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 ,具体表现为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
作者
刘志山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6,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全球化
多元化
道德危机
信仰危机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19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04
参考文献
5
1
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66.
2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7..
3
张祥云.
人文教育特点新探[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6):17-20.
被引量:69
4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
檀传宝.信仰教育与德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万俊人.
维特根斯坦的伦理学演讲[J]
.世界哲学,1987(4):23-27.
被引量:8
2
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69.
共引文献
419
1
王贵勤,陈勤,汤军,曾晓荣.
精细化理念下医学院校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构建[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1):33-36.
2
陈金美,付国辉.
实践价值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4):24-27.
被引量:3
3
刘媛媛,路遥.
人文课程设置对女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及发展的影响[J]
.新课程学习(下),2010(8):52-53.
4
刘丽萍.
论大学生道德心理形成机制与人文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76-78.
被引量:7
5
周俊波.
江苏省大学生道德知行现状调查分析[J]
.江苏高教,2004(4):91-93.
被引量:15
6
李玲芳.
大学生人文精神较难形成的原因探微[J]
.复旦教育论坛,2004,2(4):73-75.
被引量:18
7
朱炜,王南.
从科研人员多采血看知情同意权[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3):17-18.
被引量:1
8
王锋,田海平.
善恶因果律的现代重构[J]
.河北学刊,2004,24(5):54-58.
9
袁红军.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问题与对策[J]
.图书馆学刊,2004,26(5):25-26.
被引量:18
10
杨建平.
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5):120-123.
同被引文献
80
1
俞大丽,夏焕堂.
谈构建艺术类院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35-136.
被引量:3
2
刘凯.
艺术专业学生发展特点及对策研究[J]
.时代文学,2009(10):156-157.
被引量:10
3
郭耿玉.
高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兼析高校德育工作低效的缘由[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4):50-52.
被引量:8
4
晓晨.
中西艺术特征之比较——从艺术的价值与功能谈起[J]
.学海,1998(3):46-52.
被引量:1
5
王群.
在公德教育中增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62-164.
被引量:1
6
冯燕平.
试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15-17.
被引量:1
7
董洪哲.
以“大美育观”填补美育意识的空白[J]
.教育科学,1994(1):15-17.
被引量:15
8
王君英.
大学生的公德问题及教育对策[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5(3):120-122.
被引量:5
9
赵一君.
美育与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J]
.民族教育研究,1994,5(4):45-48.
被引量:2
10
赵洪恩.
论美育在道德培养中的作用[J]
.教育研究,1994,15(11):63-6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4
1
钟佩霖.
艺术类大学生的法治观培养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2):205-208.
被引量:3
2
孟蕴华.
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65-66.
被引量:4
3
刘海存,于葳.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85-88.
被引量:32
4
刘海存.
高校辅导员的科学定位与职业化建设[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562-565.
被引量:26
5
董春艳,孙忠伟,牛贞福.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探究[J]
.中国农业教育,2007,8(2):57-58.
被引量:10
6
叶炳南.
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8):97-99.
被引量:5
7
朱景林.
寻找公共德育与学科德育相结合的大学德育新路径——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为例[J]
.现代大学教育,2010,26(2):79-84.
被引量:7
8
陶冶情.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刍议[J]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63-166.
9
赵建敏.
生活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世纪桥,2011(7):58-59.
10
胡鹏程.
大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大学德育创新[J]
.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41(2):204-20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
刘萍,张帅,赵鑫瑀,李萌,符哲源.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0(13):68-70.
被引量:5
2
齐磊.
辅导员角色定位探讨[J]
.科技资讯,2008,6(20).
被引量:2
3
杨柳.
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
.学习月刊,2007(4).
被引量:4
4
沈雯,刘扬,丁雪松.
高校新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21):68-69.
5
杨涛,向智勇,李建.
多重角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挑战及其对策[J]
.大家,2010(7):116-116.
6
韦汉吉.
略论辅导员角色的定位转换与专业发展路径[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3):64-65.
7
陈新峰.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探析[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3):52-53.
8
牟海善.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与工作定位问题[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4):73-75.
被引量:3
9
孟蕴华.
论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J]
.焦作大学学报,2006,20(3):103-104.
被引量:1
10
冯森.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9):158-159.
被引量:46
1
王家涛.
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J]
.新校园(上旬刊),2016,0(6):87-88.
2
楼春光.
兴趣提效:科学课程的探索[J]
.新课程(综合版),2011(1):45-45.
3
李琦.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改革策略[J]
.神州,2012(29):174-174.
被引量:2
4
汤晓春.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1):132-132.
5
敖琳.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中华少年,2017,0(4):50-51.
被引量:1
6
王晓琴.
大学英语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J]
.南方论刊,2011(8):97-99.
被引量:1
7
熊艳.
论高师历史学创新教育[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23(2):48-50.
8
张墩利.
高职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3):155-156.
被引量:1
9
张永刚.
深度对话:对文本灵魂居所的探寻——对精选课后习题,打造高效课堂的再思考[J]
.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9):72-72.
被引量:1
10
漆云.
优化教学环节 打造有效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156-156.
江苏高教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