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路基变形观测方法的选用
被引量:
12
Selection of observational method of subgrade de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现场试验和仪器发展水平 ,对常用地基沉降观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指出水平测斜仪作为新颖的测试手段具有明显的优点 。
作者
王晓放
机构地区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3,共3页
Railway Engineering
关键词
水平测斜仪
路基变形
观测方法
铁路路基
沉降观测
分类号
U216.41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64
1
熊陆璐.
U-PVC排水管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分析[J]
.四川建材,2008(3):226-228.
被引量:5
2
刘光生,王根绪,胡宏昌,李太兵,王俊峰,任东兴,黄雅娟.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植被盖度变化对活动层水热过程的影响[J]
.冰川冻土,2009,31(1):89-95.
被引量:40
3
李珊珊,李志伟,胡俊,孙倩,俞晓莹.
SBAS-InSAR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5):1476-1486.
被引量:117
4
李德仁,廖明生,王艳.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8):664-668.
被引量:137
5
李震,李新武,刘永智,任鑫.
差分干涉SAR冻土形变检测方法研究[J]
.冰川冻土,2004,26(4):389-396.
被引量:24
6
吴青柏,马巍,赖远明.
合力攻坚冻土工程技术难关 让列车早日驶上世界屋脊——关于青藏铁路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
.科学新闻,2001,0(14):2-4.
被引量:2
7
张本东,汪祖民.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J]
.海洋测绘,2005,25(1):36-39.
被引量:9
8
王继华,彭振斌,杜长学,邹英.
浅析测斜仪监测原理和应用[J]
.勘察科学技术,2005(2):55-58.
被引量:45
9
李晓光,骆丽.
基于GPRS的远程数传网络系统[J]
.仪器仪表用户,2005,12(4):41-43.
被引量:9
10
史学涛,赵鸣.
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系统[J]
.结构工程师,2005,21(4):85-8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2
1
顾梓彦,宋士栋.
分层沉降观测在东太湖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S1):102-103.
2
谢正文,胡汉华,李明.
软土地基路堤沉降观测方法综述[J]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12):21-23.
被引量:1
3
唐杰军,匡希龙.
高速公路通道变形监测与分析[J]
.山西建筑,2006,32(2):257-258.
4
张雅楠,许文海,朱振茂.
路基下沉位移实时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27(4):83-85.
被引量:3
5
闫宏业,蔡德钩,姚建平,孙引号,叶阳升.
装配式分层沉降观测装置在路基沉降观测中的应用[J]
.铁道建筑,2008,48(6):83-85.
被引量:10
6
谢酬,李震,李新武.
基于PALSAR数据的青藏高原冻土形变检测方法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2008,20(3):15-19.
被引量:16
7
谢酬,李震,李新武.
青藏高原冻土形变监测的永久散射体方法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10):1199-1203.
被引量:6
8
许勇,张季超,朱超.
分层沉降无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2009,36(12):7-8.
9
边旭日.
基于非等时序灰色模型的路基沉降预测[J]
.北方交通,2011(12):8-10.
10
肖俊.
铁路路基沉降监测系统及沉降预测[J]
.山西建筑,2014,40(15):142-1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张本涛,董小波,侯鑫,陈继,吴吉春,高佳潍.
青藏高原楚玛尔河-五道梁地区多年冻土特征[J]
.中外公路,2020,40(S02):32-36.
2
李珊珊,李志伟,胡俊,孙倩,俞晓莹.
SBAS-InSAR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5):1476-1486.
被引量:117
3
许勇,张季超,朱超.
分层沉降无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2009,36(12):7-8.
4
张华林,阳军生,张国亮,张学民.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在偏压深基坑中的应用[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29(10):132-134.
被引量:6
5
胡波,汪汉胜,贾路路,王平,胡俊,樊文静.
DInSAR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冻土形变的试验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5):53-56.
被引量:9
6
黄昭权,张登荣,王帆,党福星,李志忠.
基于差分干涉SAR的煤田火区地表形变监测[J]
.国土资源遥感,2010,22(4):85-90.
被引量:5
7
钟佳迅,庹先国,张兆义,王洪辉,张贵宇.
路堑边坡施工期多参数远程监测预警系统应用[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31(11):149-152.
8
李珊珊,王平,胡俊.
基于ASAR数据的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监测研究[J]
.工程勘察,2012,40(12):50-54.
被引量:1
9
杨婧,冯其波,张斌,崔建英.
基于倾斜传感器的路基剖面沉降自动监测方法与系统[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36(6):52-56.
被引量:3
10
裴媛媛,廖明生,王寒梅.
时间序列SAR影像监测堤坝形变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38(3):266-269.
被引量:32
1
顾宪彬,朱桂林.
路基沉降监测方法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2):191-191.
2
刘尧军,赵玉成,冯怀平.
路基沉降监测方法应用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33-34.
被引量:26
3
杨志鹏.
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监测和修复施工技术研究[J]
.交通世界,2013(5):130-131.
被引量:4
4
程双希.
水平测斜仪在路基变形观测中的应用[J]
.科学之友(中),2008(2):15-16.
被引量:1
5
冯怀平,岳祖润,赵玉成.
水平测斜仪在路基沉降测量中的误差处理[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1,14(4):51-54.
被引量:12
6
常建梅,赵玉成,冯怀平.
水平测斜仪在路基沉降测量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04,30(16):206-208.
7
邹荣华.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与边坡侧移监测[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9):80-80.
8
李亚娜.
高填方路基竖向沉降和横向稳定性观测[J]
.科技与企业,2012(9):208-208.
9
杨广庆,张保俭,岳祖润.
秦沈铁路客运专线高填方路桥过渡段试验研究[J]
.路基工程,2004(6):29-32.
被引量:3
铁道建筑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