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稀土氨基酸固体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在稀土氨基酸固体配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它们的研究意义、应用价值、合成方法、成键特性、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晶体的多聚链状结构等。
作者
王则民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
出处
《稀土》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9-43,共5页
Chinese Rare Earths
关键词
稀土
氨基酸
固体配合物
分类号
O614.33 [理学—无机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197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33
参考文献
15
1
黎植昌,刘炽清,雷万方,许永琳,刘登珉.
混合氨基酸稀土配合物的研究——MAR对小麦防病促长的效果[J]
.稀土,1991,12(4):70-72.
被引量:11
2
高胜利,董发昕,姜相武,陈永明,阎宏涛.
硝酸稀土丙氨酸固体配合物的光谱研究[J]
.化学通报,1990(8):40-41.
被引量:5
3
高胜利,姜相武,宋迪生,傅超然,刘翊纶.
硝酸稀土与丙氨酸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
.科学通报,1990,35(11):828-831.
被引量:27
4
王则民,傅楚瑾,曹锦荣.
希土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1989,5(4):59-64.
被引量:15
5
傅楚瑾,王则民,曹锦荣,王明华,王婷.
混合稀土色氨酸固体配合物的性质及其在某些花卉上荧光性能的试验[J]
.稀土,1989,10(5):29-33.
被引量:4
6
傅继树,叶雅君.
稀土在真丝绸低温染色中的应用[J]
.稀土,1989,10(2):19-24.
被引量:11
7
金天柱,杨常青,杨清传,吴瑾光,徐光宪.
稀土氨基酸络合物的研究(Ⅰ)——一氯化三甘氨酸二水合谱的晶体结构[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2):118-122.
被引量:27
8
杨频,杨斌盛.稀土离子与氨基酸的相互作用[J]科学通报,1988(20).
9
曹锦荣,王则民,傅楚瑾.稀土苯丙氨酸固体配合物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1988(03).
10
朱家芹,王则民,杨燕生.稀土赖氨酸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03).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杨天秀,刘炽刚,胡正统,刘炽清,黎植昌.
氨基酸配合物对柑桔果实增糖试验再报[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1(2):177-179.
被引量:9
2
方建云,中国稀土学报,1987年,5卷,4期,47页
3
Li Xuye,结构化学,1985年,4卷,56页
4
徐光宪,分子科学与化学研究,1983年,2卷,1页
5
王洪涛,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1983年,4卷,18页
6
Zhu Jiaqin,Book of Abstracts D4 XXV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rdination Chemistry,1987年
7
吴集贵,兰州大学学报,1984年,20卷,1期,69页
8
刘文华,中国稀土学报,1988年,6卷,2期,69页
9
郭尧君,分光光度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1987年
10
吴集贵,兰州大学学报,1984年,3期,69页
共引文献
76
1
卢汝梅.
稀土氨基酸络合物研究近况及应用展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S2):127-130.
2
辛福言,曲克明.
Effects of Lanthanum-Amino Acid Complexes on Egg Hatching and Nauplius Metamorphosis of Penaeus chinensis[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02,4(1):93-97.
3
马爱增,李来明,席时权.
稀土氨基酸固体络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进展[J]
.分析化学,1993,21(1):105-111.
被引量:20
4
张华麟,陈钧,俞晓东,张旭,张新,张文珠.
Nd(III)-NTA,Nd(III)-EDTA与酸性偶氮染料的混配络合物稳定性[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2(4):371-376.
5
练萍,刘海洋,钟荣荟,黄兴龙.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研究进展[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1):86-90.
被引量:2
6
马爱增,李来明,金松春,林永华,席时权.
高氯酸铒与α-组氨酸络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1993,6(4):342-347.
被引量:3
7
王增林,牛春吉,胡宁海,倪嘉缵.
稀土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
.化学学报,1993,51(3):257-264.
被引量:6
8
马爱增,李来明,林永华,席时权.
{[Sm_2(Gly)_6(H_2O)_4](ClO_4)_6(H_2O)_5}_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
.无机化学学报,1993,9(4):401-406.
被引量:14
9
郭伯生,熊炳昆,胡朝浦,郑伟,陈惠芳,赖远生,张远林,胡莉茵.
稀土在农牧业中的应用概况和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J]
.稀土,1993,14(6):37-43.
被引量:46
10
黎植昌,刘炽清.
混合氨基酸稀土配合物在固态及水溶液中稳定性研究[J]
.稀土,1993,14(2):28-30.
同被引文献
197
1
马爱增,李来明,席时权.
稀土氨基酸固体络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进展[J]
.分析化学,1993,21(1):105-111.
被引量:20
2
练萍,刘海洋,钟荣荟,黄兴龙.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研究进展[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1):86-90.
被引量:2
3
吴喜仁,凌晓辉.
稀土磺酰化甘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J]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4):36-38.
被引量:2
4
黄春辉,骆初平,甘良兵,徐光宪,周家驹.
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进展[J]
.稀土,1993,14(6):44-56.
被引量:3
5
吴霞琴,章甘群,冯建萍.
稀土、生长素类与稀土混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
.稀土,1993,14(6):34-36.
被引量:5
6
王则民,曹锦荣,朱福森.
稀土萘乙酸邻菲绕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
.应用化学,1993,10(4):30-34.
被引量:19
7
马爱增,李来明,席时权.
氯化-甘氨酸六水合稀土固体络合物的合成及红外光谱研究[J]
.分析化学,1994,22(5):457-460.
