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分析方法的结构框架
被引量:7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出处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3-51,共9页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同被引文献125
-
1李伟超,王兰敬.链接分析法——情报学研究新方法[J].情报资料工作,2003,24(3):11-12. 被引量:11
-
2胡小君,徐克庄.主题关联分析法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细胞凋亡研究动态剖析[J].情报学报,1999,18(S2):241-245. 被引量:5
-
3钱学森.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J].中国图书馆学报,1983,11(4):44-51. 被引量:31
-
4缪其浩,徐刚.论科技情报分析研究工作的方法体系[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8,11(2):17-20. 被引量:5
-
5王慧.试论情报研究方法体系[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8,11(2):21-49. 被引量:4
-
6常志纯.浅谈情报的属性[J].现代情报,1986,7(4):3-4. 被引量:1
-
7纪晏平.论情报的属性[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6,9(2):17-19. 被引量:2
-
8靖继鹏,王欣.信息产业测度新方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J].情报业务研究,1993,10(3):129-133. 被引量:22
-
9杨光.链接分析在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19-21. 被引量:17
-
10沈固朝.两种情报观:Information还是Intelligence?——在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中引入Intelligence的思考[J].情报学报,2005,24(3):259-267. 被引量:87
引证文献7
-
1胡小君.情报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原理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0,44(5):22-24. 被引量:1
-
2化柏林.网络海量信息环境下的情报方法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11):1-5. 被引量:17
-
3郑建明,王育红.信息测度方法模型分析[J].情报学报,2000,19(6):546-552. 被引量:34
-
4化柏林,李广建.面向情报流程的情报方法体系构建[J].情报学报,2016,35(2):177-188. 被引量:50
-
5赵蓉英,余波.信息链视角下情报实现再认识[J].农业图书情报,2019,31(7):14-20. 被引量:1
-
6杨眉,潘卫,董珏,陈天天.一流学科建设视角下的情报实证研究与服务策略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22,66(5):72-79. 被引量:3
-
7李品.信息分析方法课程的内容组织及教学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2(2):9-17.
二级引证文献103
-
1王卫,王冬梅.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论略[J].情报资料工作,2004,25(S1):13-15.
-
2肖勇.论情报学的数学计量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6):30-40. 被引量:13
-
3王卫,王冬梅,贾延霞.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聚类分析[J].情报杂志,2004,23(8):49-51.
-
4李桂军.建设领域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18(6):44-46.
-
5熊运儿.对我国信息经济核算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125-126.
-
6吕斌,李国秋.我国信息化测度研究急需范式转移——4个W[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5):515-517. 被引量:2
-
7李勇,刘文云.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情报杂志,2006,25(3):141-143. 被引量:22
-
8陈小磊,郑建明,万里鹏.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理论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2006,23(5):65-70. 被引量:16
-
9陈小磊,郑建明,万里鹏.透视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理论趋势[J].情报科学,2006,24(12):1889-1894. 被引量:7
-
10齐建华.以和谐社会思想看档案服务[J].中国档案,2006(12):18-19.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