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口变动对教育的作用——国内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十年来 ,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影响的论文 80余篇 ,内容涉及人口数量变动及其对教育的作用、人口迁移变动和分布对教育的作用、人口结构及其变动对教育的作用、人口预测与教育规划等。相关研究不乏确有见地之作 ,但也存在“成果数量不多 ,人口学界投入的研究精力十分有限 ;现象描述多 ,理论深化不够 ;单方面问题研究较多 ,综合性研究较少”等问题。
作者
石人炳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
出处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4年第2期30-34,共5页
Market & Demographic Analysis
关键词
人口变动
人口结构
教育
人口迁移变动
人口分布
生育率
流动儿童
中国
分类号
C92-05 [社会学—人口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84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3
1
吴莉.
人口压力下的教育困境[J]
.甘肃理论学刊,1996(2):68-69.
被引量:5
2
张广平,高应举.
人口问题对宁夏教育发展影响的分析[J]
.宁夏教育,2002(4):6-8.
被引量:2
3
林成策,杨健.
从学龄人口变动看未来山东省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16(5):45-50.
被引量:4
4
石人炳.
我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人口研究,2003,27(1):55-60.
被引量:60
5
我国不同地区未来学龄人口波动与基础教育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1999,19(8):25-30.
被引量:18
6
陈成鲜,王浣尘.
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2):74-77.
被引量:4
7
胡瑞文,傅禄建,邱国华.
上海市学龄人口变化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J]
.教育发展研究,2003,23(1):10-14.
被引量:5
8
关颖.
青年流动人口如何对下一代负责——天津市青年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查[J]
.青年研究,2002(5):8-14.
被引量:46
9
张铁道,赵学勤.
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
.山东教育科研,2002(8):3-7.
被引量:35
10
项贤明.
人口空间位移背景下的教育问题[J]
.教育研究,1998,19(4):34-3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明庆华,刘亚玲.
浅谈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3):90-92.
被引量:23
2
余舰,吴树琴,胡建余,林军燕.
我国部分地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调查报告[J]
.教育研究,1997,18(9):18-25.
被引量:10
3
胡百良.
民办学校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J]
.人民教育,1997(10):38-40.
被引量:1
4
田振军,李振斌,徐振鹏.
论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与定位[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1):30-33.
被引量:57
5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透视[J]
.人口研究,2001,25(3):26-39.
被引量:15
6
于学军.
“十五”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前瞻性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1(1):1-8.
被引量:18
7
刘贤龙,周绍忠.
对我国中等学校体育教师需求的预测研究[J]
.中国学校体育,2000,19(5):68-69.
被引量:5
8
罗曙辉 周欣宇.明天到哪儿去就业[N].中国青年报,2001-11-08.
9
上海教科院智力所课题组.中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教育研究信息,1998,(11):23-23.
10
王浣尘.人口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284
1
李安琪,吴瑞君.
父母参与方式和程度如何影响子女的学业表现——子女自我教育期望和父母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9(1):187-209.
被引量:7
2
刘燕丽,姚继军,田亚惠,周世科.
随迁子女是否实现了优质教育机会均等[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9(1):27-44.
被引量:2
3
张翰.
中职生教育期望的时代变迁研究[J]
.大视野,2021(2):54-60.
4
张莉曼.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改善策略[J]
.中国民族学,2018(1):71-77.
5
赵松,白春燕.
人口变动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影响[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S1):140-142.
被引量:2
6
李伟梁.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3):1-7.
被引量:31
7
孟筱.
转型与重构——城市化视角下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研究[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2):53-56.
被引量:1
8
金丽馥,赵颖.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探要[J]
.教育学术月刊,2013(6):27-29.
被引量:7
9
陈宪民,瞿志远.
城市化背景下地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J]
.求实,2009(S1):260-263.
被引量:4
10
王金国.
试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27-131.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9
1
何湘东,李小琳,李守义.
人口问题与教育发展[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3):9-11.
被引量:2
2
吴莉.
人口压力下的教育困境[J]
.甘肃理论学刊,1996(2):68-69.
被引量:5
3
车丽娟.
保山市学龄人口变化与今后10年的基础教育工作[J]
.保山师专学报,2003,22(1):37-38.
被引量:4
4
段成荣,梁宏.
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5(1):11-17.
被引量:59
5
郑真真,吴要武.
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2):84-89.
被引量:29
6
刘敏,胡韬,周小兰,乔寿阁.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演进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2):34-37.
被引量:2
7
徐阳,司洪昌.
北京高等教育未来的展望和预测——学龄人口视角的审视[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152-156.
被引量:5
8
曹海.
学龄人口变化对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
.辽宁教育,2006(12):6-8.
被引量:7
9
高丽娟,范子阳.
未来五年我国学龄人口变化与师范教育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6):152-154.
被引量:2
10
谈松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上海高教研究,1997,(6).
引证文献
5
1
田宝宏,丁丽云.
我国“人口与教育”十年研究述评[J]
.中州学刊,2008(6):135-137.
2
惠志昊,马福强,杨锦伟.
平顶山市学龄人口数量与结构的演进预测分析[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4):51-54.
被引量:2
3
李文超.
适龄人口变化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影响研究[J]
.文教资料,2016(32):111-112.
被引量:1
4
张艳,王雄.
学龄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国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综述[J]
.网络财富,2010(4):11-12.
被引量:4
5
曹伏明.
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的发展图式[J]
.科教导刊,2010(4):15-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赵兴玲.
基础教育适龄人口变动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X):266-267.
2
蒋慕东,马成荣,曹鸿骅.
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中的人口要素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2(36):5-8.
被引量:1
3
郭彦省,任凤国,张艳霞.
高职院校论文产出分析——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122-126.
被引量:2
4
王巧玲.
人口变动现状综述[J]
.社科纵横,2014,29(12):115-120.
5
姚翠友,于亭亭,李玄.
基于Leslie模型的北京市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分城乡预测[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47(11):126-134.
被引量:2
6
易想和.
全面二孩政策的再思考——基于学龄人口变动的视角[J]
.科技资讯,2018,16(9):227-227.
7
王安,杨雨.
基于遗传算法的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1,36(2):5-10.
被引量:2
8
南宁.
人工智能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6):21-21.
被引量:5
1
夏凡.
略论人口政策[J]
.人口学刊,1985,7(5):27-31.
被引量:2
2
宋乃工.
包头市在建国以来人口总量的变化(二)——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4,13(1):61-68.
3
管怀鎏.
运用因素分析法测定人口数量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安徽省情省力,2002(10):36-36.
被引量:1
4
杨万福,李红波.
科研团队绩效评估国内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1):190-191.
被引量:15
5
秦亮.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国内研究综述[J]
.现代交际,2010(10):8-9.
被引量:8
6
2001~2005年天津市统计教育规划[J]
.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01(6):47-48.
7
彭勋.
人口学界一本难得的好书——评《山东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研究》[J]
.东岳论丛,1989,10(3):110-110.
8
高振民.
分析人口城镇化直接因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南方人口,1991,6(3):44-46.
9
孙洪铭.
北京郊区农村人口的婚姻迁移[J]
.人口研究,1984,8(2):44-46.
10
蒯鹏州.
学龄人口减少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
.西北人口,2012,33(5):117-120.
被引量:6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