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征
被引量: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造性教学过程是以“主体教育论”为理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为主要目标,具有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开放性的发展性教学过程,其区别于非创造性教学过程的特征是: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求异思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的多种开端及思维的整体性。
作者
刘义兵
机构地区
西南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3-25,共3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创造性教学
教学过程
主体教育
求异思维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66
1
齐梅.
素质教育与创造性教学[J]
.教育研究,1999,20(5):43-45.
被引量:43
2
何继韩.
运动技能程序学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体育科学,1985,6(4):72-76.
被引量:7
3
高文.
认知弹性理论、超文本与随机通达教学——一种折中的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6):1-4.
被引量:42
4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被引量:2396
5
徐学福,宋乃庆.
探究学习就是创新学习[J]
.人民教育,2002(12):29-30.
被引量:23
6
王小英.
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9-154.
被引量:50
7
李熙燕,解国红,焦青.
构建学前创造教育课程模式实验报告[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17(2):71-72.
被引量:1
8
黄四林,林崇德,王益文.
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J]
.心理科学,2005,28(5):1243-1245.
被引量:30
9
初玉霞.
国外有关教师创造力内隐理论的研究[J]
.世界教育信息,2007,20(4):33-37.
被引量:6
10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
20
1
尹姮.
创造性教学之辨:概念、目的与特点[J]
.山东青年,2019,0(6):9-10.
2
孟祥林.
英国日本教学过程比较与我国的发展策略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1):90-94.
被引量:3
3
卢芳宁.
在病理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2001,19(S1):99-100.
被引量:2
4
黄鹏涛,丁辉.
谈体操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
.辽宁体育科技,2000,22(4):61-62.
5
王洋,王冰.
新课改视野下的创造性教学模式[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3):58-59.
6
厉秀琼,周绍深.
开放科学实验教学 点燃学生探究火花[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2):225-225.
7
何建新.
浅谈高校自主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福建电脑,2008,24(7):35-35.
被引量:3
8
蒋利群,蒋敏.
论创造性案例教学法的实质、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
.卫生职业教育,2010(3):20-22.
被引量:12
9
王悦.
关于培养创新型数学教师的一些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7):110-110.
被引量:1
10
周芳.
关于优化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方式的几点建议[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223-22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
龙亚香.
发现教学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05,12(10):78-79.
被引量:2
2
李永联.
关于“功能化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105-108.
3
云忠,王艾伦,汤晓燕.
机械基础层次化创新教学实验体系建设[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69-70.
被引量:4
4
邵子华.
论大学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70-72.
被引量:5
5
余同如.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
.黑河教育,2012(8):39-39.
6
孙玉玲,侯亚林.
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魅力中国,2009,0(15):152-152.
7
郝岩.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238-238.
被引量:2
8
课题组.
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及措施的研究[J]
.高教与经济,2003,0(4):5-11.
被引量:1
9
王伟.
背越式跳高专选课引入“导学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4):38-40.
10
王伟.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选修课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2):47-50.
被引量:5
1
赵新平.
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操作要求[J]
.山西教育(管理版),2000(15):11-17.
2
丛春瑜.
CAI与创造性教学过程[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17(5):91-93.
3
聂青梅,张修云.
浅议探究性学习[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0(2):77-77.
被引量:2
4
李兰.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9(5):15-15.
5
刘义兵.
试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J]
.中国教育学刊,2000(1):33-36.
被引量:14
6
王道俊.
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1-5.
被引量:97
7
刘素毅.
灵活使用新教材之我见[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12):237-237.
8
吕伟娟.
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J]
.广西教育,2010(20):61-61.
9
刘文良.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素质教育[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1):38-40.
10
王道俊.
主体教育论的若干构想[J]
.教育学报,2005,1(5):3-17.
被引量:49
中国教育学刊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