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2年第9期24-24,共1页
Forestry Finance & Accounting
同被引文献54
-
1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1,16(1):67-70. 被引量:200
-
2李茂瑾.丰田国有林场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4,24(1):27-29. 被引量:1
-
3黄舒慧.浅谈生态公益林的补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77-79. 被引量:11
-
4郑允文,薛达元,张更生.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J].农村生态环境,1994,10(3):22-25. 被引量:169
-
5周强,张丽杰.浑河源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辽宁林业科技,2005(2):47-48. 被引量:3
-
6蒋志刚.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上限[J].生态学报,2005,25(5):1205-1212. 被引量:58
-
7邓金阳,陈德东.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5,11(5):216-219. 被引量:28
-
8林炳辉.闽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龙岩学院学报,2005,23(6):77-78. 被引量:2
-
9宋晓华.北京山区森林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20(3):38-41. 被引量:5
-
10陈冬红,颜晶莹.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2):188-19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2
-
1孙昌平.广西金秀圣堂山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J].林业建设,2021(3):31-37. 被引量:3
-
2刘惠.广东乳源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9):9267-9269. 被引量:3
-
3蒋清先,盘玉海,刘善军.道县公益林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09,36(4):92-94. 被引量:1
-
4原宝东.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J].绿色科技,2011,13(1):106-107. 被引量:1
-
5朱金胡,程素兰,洪万旺.对瑞安市梅屿乡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222-223. 被引量:5
-
6徐正春,罗思琦,屈家树,吴自华,丛艳国,先锋.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题探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2,32(2):73-79. 被引量:8
-
7戴广翠,张蕾,李志勇,蒲少华,谭著明,张翼.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调查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4):4-9. 被引量:1
-
8穆彪,周明蓉,胡明亮.贵州国家级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12):12-19. 被引量:15
-
9郭迪,鲁小波,齐月.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5):46-51. 被引量:3
-
10杨永安,张凯,余全智,许肖云,王洁,唐红军.浅议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关系[J].绿色科技,2014,16(9):205-208. 被引量:8
-
1本三存,李香兰,朱巍泰.互助县生态公益林的发展途径[J].青海农林科技,2005(1):22-23. 被引量:1
-
2薛峰,吕嘉.浅析乌兰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3,26(3):108-110. 被引量:2
-
3张伟丽,于晓菊,王沛,刘军田.论黑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J].防护林科技,2000,13(1):58-59. 被引量:2
-
4洪震,章剑荣,叶珍林.松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05,19(1):30-33. 被引量:3
-
5吴剑波.林业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9(11):3-5. 被引量:1
-
6依然.软件企业品牌无价[J].北京电子,1998(9):52-52.
-
7金建华,涂建民,严新庭.遂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3,15(10):66-67. 被引量:1
-
8有色家族动态[J].采矿技术,2000,0(7):254-254.
-
9制定林业发展战略 合理安排林业投入[J].中国基本建设,1989(2):13-14.
-
10洪跃华.增加林业投入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9(8):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