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黄属植物资源及其地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简述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黄属植物的资源分布、药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讨论了我国大黄属植物地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
作者
熊辉岩
王振辉
杨淳斌
张晓峰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贵德县林业站
出处
《青海科技》
2003年第5期29-31,共3页
Qi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大黄
植物资源分布
植物资源开发
药理
化学成分
分类号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9
1
熊辉岩,张晓峰,谭大风,巨霞.
大黄属三种植物不同部分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体外实验研究[J]
.食品科学,2003,24(1):128-130.
被引量:33
2
陈志国,窦增堂,罗红军,陈桂琛,周昌范,张怀刚,冯海生.
适宜青海栽培的几种道地中藏药材[J]
.青海科技,2002,9(1):21-24.
被引量:7
3
黄浩,巢启荣.
大黄鞣质及相关物的研究概况[J]
.中草药,1998,29(3):199-202.
被引量:35
4
李积宏,刘一和.
食用大黄资源及其加工利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4,13(1):29-31.
被引量:2
5
张思巨,张淑运,王岚,朱斌.
大黄多糖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679-681.
被引量:37
6
吴家坤,张登科,杨永康,格桑索朗,吴志来.
国产大黄属的新分类群[J]
.西北植物学报,1992,12(4):309-315.
被引量:5
7
郑俊华,楼之岑,史录文,鲁纯素.大黄抗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活性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9(05).
8
江文君.大黄炮制研究[J]中药通报,1986(12).
9
韩雅珊,蔡同一,周山涛.食用大黄的生物化学成分及其利用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5(0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周长发.
大黄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7):441-441.
被引量:6
2
李积宏,刘一和.
食用大黄资源及其加工利用[J]
.农牧情报研究,1994(3):8-10.
被引量:2
3
张永红.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条件的选择[J]
.西北药学杂志,1997,12(2):59-59.
被引量:20
4
郭本兆.青海经济植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5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6
郭鹏 邹寒雁 等.青海药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
陶佩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年,10卷,5期,336页
8
孙达旺,植物单宁化学,1992年,404页
9
刘庆增,中草药,1987年,18卷,1期,41页
10
江文君,中药通报,1986年,11卷,12期,3页
共引文献
111
1
崔晓秋,刘云刚.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大黄有效成分的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8):52-53.
被引量:1
2
孙瑜,周永传,陈德煦.
超滤法纯化大黄多糖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165-168.
被引量:13
3
田芹,傅鑫,干盈盈,李牧.
大黄多糖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3):17-18.
被引量:12
4
李俐,章英才.
六盘山鸡爪大黄营养器官的结构特征[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387-390.
5
肖珞.
政务信息有效评价与行政管理科学决策[J]
.信息化建设,2002(11):40-41.
被引量:1
6
顾建文,章翔,费舟,文爱东,覃仕英,易声禹,陈义军,李侠.
Rhubarb extracts in treating complications of severe cerebral injury[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0(6):49-51.
被引量:3
7
封亚平,章翔,柏秀松,费舟.
大黄提取物治疗犬肢体枪弹伤后脑神经元c-fos基因表达变化[J]
.创伤外科杂志,2004,6(5):367-369.
被引量:1
8
黄东平,韩峰,罗浩,冯煜,梁妙潜,蔡威.
急性重症胰腺炎螺旋型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4,16(3):187-189.
被引量:11
9
徐霞,李凌,丛江.
中药大黄抗病毒研究概况[J]
.中国药师,2005,8(1):70-72.
被引量:9
10
章英才.
六盘山鸡爪大黄根茎多糖分布特征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058-3059.
同被引文献
74
1
黄剑,刘卫国,范巧佳,邓良基.
掌叶大黄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4):271-272.
被引量:10
2
李文圣,陈涛.
大黄药理研究新进展[J]
.时珍国药研究,1994,5(1):40-43.
被引量:4
3
兰志琼,卢先明,蒋桂华,苏筱琳,邓晶晶,张晓南.
药用大黄叶泻下、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药材,2005,28(3):204-206.
被引量:11
4
刘芳,陈建伟.
HPLC测定炒决明子中总大黄酚的含量[J]
.中成药,2005,27(5):549-551.
被引量:23
5
周继红,袁倚盛,杨俊伟.
