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53
Knowledge framework &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河北科技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新增本科专业,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实践经验,本文在遵循"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原则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向、培养要求、教学内容、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
作者
李书国
陈辉
李雪梅
陈学武
机构地区
河北科技大学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04年第3期69-71,共3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本科
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分类号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8
引证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335
同被引文献
148
1
薛娟萍,苏杰南.
论《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J]
.职业圈,2007(19):114-114.
被引量:5
2
谢毅,文良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z1):15-17.
被引量:9
3
宫霞,王淑珍.
我国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构建的创新性思考[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8(4):82-84.
被引量:11
4
詹忠根.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文教资料,2006(21):22-23.
被引量:5
5
葛少锋.
关于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2002,17(5):33-34.
被引量:48
6
贾文武.
面向职业的实践教育改革与创新[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308-309.
被引量:1
7
邓婉玲,马晓玉,黄伟英,黄君凯.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和探索[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41-46.
被引量:20
8
王正云,李志方,展跃平.
浅谈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J]
.成功,2009(7):160-160.
被引量:10
9
张洪.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0):119-125.
被引量:53
10
张爱霞,邓宏斌,陆淳.
感官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4,27(3):113-11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53
1
蒋立文,周红丽,刘素纯,邓放明,夏延斌.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设置的思考[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1,2(4):218-222.
被引量:17
2
李书国,李雪梅,陈辉,陈学武.
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5):14-16.
被引量:10
3
李书国,李雪梅,陈辉,陈学武.
食品安全之内涵及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
.食品与药品,2005,7(12A):22-26.
被引量:22
4
肖贵平,郑宝东.
新形势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思考[J]
.福建轻纺,2007(7):1-5.
被引量:11
5
胡坤,高永清,方少瑛,吴小勇,徐金瑞.
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4):445-447.
被引量:16
6
许喜林,吴晖,石英,李晓凤,刘冬梅,余以刚,杨汝德.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1):99-100.
被引量:25
7
高永清,吴小勇,胡坤,方少瑛,徐金瑞,黄建蓉.
医药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构建[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06-1107.
被引量:10
8
金华丽,陆启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45-147.
被引量:12
9
李雪琴.
工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1):66-68.
被引量:18
10
方海田,刘慧燕.
新形势下我校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要性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3):50-5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335
1
李晓波.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以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农学与马铃薯工程系为例[J]
.学园,2020,13(7):23-24.
2
杨晓飞.
“四岗位,四模块”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连云港开放大学为例[J]
.试题与研究,2020(33):33-34.
被引量:1
3
颜航.
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25(3):94-94.
被引量:1
4
冷雪娇,袁天杰,吴薛明,王卓.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
.轻工科技,2022,38(4):132-134.
被引量:1
5
卢凯玲,谭微,胡桂娟,莫稀玉.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轻工科技,2021(7):154-155.
被引量:5
6
程忠,刘容,韦云伊,唐榕,黄广君.
基于应用型培养目标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实践教学探讨[J]
.轻工科技,2020(8):140-141.
被引量:4
7
张拥军,杨勇,朱丽云,李佳,刘明启.
质检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101-101.
被引量:13
8
宋继承.
财经类院校的商品学教学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4(2):81-83.
被引量:4
9
张慧丽,杨松,蒋坤,赵艳丹,孟宪军.
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主要问题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2):596-603.
被引量:20
10
唐俊妮,张荣.
食品毒理学教学方法初探[J]
.成功,2010(6):264-265.
被引量:2
1
王建安.
概括提炼 突破难点[J]
.中学生物教学(下半月),2013(2):42-43.
2
宜农.
优质葡萄酒又添新品种[J]
.农技服务,2006(9):59-59.
3
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4,40(1):29-29.
4
专利文摘[J]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1(7):31-31.
5
本刊编辑部.
《河北工业科技》征稿启事[J]
.河北工业科技,2013,30(2).
6
李书国,陈辉,李雪梅,陈学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化工高等教育,2002,19(4):30-32.
被引量:18
7
林国斌,赵道辉,钟建平.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宽口径毛细管柱测定[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1999,5(3):32-34.
被引量:2
8
李云波.
在烹饪本科专业加强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17):49-49.
9
黄谨.
浅谈培养制糖高技能人才的方法与途径[J]
.职业,2009,0(7X):134-134.
10
苑文.
精制鱼油提取物获国家QS许可[J]
.食品开发,2014(6):70-70.
高等农业教育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