导报,2010(1):55-56.
被引量:10
4
特木尔巴根,李彬.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分析——以北邮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基础培训生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3):62-65.
被引量:1
5
张宏伟.
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探析[J]
.科教文汇,2009(17):72-72.
被引量:2
6
朱晓珊.
浅析即时通讯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282-282.
7
何向阳.
大学生网络聊天现状调研[J]
.中国电化教育,2010(6):58-62.
被引量:5
8
何向阳.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6):104-106.
被引量:9
9
梅芳芳.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5):27-30.
被引量:2
10
蒋源.
大二学生行为及心理特点研究综述[J]
.社科纵横,2010,25(12):155-157.
被引量:17
1
曹勇.
现代秘书的信息素养[J]
.经营管理者,2009(19):315-315.
被引量:1
2
韩晓松.
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分析[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3):56-58.
3
朱海滔.
网上才市须监管[J]
.人力资源,2007(07S):71-71.
4
安岗.
中国公关专家学者的新奉献——《中国优秀公关论文集》序[J]
.公关世界,2003(4):1-1.
5
熊子瑜.
“赖在网上”的社会学分析[J]
.社会学家茶座,2013(2):86-94.
6
孟歆云.
试论互联网对青少年受众群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35-36.
7
宋葆华,杨林.
黑客的社会学分析[J]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3):119-123.
被引量:1
8
季亚明.
互联网时代来华留学生文化调适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5,12(20):42-43.
9
设计解析:谷歌眼镜的构造[J]
.EDN CHINA 电子技术设计,2013(10):54-54.
10
文军.
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理论文萃,2002(1):40-45.
被引量:1
江淮论坛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