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由《金匮要略》方看“寒热并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The Clinical Meaning of“Combination of Cold and Hot”from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寒热并用法始于《内经》 ,仲景据此理论加以发挥 ,广泛用于论治疾病和指导方药配伍 ,成为中医临床主要法则之一。所谓寒热并用 ,即以寒凉药与温热药相互配伍应用 ,使其既相反又相成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 ,不仅是寒热错杂一类病证的主要治则 。
作者
钟瑜
董艺
朱妤
机构地区
浙江中医学院
出处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0-11,共2页
Journal of Zheji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寒热并用
经方
温热药
分类号
R2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71
1
张亮亮.
黄煌教授对半夏泻心汤方证的认识与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374-375.
被引量:5
2
哈小博,肖娴.
漫谈半夏泻心汤[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9,0(6):19-19.
被引量:1
3
文士涛.
浅谈方剂的矛盾配伍[J]
.黑龙江中医药,2004,33(5):51-52.
被引量:1
4
宋俊生,熊曼琪.
刘完素对外感热病证治的贡献[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6):479-481.
被引量:9
5
李文静,贺松其.
张锡纯自创新方的组方规律探要[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57-2058.
被引量:2
6
徐凤琴,张秀梅.
《金匮》药对配伍规律探析[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5):6-8.
被引量:4
7
裴正学.
桂枝芍药知母汤考辨[J]
.中医药学刊,2005,23(2):239-239.
被引量:5
8
郑彩慧,程磐基.
《小品方》外感热病学术思想探讨[J]
.中医文献杂志,2005,23(1):3-6.
被引量:3
9
龙建新.
试述寒热并用在方剂中的作用[J]
.河北中医,2005,27(2):111-112.
被引量:4
10
许树柴,吴淮.
下腰痛和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3):48-5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王慧敏,李想,张梅刃,陈文治,邓晋丰.
寒热并用配伍治疗下腰痛[J]
.四川中医,2008,26(2):57-58.
被引量:1
2
周永学.
中药寒热并用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543-1545.
被引量:20
3
曹恵彬.
浅析寒热错杂证[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37-139.
被引量:5
4
王莉,姚军汉.
寒温并用法之源流探析[J]
.西部中医药,2012,25(6):1-3.
被引量:16
5
官宗华,宋捷民,廖广辉,宋述程.
浅析《神农本草经》之寒热并用[J]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7):498-499.
被引量:10
6
林志雄,徐光星.
《金匮要略》中和性用药组方思维初探[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6):494-4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周思敏,姚魁武.
寒温同用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经方与验案举隅[J]
.中医杂志,2020,0(3):246-248.
被引量:8
2
汪珍,钟秀君,汤杰,王庆其,杨佩兰.
“反激逆从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1):37-40.
被引量:5
3
崔锦涛,李翠娟,孙理军,胡勇.
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探析[J]
.四川中医,2022,40(6):29-32.
被引量:2
4
蔡蓉,李云海,胡作为.
《金匮要略》对“和之”用药规律探讨[J]
.四川中医,2022,40(4):38-40.
被引量:2
5
闫曙光,周永学,惠毅,黄艳霞.
乌梅丸拆方对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890-895.
被引量:36
6
王江,周永学,谢勇波.
基于寒热并用配伍原则探讨慢性消化性溃疡的辨证施治[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1):75-77.
被引量:7
7
王江,周永学,谢永波.
广义和法析议[J]
.河北中医,2013,35(2):211-212.
被引量:11
8
侯安存,刘晓红.
儿童呼吸道感染风寒与风热中西医结合标准化诊断及治疗[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9):723-724.
被引量:6
9
彭红华,易自刚.
相反配伍在方剂中的运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761-1763.
被引量:3
10
邓腾.
无糖凉茶植物饮料的研制[J]
.食品与机械,2013,29(4):210-213.
被引量:5
1
杨北生,艾华.
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的源流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方配伍技巧[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34-35.
被引量:3
2
侯树平.
汗法的配伍技巧及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3):237-241.
被引量:2
3
杨柳青.
《伤寒杂病论》中桂枝与甘草配伍规律探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11):56-57.
被引量:2
4
赵扬扬,任献青.
任献青博士应用石菖蒲、远志治疗小儿遗尿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5):409-410.
被引量:10
5
赵梦丽,张德蕴,闫大奇.
如何提高中医治疗牙周病的思路[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91-92.
被引量:4
6
杨清高,刘绍能.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应用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2,32(3):293-294.
被引量:8
7
陈建灵.
提高中医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的思路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92-292.
被引量:12
8
毛淑敏,罗裕兴,陈建萍.
《伤寒杂病论》中麻黄与甘草配伍规律探讨[J]
.新中医,2005,37(12):9-10.
被引量:6
9
姚洁敏,邢斌,陈德兴.
龙胆泻肝汤类方用药规律初探[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1):64-67.
被引量:12
10
李忠仁.
腧穴配伍研究概况[J]
.中国针灸,2010,30(5):437-440.
被引量:13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