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性质
被引量:
64
On the nature of the punitive dama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性质 ,在国外存在极大争议 ,大陆法系国家视其为公法责任 ,英美法系国家则将其视为一种特殊民事责任即民事制裁或私人罚款。我国理论和实务上多将其视为民事责任。本文指出 ,民事责任说与民法基本理论存在矛盾 ,不利于惩罚性赔偿责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惩罚性赔偿责任在性质上应属于经济法责任 ,这不仅与经济法理论完全相符 ,而且可以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责任应为经济法的基本责任形式。
作者
金福海
机构地区
烟台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论坛》
2004年第3期59-63,共5页
Legal Forum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公法责任
私法责任
民事责任
经济法责任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04
引证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450
参考文献
6
1
model punitive damages act, http://www.law.upenn.edu/library/ulc.htm.
2
American jurisprudence 2d,734.
3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 焦美华译.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法律出版社,2001..
4
王立峰.论惩罚性损害赔偿[A]..民商法论丛(第15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83.
5
丹宗昭信 厚谷襄儿 谢次昌译.现代经济法入门[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52.
6
韩志红.中国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实然分析与应然设计[A]..经济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352.
共引文献
16
1
许光耀,王巍.
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5):85-91.
被引量:30
2
金福海.
论民间打假法律障碍的消除——兼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相关法律中的完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388-392.
被引量:9
3
苑书涛.
论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之损害[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3):64-69.
4
匡爱民,刘云峰.
制定反垄断法的几点思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2):18-25.
5
全先银,胡滨.
论经济法目的[J]
.经济经纬,2007,24(1):154-157.
6
李建光.
论我国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体系的构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6(3):55-59.
被引量:2
7
程信和.
中国经济法发展30年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4):104-109.
被引量:7
8
董新凯,杨巧.
独家交易与知识产权贸易结合的反垄断法问题[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326-329.
被引量:5
9
郭冬梅.
公司参与公益活动的实践性改革分析——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构建[J]
.企业经济,2010,29(7):83-87.
10
章一春.
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探讨[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0):11-13.
同被引文献
804
1
任文华,陈全波.
比较法视域下我国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合理构建——基于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相关条款的分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20,0(2):1-7.
被引量:1
2
王笑寒.
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21(3):169-173.
被引量:23
3
许身健,张涛.
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完善[J]
.法学论坛,2023,38(1):95-110.
被引量:40
4
王锡锌,彭錞.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的宪法基础[J]
.清华法学,2021,15(3):6-24.
被引量:172
5
陈伟.
生态环境损害额的司法确定[J]
.清华法学,2021,15(2):52-70.
被引量:25
6
谭冰霖.
行政罚款设定的威慑逻辑及其体系化[J]
.环球法律评论,2021(2):22-38.
被引量:48
7
张新宝.
论个人信息权益的构造[J]
.中外法学,2021,33(5):1144-1166.
被引量:206
8
吴卫星,何钰琳.
论惩罚性赔偿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审慎适用[J]
.南京社会科学,2021(9):91-100.
被引量:50
9
潘宁.
奖励型众筹在中国的异化发展[J]
.经济法学评论,2019(1):21-37.
被引量:2
10
孟穗,柯阳友.
论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J]
.河北法学,2022,40(7):135-14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64
1
潘宁.
消费者还是投资者? 发展视角下奖励型众筹支持者的主体地位探究[J]
.网络法律评论,2020,20(1):272-294.
2
潘宁.
论经济法中的行为责任[J]
.经济法论丛,2022(2):26-40.
3
吴汉东.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私法基础与司法适用[J]
.法学评论,2021,39(3):21-33.
被引量:97
4
张守文.
经济法新型责任形态的理论拓掘[J]
.法商研究,2022,39(3):3-15.
被引量:17
5
汪迪波.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产品责任领域中的适用——兼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5):36-39.
被引量:4
6
杨建华.
国家赔偿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探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6):22-27.
被引量:3
7
赵海萍.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性质探讨[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3-5.
被引量:3
8
杨志勇,高景泉.
工程延误慎言“罚”[J]
.水利经济,2007,25(3):51-52.
9
程增学,赵素行.
论我国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合理性[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6-31.
被引量:8
10
陈智.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完善[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125-129.
二级引证文献
450
1
童艳丽,陈方媛.
企业责任社会化取向的功能性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19,0(34):209-209.
2
胡潇潇.
我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制度的完善[J]
.政治与法律,2022(6):126-142.
被引量:9
3
王勇.
刑附民公益诉讼案件惩罚性赔偿的民事适用及其刑事调和[J]
.政法论坛,2023,41(3):106-118.
被引量:14
4
毛玲玲.
企业合规的本土化演变——从企业刑事合规到企业“大合规”体系[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2):86-102.
被引量:5
5
万世花.
法经济学视域中民事公益诉讼与惩罚性赔偿分立之证成[J]
.中财法律评论,2023(1):77-103.
6
肖峰,张蕾.
论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中公私益诉权的协调[J]
.湘江法律评论,2020(1):77-90.
被引量:1
7
李全伦,杨正凤.
引入积分制破解公众参与市场监管难题[J]
.社会政策研究,2019(4):160-168.
被引量:1
8
刘佳奇.
生态环境损害不应适用惩罚性赔偿——以制度功能为视角的分析[J]
.盛京法律评论,2020(2):26-42.
被引量:2
9
王磊.
侵权责任体系的机能转换与解释论应对[J]
.私法,2022(2):67-85.
被引量:2
10
刘镇.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补救[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4):112-120.
1
刘水林.
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J]
.政法论坛,2005,23(2):95-102.
被引量:36
2
邵超,艾行利.
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体系的问题与完善[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5,24(2):114-118.
被引量:1
3
葛建义.
论法律责任构成的确定性[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17(5):22-25.
4
尚丽娟.
浅议《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制度[J]
.经济论坛,2007(10):134-135.
被引量:1
5
程增学,赵素行.
论我国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合理性[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6-31.
被引量:8
6
何治中.
反垄断法实施的反垄断——论中国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4-30.
被引量:13
7
刘芳.
略论产品责任和产品质量责任之比较[J]
.时代经贸(下旬),2006(08Z):34-34.
8
朱建中.
公法责任岂能“私了”[J]
.民主与法制,2011(14):3-3.
9
谢鸿飞.
Norms of legality in relation to the validity of juristic acts (rechtsgesch(?)ft):the influence of public law on the effect of juristic acts and its limitations[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29(1):99-112.
10
谢鸿飞.
论法律行为生效的“适法规范”——公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及其限度[J]
.中国社会科学,2007(6):124-142.
被引量:148
法学论坛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