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实践派”学者岩下明裕和他的著作
被引量:3
A JAPANESE SCHOLAR OF "PRACTICAL SCHOOL"
出处
《西伯利亚研究》
2003年第5期64-64,共1页
Siberian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7
-
1徐洋.西方学者眼中的苏联学[J].国外理论动态,1999(1):31-32. 被引量:4
-
2王鹏.西方苏联学研究中的范式及范式转换[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2):57-62. 被引量:4
-
3许华.美国的苏联学研究[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6):77-81. 被引量:6
-
4庞大鹏.俄罗斯政治学研究概论[J].东北亚论坛,2005,14(1):48-52. 被引量:4
-
5关注俄罗斯国内改革进程的研究[J].俄罗斯研究,2002(3):2-2. 被引量:3
-
6范建中,吕磊.俄罗斯的强盛为何不能持久——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2):53-58. 被引量:4
-
7冯绍雷.跨学科背景下的俄罗斯问题研究[J].俄罗斯研究,2007(1):2-5. 被引量:4
-
8冯玉军.中俄关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J].俄罗斯研究,2007(2):41-48. 被引量:11
-
9国玉奇.试论作为独立学科的俄罗斯学[J].中国俄语教学,2007,26(2):12-16. 被引量:14
-
10吴红蕾.全国学界首次“俄罗斯学”会议综述[J].国外文学,2008(1):126-128. 被引量:4
-
1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法学博士课程班(十三期)招生简章[J].中国律师,2009(3):46-46.
-
2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J].西伯利亚研究,2007,34(3).
-
3高歌.苏联的外交战略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影响[J].国际共运史研究,1993(4):18-24.
-
4王家华.苏联新外长爱·阿·谢瓦尔德纳泽[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85(5):88-89.
-
5李乃玲.从苏联发展与西欧的经济关系看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9,11(3):40-45.
-
6董拜南.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外交的战略构想和基本做法[J].苏联研究,1992(3):14-17. 被引量:1
-
7米·米·纳林斯基,李瑞琴.戈尔巴乔失与德国统一[J].当代世界,2004(6):38-40. 被引量:2
-
8中国推进政改的八个特点[J].刊授党校,2008,0(7):36-36.
-
9胡华忠.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富有成效的大学院(系)党的工作[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3):41-42. 被引量:1
-
10政治金句[J].看世界,2014,0(1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