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9-9,共1页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7
-
1国家环保总局.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
-
2王海燕,傅泽田,刘雪,郭宏宇.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17(2):22-25. 被引量:23
-
3雷玉桃,王雅鹏.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1,17(12):30-32. 被引量:8
-
4尚杰.中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16(2):3-6. 被引量:10
-
5张义丰,王化信,王又丰,刘录祥.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核农学报,2003,17(2):160-164. 被引量:6
-
6胡宝娣.农业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3(8):51-53. 被引量:6
-
7刘书楷,陈利根,曲福田.我国农业资源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2):1-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9
-
1孙进群,雷娜.我国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899-20901. 被引量:8
-
2刘子亭,张保华,汤庆新,张金萍,周长辉,刘子政,刘泽明,窦长彬.聊城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9):71-73. 被引量:6
-
3杨孔雀,郝明德.陕西省蒲城县种植业区域布局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7):89-91.
-
4薛丽平.大田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29-329. 被引量:1
-
5李冉冉,郑昭佩,刘晓娜.山东省济宁市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3):36-38.
-
6李冉冉,郑昭佩,刘晓娜.山东省济宁市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珠江现代建设,2011(4):8-11. 被引量:1
-
7尚杰.中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16(2):3-6. 被引量:10
-
8田绿,曲娟娟,导师.浅析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73-273. 被引量:1
-
9刘勇,范会婷.河北省太行山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6,20(2):101-104. 被引量:2
-
1陈公翰,钱雪芬,叶静,王建芬.农业资源利用现状与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03(4):8-8. 被引量:3
-
2印度油脂企业忙于海外收购[J].大经贸,2009(3):86-86.
-
3余龙生,黄先玉.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我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上饶师专学报,1999,19(6):57-60.
-
4周春华,卫新,王美青,徐萍.浙江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浙江农业科学,2009,50(4):641-644. 被引量:7
-
5邹秀清,尹朝云,赵小敏.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取向[J].江西农业经济,2001(2):4-5. 被引量:1
-
6赵敏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新技术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0(2):46-49. 被引量:5
-
7娄胜华.论建国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对影响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历史考察[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4):86-90.
-
8节水农业[J].山西农经,2008(5):59-59.
-
9郑其腾.发展节水农业 有效保护水资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26(4):77-79.
-
10董谦,刘宾.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2-123.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