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宝鸡峡灌区供水水源联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
3
Study on Joint Utilization of Supplied Water Source of Baojixia Irrigation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宝鸡峡灌区水源工程联合调度的条件和可行性,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系统联合调度的原则和方案。以VB6.0为开发工具,按水库和自流引水两种工程类型分别编制了程序,利用1974~1994年长系列来水、泥沙和需水资料,对石头河水库、宝鸡峡林家村枢纽工程和4个灌区水库、魏家堡渠首及待建的上游小水河水库以及拟建中的引洮济渭工程进行了联合调度研究。
作者
刘俊民
张丽娟
董炜
机构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
西安市未央区水利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3,共3页
Yellow River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23)。
关键词
水资源
联合调度
宝鸡峡灌区
供水
水源
数学模型
分类号
S27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V212.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张伯礼,刘凤琴.
宝鸡峡灌区水量调配与管理[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9(1):22-24.
被引量:4
2
孙东智.
宝鸡峡水库运行方式研究[J]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0,11(4):38-4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
1
陈俊英,张智韬,李援农.
灌区优化配水管理决策初探[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78-80.
被引量:1
2
孙俊敏.
宝鸡峡加坝加闸拱式钢筋混凝土倒挂壁围堰的设计与应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20(4):158-160.
3
周祖昊,袁宏源.
有限供水条件下灌区优化配水[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5):5-7.
被引量:9
4
张智韬,陈俊英,李援农.
RS技术在灌区管理决策方面的应用[J]
.节水灌溉,2004(1):19-2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俊民.
灌区地下水年最高水位的灰色预测[J]
.地下水,1993,15(3):93-96.
被引量:13
2
张艳芳.
基于GM(1,1)的残差修正模型及应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6):51-53.
被引量:16
3
王劲松,郭江勇,周跃武,杨兰芳.
干旱指标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干旱区地理,2007,30(1):60-65.
被引量:220
4
邱淑芳,王泽文.
灰色GM(1,1)模型背景值计算的改进[J]
.统计与决策,2007,23(3):129-131.
被引量:25
5
李洋,魏晓妹,孙艳伟.
石羊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J]
.水文,2007,27(3):85-88.
被引量:21
6
申富生.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农田灌溉需水量预测[J]
.水资源保护,2007,23(3):33-35.
被引量:21
7
刘俊民.灌区地下水开发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2:65-67.
8
翟禄新,冯起,张永明,郭瑞.
石羊河流域武威盆地水循环要素变化趋势分析[J]
.资源科学,2008,30(10):1463-1470.
被引量:6
9
张大海,江世芳,史开泉.
灰色预测公式的理论缺陷及改进[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8):140-142.
被引量:280
10
王双银,朱晓群.
关中西部四灌区旱情规律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4):126-12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刘俊民,苗正伟,崔娅茹.
灰色系统模型在宝鸡峡灌区气象干旱预测中的应用[J]
.水资源研究,2007,28(4):4-6.
被引量:5
2
刘俊民,苗正伟,崔娅茹.
GM(1,1)模型在宝鸡峡灌区干旱预测中的应用[J]
.人民黄河,2008,30(3):52-53.
被引量:8
3
朱红艳.
宝鸡峡灌区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J]
.水文,2011,31(5):92-9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刘雁翼,邓沐平.
基于GM(1,1)模型的天长市需水量预测[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29(6):7-9.
2
董刚.
基于灰色模型的城市需水量预测[J]
.湖北水力发电,2009(3):33-35.
被引量:1
3
薛小荣,党小刚.
基于灰色理论的西安土地利用预测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11):40-43.
被引量:8
4
原玉昌,王轶,孙珂,戴会冉.
改进的GM(1,1)模型在城市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3):7-9.
被引量:10
5
苏超,方崇,黄伟军.
SOM神经网络在农业旱情评价中的应用[J]
.人民黄河,2011,33(7):93-95.
被引量:4
6
贾国娟,卢明湘.
1990—2009年遂宁市年降水变化分析及干旱预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29(4):576-579.
被引量:1
7
刘代勇,梁忠民,赵卫民,刘晓伟.
灰色系统理论在干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水力发电,2012,38(2):10-12.
被引量:8
8
李金娟,龚地萍,刘兴荣.
基于GM(1,1)模型的甘肃省武威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及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65-67.
被引量:5
9
童宏福,叶爱中.
佛冈县近50年来降雨特征浅析[J]
.人民珠江,2012,33(1):24-28.
被引量:2
10
夏露,宋孝玉,马细霞.
新乡市近60年降水序列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5):14-18.
被引量:10
1
黄奕龙.
日本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及其对深圳的启示[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106-108.
被引量:39
2
邹远桔.
浅谈汉滨区病险水库处理中的几个问题[J]
.陕西水利,2009(5):102-103.
被引量:1
3
曹云.
堤防工程风险因子分析和风险计算模型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6,4(4):14-17.
被引量:8
4
李洪生.
谈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4):14-15.
被引量:1
5
钱宇,李宗利.
重力坝坝体及坝基不同渗透系数对坝基扬压力的影响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8(6):61-63.
被引量:7
6
安新代,赵大洲.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J]
.人民黄河,1993,15(10):41-45.
7
刘学军,刘平,翟汝伟.
好水河灌区库坝水资源联合调度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2010(8):53-55.
被引量:2
8
周燕.
泔河水库扩灌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与监测[J]
.陕西水利,2012(5):155-156.
被引量:1
9
胡骏峰,漆力健,黄华东.
阶梯-深潭漩涡消能特性探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22(23):281-285.
10
李彦刚,刘小学,魏晓妹,张文化.
宝鸡峡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J]
.人民黄河,2009,31(3):65-67.
被引量:5
人民黄河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