被引量:6
8
杨延民,翁诗甫,吴谨光,徐光宪.
D-葡萄糖与氯化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光谱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15(5):646-650.
被引量:19
9
虞顺众,张正方.
稀土与L-丙氨酸、L-丝氨酸、L-苯丙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L-天冬氨酸配合物稳定性的研究[J]
.河北工学院学报,1994,23(2):10-15.
被引量:14
10
黎植昌.
混合氨基酸稀土配合物及其应用研究[J]
.化学通报,1994(1):21-25.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30
1
王则民,吴惠霞,杨海峰.
稀土(Nd^(3+),Eu^(3+),Tb^(3+))色氨酸咪唑三元固体配合物的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3):52-57.
被引量:7
2
吴新明,屈松生.
高氯酸钐与甘氨酸配位反应的热化学研究[J]
.咸宁师专学报,2001,21(3):10-13.
3
郑先福,赵铭钦,游泽浚,章自高.
2—甲氧基—5—硝基苯酚合成工艺及其应用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29(4):416-420.
被引量:1
4
王运革,林纪筠,陈康宁.
含稀土化合物的金属阳极涂层研究(Ⅰ)[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4):60-64.
被引量:2
5
杜宝石,樊耀亭,黄小荣,吴锵金.
镨、钕、钇、甘氨酸三元配合物的晶体结构[J]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1996,15(2):141-146.
被引量:2
6
杨频,魏春英.
稀土与细胞、器官、组织的作用及其生理效应[J]
.化学通报,1996(7):14-17.
被引量:65
7
吴喜仁,李尚德,贾振斌.
苯磺酰甘氨酸稀土(Pr、Yb)对种子、幼苗的生物效应[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6):11-14.
被引量:1
8
邸友莹,谭志诚,李彦生.
稀土高氯酸盐-谷氨酸配合物[Pr_2(L-α-Glu)_2(ClO_4)(H_2O)_7](ClO_4)_3·4H_2O的低温热容和热化学研究[J]
.化学学报,2006,64(13):1393-1401.
被引量:3
9
陈文生,罗章章.
硝酸钐丙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20(6):863-865.
10
周爱群,陈梦,李志华.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2008,36(1):20-2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33
1
何潇,张智勇,张海凤,赵宇亮,柴之芳,王甲辰.
稀土元素日允许摄入量与农用安全性探讨[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8,15(5):1-7.
被引量:12
2
陈祖义.
稀土的动物脏器蓄积与射线的内照射[J]
.中国稀土学报,2002,20(z2):176-180.
被引量:12
3
李伟,梁建生,周堡垒,周威,潘宁,邱关明.
稀土元素对生物机体剂量效应机理的研究[J]
.生命科学研究,2001,5(z1):215-222.
被引量:6
4
王则民,吴惠霞,杨海峰.
稀土(Nd^(3+),Eu^(3+),Tb^(3+))色氨酸咪唑三元固体配合物的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3):52-57.
被引量:7
5
赵艳茹,侯安新,隆琪,李强,曲征南,屈松生.
稀土甘氨酸咪唑配合物[RE(Gly)_4(Im)(H_2O)](ClO_4)_3的热化学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50(4):415-418.
6
陈祖义.
稀土的hormesis效应及其农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J]
.农村生态环境,2004,20(4):1-5.
被引量:45
7
章子贵,申秀英,许晓路,吴爱芳.
稀土元素铈对大鼠学习记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2):167-170.
被引量:18
8
彭正华,孔维华,陈靠山,刘世名.
低浓度NdCl_3提高家兔小肠线粒体膜的流动性[J]
.中国稀土学报,2003,21(1):89-92.
被引量:2
9
吴新明,屈松生.
高氯酸钐与甘氨酸配位反应的热化学研究[J]
.咸宁师专学报,2001,21(3):10-13.
10
刘兴妤,关晓琳,苏致兴.
聚合物对Eu(TTA)_3·2NMP发光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4):769-772.
被引量:4
1
陈芳,胡珍珠.
稀土氨基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J]
.河南科学,2009,27(1):31-33.
被引量:1
2
金天柱,杨常青,杨清传,吴瑾光,徐光宪.
稀土氨基酸络合物的研究(Ⅰ)——一氯化三甘氨酸二水合谱的晶体结构[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2):118-122.
被引量:27
3
陈芳,胡珍珠.
稀土氨基酸多元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21(4):7-9.
被引量:1
4
章文军,张静,苑志忠.
稀土氨基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J]
.化工进展,2011,30(7):1598-1601.
被引量:5
5
卢汝梅.
稀土氨基酸络合物研究近况及应用展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S2):127-130.
6
陈燕青.
配合物组氨酸铈分子结构的讨论[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0,14(2):146-148.
被引量:2
7
杨旭武,杨新法,宋迪生,高胜利.
RE(NO_3)_3·[CH_3CH(NH_2)COOH]_4·H_2O的燃烧热[J]
.中国稀土学报,1996,14(1):87-89.
被引量:6
8
胡珍珠,陈芳.
稀土氨基酸水杨醛Schiff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
.合成化学,2007,15(6):773-775.
被引量:9
9
谢凤桐,段莉梅.
稀土氨基酸混配配合物的制备条件及质谱分析[J]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5(2):164-166.
被引量:2
10
马爱增,李来明,席时权.
稀土氨基酸固体络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进展[J]
.分析化学,1993,21(1):105-111.
被引量:20
稀土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