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磷肥配施鸡粪对土壤磷组分及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试验表明,磷肥(1/2P)与鸡粪配施较单施磷肥(1P)能提高土壤有效磷、Al—P、Fe—P、Ca—P、Or—P含量,以Al—P、Or—P含量增加最为突出,并有降低土壤O—P的趋势,增加了小麦对N、P的营养吸收,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每亩增产25kg左右。统计分析表明,Al—P、NH_4Cl—P、Fe—P是碳酸盐褐土相对活跃的无机磷,Al—P为该土壤有效磷的主要来源。
作者
程宪国
王莉
机构地区
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北京农学院农学系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1992年第6期12-16,共5页
Soils and Fertilizers
关键词
磷肥
鸡粪
土壤
磷有效性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2
1
刘文革,李祖荫.
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及施用时间对其肥效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3,24(4):154-157.
被引量:18
2
刘秀英,黄国勤,苏艳红,刘隆旺.
红壤旱地几种复种方式的周年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5,25(1):19-21.
被引量:4
3
张云影,刘臣,赵岭乐,曲祥春.
麦茬复种不同饲料作物经济效益的对比试验[J]
.农业与技术,2005,25(4):67-67.
被引量:4
4
朱练峰,江海东,金千瑜,禹盛苗,欧阳由男,曹卫星.
不同复种方式的生产力和效益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6):917-921.
被引量:10
5
蒋柏藩.磷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基础[J].磷肥与复肥,1989,(1):50-55.
6
邹剑秋 朱凯.高粱抗丝黑穗病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杂粮研究,2005:83-86.
7
卢庆善.高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38-239.
8
蒋柏藩,中国农业科学,1989年,22卷,4期,58页
9
顾益初,土壤学报,1984年,21卷,2期,134页
10
JOGGIR C,J Indian Soc Soil Sci,1991年,39卷,567页
引证文献
3
1
杨莉琳,李金海.
潮土中P肥动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1998,6(4):40-42.
被引量:4
2
朱凯,王艳秋,邹剑秋,杨晓光.
葫芦岛地区马铃薯复种高粱的初步研究[J]
.作物杂志,2010(5):119-122.
被引量:6
3
杨莉琳,李金海.
磷肥在褐土中的动态转化及施用有机肥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1):21-2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田秋英,廖文华,刘建玲.
蔬菜保护地土壤磷肥动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69-70.
被引量:3
2
李翠兰,李志洪,高强,张晋京.
有机无机复合肥及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及磷素吸收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5):105-107.
被引量:7
3
王曰鑫,侯宪文.
腐植酸对土壤中无机磷活化效应的研究[J]
.腐植酸,2005(2):7-14.
被引量:14
4
侯宪文,张鸾,李美清.
腐殖酸类物质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255-256.
被引量:7
5
王斌,马兴旺,许咏梅,刘骅,杨涛,文启凯,刘晓丽.
腐植酸对灰漠土棉田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3):312-317.
被引量:29
6
李培军,蒋卫杰,余宏军.
有机肥营养元素释放的研究进展[J]
.中国蔬菜,2008(6):39-42.
被引量:31
7
孙平,何明明,黄瑞冬.
营口地区高粱夏播栽培研究初报[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2):1-3.
被引量:2
8
李想,刘艳霞,刘益仁,徐阳春.
无机有机肥磷配施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磷形态的影响[J]
.土壤,2013,45(4):641-647.
被引量:17
9
钟顺清,黄恩齐,邹兴才,李燕容,张洪,聂英.
高粱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
.园艺与种苗,2013,33(7):43-46.
被引量:4
10
杨莉琳,李金海.
磷肥在褐土中的动态转化及施用有机肥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1):21-23.
被引量:10
1
程宪国,王维敏.
麦秸翻压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1,22(6):254-256.
被引量:24
2
张继宏,汪景宽,须湘成,唐耀先.
覆膜栽培条件下有机肥对玉米植株吸磷量和土壤磷组分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0,21(5):211-215.
被引量:4
3
程宪国,王维敏.
屯留县碳酸盐褐土磷素分布特征[J]
.山西农业科学,1991,19(12):10-11.
4
滕泽琴,李旭东,韩会阁,张春平,傅华.
土地利用方式对陇中黄土高原土壤磷组分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3,22(2):30-37.
被引量:24
5
张丽慧.
连续施用不同肥料对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1997(8):28-29.
6
罗金旺.
轮作对林业苗圃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2007,21(3):61-63.
被引量:1
7
马艳梅.
长期轮作连作对不同作物土壤磷组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355-358.
被引量:15
8
康喜存.
配方施肥对南果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2012(4):8-10.
9
谭本忠,李学垣.
水旱轮作制下土壤磷组分的变化与有效磷的关系[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9,8(S1):13-18.
被引量:2
10
通乐嘎,赵斌,王剑峰,郝水源.
免耕稻田土壤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研究[J]
.河套学院论坛,2010(2):46-55.
土壤肥料
199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