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因工程菌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被引量:
4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icroorganisms in Biodegra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简要阐述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的基础上 ,系统综述和评价了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降解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
常忠义
周波
高红亮
陈立侨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48,共3页
Biotechnology
关键词
基因工程菌
生物降解
污染物
诱变育种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Q936 [生物学—微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3
1
王竞,周集体,杨凤林,王栋,项学敏,RohJungHyeob.
固定CO_2基因工程菌的构建[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5(5):512-514.
被引量:4
2
李尔炀,史乐文.
一株处理含对苯二甲酸废水的工程菌的构建[J]
.环境导报,1998(3):20-22.
被引量:6
3
许燕滨,江霞.
高效含氯有机化合物降解工程菌的构建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2001,23(2):46-48.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尔炀,史乐文.
一株PTA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1(2):33-35.
被引量:4
2
诸葛健 周立平 等.蛋白酶生产菌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84,24(1):74-79.
3
郭勇,现代生化技术,1996年,202页
4
王文仲,应用微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1996年,409页
5
诸葛健,微生物学报,1984年,24卷,1期,74页
6
George C. Paoli,Nancy Strom Morgan,F. Robert Tabita,Jessup M. Shively. Expression of thecbbLcbbS andcbbM genes and distinct organization of thecbb Calvin cycle structural genes ofRhodobacter capsulatus[J] 1995,Archives of Microbiology(6):396~405
7
刘振盈,颜望明,徐海岩,郑雷,罗小平.
多能硫杆菌RubisCO基因同源性分析[J]
.微生物学报,1997,37(3):179-183.
被引量:2
8
张彤,黄慧,赵庆祥.
造纸废水中有机氯化物的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1997,18(2):79-81.
被引量:55
9
佟宏,白毓谦.
对苯二甲酸的微生物降解[J]
.环境科学学报,1990,10(4):464-470.
被引量:15
10
李尔炀,史乐文.
T_3菌株降解性质粒的研究[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9(1):16-1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5
1
崔力拓,李志伟.
生物工程在废水净化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3(4):37-39.
2
郎春雷.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的特点及应用[J]
.环境卫生工程,2009,17(S1):28-31.
被引量:1
3
梁超,常春.
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工程菌研究进展[J]
.环境技术,2003,21(5):31-35.
被引量:1
4
宋绍富,张忠智,俞理,罗一菁,雷光伦.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高效驱油细胞工程菌的研究[J]
.油田化学,2004,21(2):187-190.
被引量:7
5
谭周进 ,杨海君 ,林曙 ,吴铁 ,WU Tie .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微生物菌种[J]
.核农学报,2005,19(1):75-79.
被引量:28
6
白京生.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及应用[J]
.天津化工,2005,19(3):12-14.
被引量:2
7
许燕滨.
一株工程菌处理难降解废水的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22(3):11-16.
被引量:1
8
王颖,郑旭煦,於煌,曹伟.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1):46-50.
被引量:3
9
王登宇,臧威,孙剑秋,蒋本庆,王鹏,李铁.
细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
.中国酿造,2008,27(4):1-6.
被引量:18
10
桑稳姣,王磊,刘真,朱春花,高兰,章北平.
高效脱氮菌原生质体融合条件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7):84-8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5
1
王海,张甲耀,魏明宝.
生物强化技术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26(B12):81-83.
被引量:7
2
宋昊,何泽超.
降酚菌株的驯化分离及其降酚能力的研究[J]
.四川化工,2004,7(5):1-4.
被引量:5
3
李冬,张杰,陈立学,杨宏,高孟臣.
生物除铁除锰在地下水处理厂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12):85-88.
被引量:39
4
许玫英,钟小燕,曹渭,郭俊,岑英华,孙国萍.
脱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S12^T的脱色特性[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1):5-9.
被引量:23
5
陈渝军,林晶.
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及发展[J]
.药品评价,2005,2(2):144-145.
被引量:8
6
甘丽华,吴昊,郭树凡.
生物强化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环保产业,2005(5):37-39.
被引量:3
7
金玉洁,金若非,王竞,周集体.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及偶氮染料脱色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9):10-12.
被引量:6
8
徐文梅,曹军胜,邓振山.
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71-74.
被引量:3
9
刘志斌,金晓芳.
人工湿地处理矿山废水的可行性研究[J]
.露天采矿技术,2005,20(6):39-43.
被引量:10
10
刘新平.
基因工程技术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影响[J]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1):99-10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杨林,聂克艳,杨晓容,高红卫.
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1130-1133.
被引量:4
2
尹亮,陈章和,赵树进.
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脱色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2007,17(6):86-89.
被引量:12
3
杨宏,纪娟,钟洁,冯波,张杰.
生物除锰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8):38-43.
被引量:22
4
彭冉,曹德菊,叶碧碧,李拓,金利侠.
抗铅联合苯酚降解多功能菌的构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7(2):342-3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乔楠,郭威,于大禹.
固定化基因工程菌应用于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30(2):18-21.
被引量:8
2
孟庆梅,孟庆娟,韩超.
生物过滤处理微污染水机理分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3):69-72.
被引量:3
3
马伟楼,尹春华,钟广蓉.
生物法除锰技术研究综述[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2):74-78.
被引量:6
4
唐文伟,王茜,曾新平,王祯贞,郝西平.
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铁锰的生物作用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10,30(7):50-53.
被引量:6
5
陈曦,余志晟,贺菲,张洪勋.
酵母菌Y48对活性黑KN-B的脱色研究[J]
.环境化学,2011,30(3):627-631.
被引量:6
6
张璐,李婷婷,王芳,许旭萍.
锰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锰氧化特性的分析[J]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3):328-332.
被引量:13
7
韩国民,何兴兵,张鹏,陈展慧,王从彦,田兴军.
多孔菌Trichaptum abietinum 1302BG自然条件下对合成染料刚果红和酸性品红的高效降解[J]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4):603-614.
被引量:11
8
陈晔,陈刚,陈亮,黄满红.
菌株Enterobactor sp.S8对不同结构偶氮染料脱色性能的影响[J]
.环境化学,2011,30(4):838-842.
被引量:7
9
邓锦勋,孟健,程威,李红,李建华.
某铀矿尾矿库废水处理工艺研究[J]
.铀矿冶,2011,30(2):100-103.
被引量:10
10
许旭萍,王芳,李敏.
Arthrobacter echigonensis介导生物氧化锰形成的机制及生物氧化锰的成分[J]
.环境科学,2011,32(6):1772-1777.
被引量:10
1
安锋利,王建林,权美平,李璇.
胶原蛋白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8-11.
被引量:17
2
张召恩,张丽,关辉,韩恩厚,柯伟.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研究方法及应用[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3,15(4):212-215.
被引量:3
3
刘永峰.
电化学法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概况[J]
.广东化工,2010,37(6):235-236.
被引量:1
4
张跃峰,唐志坚,王兴,黄坤.
膜生物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2):13-15.
被引量:9
5
邓喜林,林跃智,李蕊,刘皙洁.
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6):137-140.
被引量:8
6
韦凯.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J]
.魅力中国,2009(11):45-45.
7
焦太和.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J]
.魅力中国,2009(26):171-172.
8
周申伟.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J]
.魅力中国,2010(14):25-25.
9
李健.
转炉渣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论述[J]
.中国废钢铁,2014,0(1):27-31.
10
陈萍,张灿权,张春.
益生菌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9):118-120.
被引量:6
生物技术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