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03年刑事诉讼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3年,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之后,刑事诉讼法学者在改革与完善刑事司法体制与刑事诉讼程序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作者
陈卫东
刘计划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The Jurist
关键词
2003年
刑事诉讼法学
学术研究
刑事司法体制
程序性制裁
辩护方
检察官
自由裁量权
刑事诉讼制度
刑事证据
沉默权
审级制度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1
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133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1
马静华.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J]
.法律科学,2003,21(4):81-88.
被引量:210
2
狄小华.
复和正义和刑事调解[J]
.政法论坛,2003,21(3):135-141.
被引量:27
3
王新清,李蓉.
论刑事诉讼中的合意问题——以公诉案件为视野的分析[J]
.法学家,2003(3):82-91.
被引量:23
4
陈瑞华.
程序性制裁制度研究[J]
.中外法学,2003,15(4):411-454.
被引量:30
5
张小玲.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J]
.政法论坛,2003,21(2):96-105.
被引量:73
6
柯葛壮,杜文俊.
论认罪案件处理程序之简易化[J]
.政治与法律,2003(2):52-60.
被引量:23
7
邓思清.
完善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约机制之构想[J]
.法商研究,2003,20(5):86-93.
被引量:22
8
陈永生.
论辩护方以强制程序取证的权利[J]
.法商研究,2003,20(1):86-93.
被引量:18
9
尹西明.
裁判公开制度研究[J]
.河北法学,2003,21(5):54-63.
被引量:14
10
晏向华 韩红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机已经成熟》[N].《检察日报》,2003年12月17日.
二级参考文献
211
1
叶青,王超.
澳大利亚少年刑事司法新动向[J]
.人民检察,2002(3):61-62.
被引量:9
2
肖扬.
当代法律制度[J]
.法学家,1999(6):3-18.
被引量:28
3
尹西明.
法律后果论[J]
.河南社会科学,1999,7(1):34-36.
被引量:4
4
黄双全.
论公开审判制度的完善[J]
.中国法学,1999(1):25-27.
被引量:9
5
陈卫东,刘计划.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存废的思考[J]
.中国法学,1998(5):97-103.
被引量:35
6
程味秋,周士敏.
论审判公开[J]
.中国法学,1998(3):33-41.
被引量:43
7
廖中洪.
司法从业资格一体化探讨[J]
.现代法学,1998,20(2):70-73.
被引量:5
8
陈瑞华.
在公正与效率之间——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最新发展[J]
.中外法学,1998,10(6):93-99.
被引量:59
9
郝银钟.
论批捕权的优化配置[J]
.法学,1998(6):48-50.
被引量:33
10
蒂莫西·哈珀,同心.
计算机证据正方兴未艾[J]
.环球法律评论,1985,7(5):52-5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33
1
陈刚,孙艳倪.
司法中的“乡愁”——法官是否偏爱老乡[J]
.中国经济问题,2022(6):82-98.
被引量:1
2
龙宗智,胡佳.
论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意见的证据能力[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5):109-122.
被引量:4
3
熊晓彪.
证明标准多维解构与体系重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4):157-176.
被引量:5
4
黄丽颖.
达玛什卡的司法程序模式与中国刑事诉讼模式——读《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J]
.湘江法律评论,2020(1):244-253.
5
余鹏峰.
基层司法机关人财物统管的审思——基于事权与支出责任视角[J]
.现代法治研究,2020(1):37-46.
6
贺斌.
司法环境、地方保护与FDI溢出效应[J]
.特区经济,2020(2):96-101.
7
杨厚瑞,马成梅.
论刑事诉讼中事故调查报告的证据能力[J]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2023(3):35-42.
8
步洋洋.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中的被告人权利保障——以法律的正当程序为视角[J]
.人权研究(辑刊),2019(2):461-483.
被引量:5
9
常延龙,龙小宁,孟磊.
异地审理、司法独立性与法官裁决——基于广东省江门市司法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季刊),2020,19(1):101-120.
被引量:13
10
张亮,黄茂醌.
我国民事审判重心全面下沉的体系性应对[J]
.河北法学,2022,40(7):149-16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63
1
汪建成,冀祥德.
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批判性重构[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4,16(1):15-19.
被引量:37
2
李步云,柳志伟.
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谱写宪政新篇章[J]
.法学,2003(1):13-17.
被引量:5
3
韩大元.
“十六大”后须强化宪法解释制度的功能[J]
.法学,2003(1):18-22.
被引量:30
4
王利明.
关于我国民法典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J]
.法学,2003(1):30-39.
被引量:48
5
黄进,何其生.
电子商务与冲突法的变革[J]
.中国法学,2003(1):145-157.
被引量:21
6
尹田.
论法人的权利能力[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1):76-82.
被引量:60
7
杨建顺.
论危机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与责任机制[J]
.法学家,2003(4):103-114.
被引量:26
8
莫于川.
公共危机管理的行政法治现实课题[J]
.法学家,2003(4):115-125.
被引量:34
9
我国法院虽然也享有逮捕决定权,但仅限于审判阶段对未被羁押的被告人.对侦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的批准、决定逮捕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没有任何权力进行干预.
10
陈瑞华.问题与注意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引证文献
2
1
阮竹君.
建立对审前羁押的司法审查制度[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70-72.
2
张新宝.
200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2):1-8.
1
李曙明.
被害人家属不应缺席庭审[J]
.法律与生活,2004(4):40-40.
2
金晶.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之完善[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6):54-56.
被引量:1
3
刘翠霄.
二○○○年中国法学研究回顾——法理学研究述评[J]
.法学研究,2001,23(1):112-118.
被引量:1
4
陈瑞华,杜保申.
对中国刑事司法体制的几点反思[J]
.中国律师,1999,0(7):55-56.
5
相昭年.
论我国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构建[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4):45-46.
6
亢晶晶.
人民检察院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化构建[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6):63-68.
被引量:1
7
亢晶晶.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实现——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4):92-96.
8
徐静村.
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J]
.现代法学,2003,25(3):3-9.
被引量:25
9
金鑫.
英国刑事政策的新变化[J]
.人民检察,2005(08S):62-64.
10
郑成思.
20世纪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回顾[J]
.知识产权,1999,9(5):3-8.
被引量:16
法学家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