高效薄层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大黄有效成分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1995,15(6):36-39.
被引量:24
6
宗玉英,余满堂,朱志强,车镇涛.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几种大黄含量[J]
.药学学报,1995,30(8):594-598.
被引量:57
7
王辉,陈晓艳,白丽杰.
醒脑安神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J]
.中国药业,2005,14(9):48-49.
被引量:1
8
兰志琼,唐声武,卢先明,陈力,李冰,顾迎寒.
药用大黄叶的生药学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28-1129.
被引量:3
9
马涛,熊春媚,郭亚东.
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4):9-11.
被引量:3
10
张晓峰,沈建伟,王环.
唐古特大黄地上部分提取物毒理学安全性研究[J]
.高原医学杂志,2006,16(1):55-5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马涛,熊春媚,郭亚东.
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4):9-11.
被引量:3
2
袁文静,袁文鹏.
妇炎消胶囊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
.中国药业,2016,25(18):67-69.
被引量:1
3
张文广,贾春艳,王丹,张云鹤,苗小楼,冯银平,帖晓燕,胡芳弟,李芸.
大黄产业化过程废弃物的资源价值发现与利用探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21):214-222.
被引量:8
4
冯银平,苗小楼,张云鹤,辛国雄,贾春艳,张文广,王丹,李芸.
大黄地上部分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9(3):151-156.
被引量:25
5
仲楠,魏家艳,张国玉,熊继东,强宇靖,李芸.
掌叶大黄地上茎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作用研究[J]
.中成药,2024,46(12):4121-41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李丹涛.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润肠片大黄酚含量测定中的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19-120.
2
江庆洋,尚庆霞,周丽.
HPLC法测定参黄降浊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8):141-142.
被引量:2
3
袁文静,袁文鹏.
妇炎消胶囊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
.中国药业,2016,25(18):67-69.
被引量:1
4
皮凤娟,黄娟,张庆莲.
复方大黄软膏制备工艺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2017,26(5):59-61.
被引量:5
5
袁园,万涛.
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
.常州实用医学,2022,38(2):138-140.
6
梁威.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根及根茎类中药基原及药用部位统计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2,18(8):168-172.
被引量:19
7
李建煌.
大黄无利湿功效之辨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31(17):86-88.
8
张文广,冯银平,贾春艳,王丹,张云鹤,强宇靖,杨锡仓,李芸.
掌叶大黄新鲜叶柄的化学成分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2022,37(5):477-480.
被引量:1
9
王朝君,王文洁.
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联合功能锻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11):1732-1735.
被引量:4
10
方泽彬,张曼怡,王高祥,曾霖,熊倪,钟淑贞,胡馨予,黄宝利,刘德亮,赵恒侠,李惠林.
李惠林论治肥胖型代谢综合征经验[J]
.陕西中医,2023,44(3):367-369.
被引量:5
1
南海江,许旭东,陈士林,白志川.
大黄属植物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4):690-701.
被引量:47
2
张滋明,苏占辉,刘学军,李晓刚,武文杰,张小红,郝艳芬,高俊玲.
兴安升麻地上部分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4,9(12):1701-1703.
被引量:4
3
郑俊华,张立力,楼之岑.
大黄属植物化学成分分析——1.十种大黄属植物的根与根茎中水溶性蒽甙的高压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23(1):51-53.
被引量:10
4
沈世林,杨永建.
甘肃大黄属植物分种检索表[J]
.兰州医学院学报,1997,23(3):30-35.
被引量:1
5
吴家坤,张登科,杨永康,格桑索朗,吴志来.
国产大黄属的新分类群[J]
.西北植物学报,1992,12(4):309-315.
被引量:5
6
杨永建,沈世林.
甘肃大黄属14个分类群微量元素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J]
.兰州医学院学报,1994,20(4):233-234.
被引量:5
7
胡延萍,王莉,李毅.
分子标记技术在大黄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2010,26(12):64-68.
被引量:2
8
沈世林.
甘肃大黄属植物民间用药状况调查研究[J]
.中草药,1998,29(10):700-702.
被引量:3
9
魏忠树,阿期的确.
保护开发优质栎树品种资源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J]
.甘孜科技,2003,24(1):20-20.
10
王慷林.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J]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3(3):45-52.
被引量:3
青海科技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