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本相与角色——论儒家道德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兼答黄裕生先生
被引量:5
Reality and Role:discussing on the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Confucian Ethics and Response to Mr.Huang Yusheng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4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参考文献4
-
1黑格尔 贺麟 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页.
-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八版[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3月.第47~50页.
-
3氏著.《儒家与康德》[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
-
4氏著.《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M].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4年..
同被引文献35
-
1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J].中国社会科学,1997(3):87-104. 被引量:195
-
2杨适.略说哲学史研究方法——读《陈康:论希腊哲学》[J].哲学研究,1991(4):77-81. 被引量:3
-
3郭齐勇,龚建平.“德治”语境中的“亲亲相隐”——对穆南珂先生“商榷”的商榷[J].哲学研究,2004(7):59-64. 被引量:12
-
4启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4):16-16. 被引量:1
-
5《河北学刊》入选“2004年CSSCI来源期刊”[J].河北学刊,2004,24(4):208-208. 被引量:3
-
6刘清平.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J].哲学研究,2002(2):43-47. 被引量:96
-
7穆南珂.儒家典籍的语境溯源及方法论意义——兼与郭齐勇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2002(12):40-43. 被引量:7
-
8郭齐勇.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兼与刘清平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2002(10):27-30. 被引量:45
-
9丁为祥.传统·普遍性·现代化——读《儒家伦理争鸣集》并对双方分歧的再反思[J].人文杂志,2005(3):1-6. 被引量:1
-
10洪波.现代视野下的普遍伦理学之争——试评郭齐勇、丁为祥《也谈本相与角色》[J].中国哲学史,2005(1):112-1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郭齐勇.关于“亲亲互隐”、“爱有差等”的争鸣[J].江苏社会科学,2005(3):1-5. 被引量:10
-
2洪波.儒学普世化:问题的由来、实质与研究路向[J].社会科学,2005(8):87-90. 被引量:5
-
3梁徐宁.论“孝”与“仁”的关联维度[J].伦理学研究,2006(2):46-50. 被引量:4
-
4王弘治.《论语》“亲亲相隐”章重读——兼论刘清平、郭齐勇诸先生之失[J].浙江学刊,2007(1):93-98. 被引量:22
-
5龚建平.批判的前提——回邓晓芒教授[J].学海,2007(6):31-37.
-
6梁徐宁.“悖论”还是“张力”——从孝与仁的关系看儒家仁学的内在逻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26-30.
-
7黄明理,刘小华,张秀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信仰危机及其克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3):71-75. 被引量:6
-
8曹永福,范瑞平.建立中国“家庭医疗账户”的伦理论证:儒家的家庭伦理、“爱有差等”及卫生改革[J].伦理学研究,2011(1):27-31. 被引量:10
-
9后永义,母旭阳.公私域中的孔子直道思想探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31(2):52-56.
-
10杨肇中.儒家“仁”观念与现代公民社会型塑略论——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的视角[J].天府新论,2013(6):11-16. 被引量:2
-
1韩震.论理性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J].青海社会科学,1998(4):45-49. 被引量:3
-
2王金秀.论中国古代思想教育优秀成果的现代价值[J].当代经济,2006,23(10X):69-70.
-
3高予远.从本相存在与角色存在看“舜之封象”、“子为父隐”[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4):9-12.
-
4曹世纪.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3):189-189. 被引量:1
-
5李步庄,周燕.《周易》的智慧在于“和谐”[J].老人世界,2007(4):27-27.
-
6谭锋.小议儒家的修身观[J].科教导刊,2015(01Z):122-123.
-
7胡林蔓.追求真理 绽放自由——浅析生命的意义[J].乌蒙论坛,2016,0(3):75-77.
-
8胡林蔓.追求真理 绽放自由——浅析生命的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5):168-169.
-
9刘路.浅谈《论语》的核心价值思想“仁”[J].青年文学家,2016,0(9Z):94-94.
-
10黄裕生.现代社会依靠自由形成伦理规范和组织原则[J].学术界,2016(11):250-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