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被引量:
11
Identifying and Controlling Financial Systematic Ri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系统性金融风险破坏性极大,直接影响了经济系统、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信用与安全,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稳定,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健康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控制机制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益的。同时,风险等级评价无论对事前主导性控险抑或是事后督导型化险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能够提高运作金融资源效率,使金融主体的功能达到耦合和高效。
作者
张维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与土地管理学院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控制
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
产权理论
分利联盟理论
风险预警报告制度
操作流程
风险要素评判
风险工具
分类号
F830.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1
1
张维.
坎昆会议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安排[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12):6-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张维.信用回合碰撞下的制度选择[J].河南金融信息与调研,2002,.
2
张孟阳,李明怡,王建亚,鲁保国.
县域金融信贷投入缘何萎缩[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5):34-3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
1
张维.
论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制度性碰撞[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9):63-66.
被引量:2
2
李琼.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11(5):84-86.
被引量:18
3
张维.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打包销售的模式选择[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1):11-14.
被引量:4
4
张维.
中国农业产业化和金融制度安排[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2):114-117.
被引量:1
5
张维,王全照.
河南省农村小额信贷反贫困的制度安排[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4):132-135.
6
王宪中,胡晓东,袁敏.
一种简单易行的瓦斯保护[J]
.电工技术,1999(10):36-38.
7
张维.
从合作制演进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碰撞[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3):84-8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5
1
徐加根.
金融危机:一个非线性经济学的微观机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4):113-114.
被引量:3
2
陈华.
西方国家银行脆弱性预警系统的经验做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
.国际金融研究,2004(8):61-68.
被引量:7
3
金运.
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加强防范系统性风险[J]
.中国金融,2004(20):41-42.
被引量:4
4
张博.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
.理论导刊,2005(1):20-22.
被引量:4
5
韩伟,胡振兵,冯波.
融资体系多元化与金融风险的防范[J]
.金融研究,2005(6):177-185.
被引量:13
6
谢斌.
现阶段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相关问题初探[J]
.上海金融,2005(7):25-28.
被引量:8
7
王叙果,蔡则祥.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担保机制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05(9):163-172.
被引量:7
8
张春光.
香港维护金融稳定的经验及借鉴[J]
.南方金融,2005(9):28-29.
被引量:2
9
刘海云.
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下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探析[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2):24-26.
被引量:1
10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
11
1
卢时光.
混沌意义下的金融风险:定义与判断依据[J]
.海南金融,2006(1):15-17.
被引量:3
2
郑庆寰,林莉.
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递与监管[J]
.南方金融,2006(8):31-34.
被引量:11
3
王瀛.
规避金融风险的策略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56-58.
被引量:1
4
章仁俊,马晓冬.
商业银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对策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9(3):134-137.
被引量:1
5
杨锐,仕长鹰.
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
.现代情报,2010,30(4):121-122.
被引量:5
6
张永芳.
系统性风险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1):77-78.
7
陈汉云.
我国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J]
.中国经贸,2010(20):130-131.
8
许传华,孙玲.
开放条件下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与传导机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0(3):38-46.
被引量:5
9
杨文悦,上官发清,付秋虹.
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与防范[J]
.海南金融,2012(9):54-58.
10
张德鸿.
基于Logistic模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30(4):137-14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温红梅,姚凤阁.
金融风险系统混沌效应的分析与控制[J]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286-290.
被引量:6
2
杨惠.
金融混业经营下的利益冲突及防范对策[J]
.南方金融,2007(6):33-35.
被引量:4
3
丁浩,许长新.
我国现阶段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递载体刍议[J]
.上海金融,2008(3):52-56.
被引量:3
4
靳黎平.
增强周期意识 防范金融风险[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3):14-15.
5
郑庆寰.
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递机制研究——基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分析[J]
.南方金融,2008(3):5-9.
被引量:17
6
郑庆寰.
美国储贷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对比分析--从道德风险视角的考察[J]
.经济问题探索,2008(6):9-13.
被引量:9
7
李若瑾.
警惕跨市场金融风险向保险业传递[J]
.财经科学,2009(2):18-24.
被引量:1
8
何宜庆,万媛媛,何典芝.
次贷危机下我国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跨市场风险传染实证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9,33(6):551-556.
被引量:5
9
于鑫.
我国股市与银行间债市的风险联动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12(6):45-49.
被引量:2
10
居新可.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综述[J]
.价值工程,2012,31(29):163-165.
被引量:1
1
张维.
论系统性金融风险控险机制的建设[J]
.管理世界,2005,21(6):149-150.
被引量:3
2
道琼斯:中国金融资产成全球投资潜在分散风险工具[J]
.黑龙江金融,2016(2):6-6.
3
孔皓薇.
集团客户与信贷风险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9-39.
被引量:1
4
阴锦春.
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制探析[J]
.商场现代化,2011(4):140-140.
被引量:10
5
杨秀萍,薛阳.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机制[J]
.理论前沿,2008(18):47-48.
被引量:1
6
罗少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
.现代金融,2010(7):5-6.
被引量:1
7
潘君容.
期权交易及其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2):152-154.
被引量:2
8
王玉惠,郭均相.
互联网企业并购风险识别与控制[J]
.财经界,2016(6):62-62.
被引量:5
9
刘克,冯松.
金融市场风险识别与控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12-14.
被引量:2
10
许朝慧.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识别与控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72-74.
被引量:2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