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1,共2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73
-
1孙宝云.论双因素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6):59-61. 被引量:5
-
2常柏香.双因素理论与学校管理浅谈[J].教育与经济,2000,16(S1):96-97. 被引量:1
-
3立足内涵抓挖潜 节约集约促发展——临沂市农村节约集约用地的成效与做法[J].中国地产市场,2005(9):84-88. 被引量:1
-
4张永胜.双因素理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3):52-53. 被引量:2
-
5黄红兵,魏一.教师激励机制探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3):18-19. 被引量:7
-
6彭静.双因素理论对我国公务员激励的借鉴意义[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1):151-152. 被引量:5
-
7张婉丽.加强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J].中国土地,2004(8):12-13. 被引量:1
-
8刘磊 ,田卫东 ,李声伟 ,李彩 .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161-162. 被引量:77
-
9何来芳,麻志周,范诗鸣.目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国土资源,2004(8):12-13. 被引量:13
-
10黄育妆.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2):50-5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9
-
1张丽平.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37-38. 被引量:3
-
2邓爱珍,陈美球,林建平.浅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与节约和集约用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6):44-47. 被引量:2
-
3金家贵,聂正怀.提高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2007(1):47-47. 被引量:1
-
4陈美球,邓爱珍,林建平.双因素理论在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20-24. 被引量:4
-
5邹湘湘.双因素理论在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2):214-216. 被引量:3
-
6陈萱.浅析高职院校教师的激励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8(9):32-33. 被引量:2
-
7孙玲,魏玉晶,刘丽薇.基于双因素理论谈高校辅导员的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6):259-261. 被引量:2
-
8杨荣丽,陈绍皇.双因素理论在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7):37-37. 被引量:2
-
9王平风.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61-64. 被引量:13
-
10罗培,邓必为.双因素理论在中学体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内江科技,2010,31(2):3-3.
二级引证文献64
-
1邓梓君.双因素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1(24):29-34. 被引量:8
-
2宋文.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学生组织管理[J].电子技术(上海),2020(3):67-69.
-
3杨素秋.“双高”高职校人才流动配置服务体系实践路径探析[J].产业科技创新,2020(18):78-80.
-
4鲜小清,段晓迪,刘林.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激励研究——以AX教育培训机构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4):120-121.
-
5罗佳玲.权利时代的图书馆人本管理[J].河北科技图苑,2008,21(2):29-31. 被引量:11
-
6周丽华.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学生“村官”激励管理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S2):210-211.
-
7于吉花.近两年高校图书馆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07(8):14-16. 被引量:4
-
8李尚民.双因素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3):81-83. 被引量:1
-
9朱素阳,杨金刚.基于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7(5):141-142. 被引量:6
-
10陈娟,崔伟.关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7):198-200. 被引量:3
-
1郑佳.学校管理实践中激励问题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87-90. 被引量:3
-
2温智新.帮助学生鼓起成功的风帆[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3,20(1):14-16.
-
3刘国民.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10):14-14.
-
4沙君.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激励机制研究[J].长江丛刊,2016(22):221-221.
-
5施文龙.教师需要及激励问题的研究概述[J].社会心理科学,1999,14(3):28-30. 被引量:9
-
6孙新峰.论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的激励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8):66-67. 被引量:3
-
7李颖玲.对教职工实施科学激励的探析[J].南方论刊,2011(4):85-86.
-
8辛磊.心理契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教师激励[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6):46-47. 被引量:1
-
9羊晓莹.浅谈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问题[J].科教文汇,2010(15):198-199. 被引量:2
-
10高艳,王利芝.探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激励问题——针对教师激励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下),2013(11):7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