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78-178,共1页
Journ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二级参考文献6
-
1吴德林,放射免疫学杂志,1989年,1卷,2期,1页
-
2陈大勋,青海医药杂志,1985年,5卷,17页
-
3刘正中,青海医药杂志,1985年,3卷,11页
-
4蔡露,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0年,10卷,55页
-
5鞠桂芝,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9年,9卷,8页
-
6张良安,核防护,1980年,5期,32页
共引文献4
-
1蒋皎亮,蒋冰,芮东升.不同时间段血浆SOD活力观察[J].农垦医学,2004,26(2):109-110.
-
2刘兴太,王世鑫,齐刚,康宁,何冰,李宏伟,王学文.急进高原人群血浆NO和红细胞SOD变化[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9,15(1):47-49. 被引量:2
-
3王坤,侯永建,王剑,苏树祥.炼油污水挥发物对作业工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27(3):147-149. 被引量:1
-
4张春生,彭珊茁.抗氧化物质在辐射防护中的作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3,16(4):222-224.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4
-
1黎瑞珍,杨庆建,陈贻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及其应用研究[J].琼州大学学报,2004,11(5):34-36. 被引量:89
-
2李长荣,姜军作,衣运玲.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疾病关系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B),2007,28(10):43-44. 被引量:3
-
3张娟,曾志将.不同贮存温度和时间对蜂王浆中SOD活性的影响[J].蜜蜂杂志,2008,28(7):6-7. 被引量:6
-
4谢继青,李玉华,杨春梅,刘世君,王凤山.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药理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9,30(1):72-75.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5
-
1肖清燕,朱西杰,王延丽,李卫强,韩博,蔡根深.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0):2061-2064. 被引量:1
-
2张秋爽,张国珍,李大波,张国财.棘梢斑螟危害对樟子松球果象甲SOD活性的影响[J].中国林副特产,2014(2):16-18.
-
3胡太超,刘玉敏,陶荣珊,苏凤艳,张晶,李庆杰,王全凯.鹿茸多肽的抗疲劳作用机制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37(4):469-476. 被引量:51
-
4叶劲涛,李锋涛,宋焕瑾,薛建利,吴昊,林磊,程斌.人参皂苷Rg1通过改善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及炎症反应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9):1021-1027. 被引量:12
-
5马婷,权可心,张紫嫣,柴英辉,韩朝婕,贾旭颖,周文礼.不同环境因子对渤海湾卤虫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水产科技情报,2020,47(6):337-345. 被引量:6
-
1蒋皎亮,蒋冰,芮东升.不同时间段血浆SOD活力观察[J].农垦医学,2004,26(2):109-110.
-
2唐静,朱京慈.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21(3):584-586. 被引量:1
-
3张杰,牛春雨,李荣.肝癌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变化研究[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1,18(1):1-2. 被引量:1
-
4亢忆林,邓君,陈光荣.乙肝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的临床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6):47-48. 被引量:1
-
5陈蕴清,张卫平.糖尿病患者血清SOD和MD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00,6(5):427-429. 被引量:10
-
6金振良,陈安心,沃关忠.23800U红细胞悬液临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2(3):44-44. 被引量:2
-
7翟丽霞,李迎春.血清唾液酸在肝癌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4,43(1):28-31. 被引量:4
-
8李季委,李绍民,李建民,李凌霞,李铁男,杨智荣,赵旭,韩莹.便秘对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1):93-94.
-
9沈国芳,陆新华.长期接触苯人体内血清SOD-1 RIA的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1995,8(2):123-124. 被引量:1
-
10钱苗红,徐彬彬.应用Hogan理论对宫颈癌患者配偶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7):515-517. 被引量: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