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焦化汽油加氢催化剂床层结垢机理分析
被引量:
23
Analysis of Scaling Mechanism of Coker Gasoline Hydrogenation Catalyst B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以及灰分测定等方法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催化剂床层结垢进行了分析。垢的主要成分为烯烃聚合物 ,结垢机理为非烃化合物引发的聚合反应 ,次要成分为H2 S及硫醇腐蚀设备而生成的铁的硫化物及其它金属化合物。原料焦化汽油储存时间过长是诱发二烯烃聚合结垢严重的根本原因。经过储存后的焦化汽油不适合作为加氢原料。
作者
姜恒
宫红
王锐
机构地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出处
《齐鲁石油化工》
2004年第1期63-64,共2页
Qilu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关键词
延迟焦化
焦化汽油
催化加氢
结垢
分类号
TE6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3
1
李永安,黄国弘,单青松.
连续重整掺炼精制焦化汽油[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31(11):15-17.
被引量:9
2
刘丹禾,郝代军,王龙延,王志杰,黄学政.
加氢焦化汽油芳构化改质提高辛烷值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9,30(4):21-24.
被引量:23
3
Yui S. Renaoving diolefins from cokex nepatha necessary before hydrotreating [ J ]. Oil & Gas Journal, 1999, 97(36) :24-29.
共引文献
28
1
曹庚振,庞新梅,张莉,杨一青,王宝杰,马燕青.
几种新型分子筛对催化裂化汽油的改质性能研究[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8,26(2):131-135.
被引量:2
2
郝代军,朱建华,王国良,龚旭辉.
直馏汽油芳构化改质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和工业失活催化剂的再生[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34(11):52-55.
3
李亚军,李国庆,华贲.
发展催化重整装置 改善我国油品质量[J]
.现代化工,2005,25(2):5-8.
被引量:2
4
为未来的通信人,伸出你援助之手[J]
.通信世界,2002(30):46-47.
5
桑希勤,袁大辉,赵野,张庆武,刘香杰.
DZ-10G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性能及应用[J]
.化工科技市场,2005,28(10):34-37.
6
全海涛,张强,赵德智.
加氢技术在汽油质量升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5,12(5):32-35.
被引量:1
7
全海涛,张强,赵德智.
加氢技术在汽油质量升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5,34(6):20-24.
被引量:3
8
桑希勤,袁大辉,赵野,张庆武,刘香杰.
DZ-10G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性能及应用[J]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5):35-38.
被引量:8
9
张舜光,董群,刘林林,辛明瑞.
芳构化催化剂研究进展[J]
.天津化工,2006,20(3):23-26.
被引量:3
10
李锋,宋华,刘全夫.
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研究进展[J]
.辽宁化工,2006,35(10):579-58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6
1
蔡军.
DCC轻汽油中共轭二烯烃的类型分布和含量的测定[J]
.分析测试学报,2001,20(z1):214-215.
被引量:4
2
金爱军,卫建军.
延缓高压换热器结垢的措施与分析[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40(4):37-41.
被引量:7
3
李明.
焦化汽油加氢精制装置结焦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8):45-45.
被引量:2
4
王秋灵,程豪奇.
加氢反应器压降增长过快的原因和措施[J]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4,20(4):41-43.
被引量:8
5
徐亚贤,徐磊,孙梅,郭全.
马来酸酐法分析汽油中共轭二烯烃可靠性探讨[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4,7(3):20-23.
被引量:4
6
徐亚贤.
油品中共轭二烯烃的测定[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4,7(2):36-39.
被引量:1
7
黄薇,范煜,鲍晓军.
FCC汽油加氢改质工艺研究开发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1):26-31.
被引量:14
8
徐亚贤,曲海波,常勇,吕九琢.
双烯合成反应与气相色谱法联合测定油品中共轭二烯烃含量的研究Ⅰ.填充柱气相色谱法[J]
.色谱,1995,13(1):56-58.
被引量:5
9
赵野,隋元春,邵李华,迟明国,洪金慧.
影响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催化剂长周期运转因素及解决措施[J]
.乙烯工业,2005,17(3):51-55.
被引量:7
10
张晓燕,王国良,孙殿成,刘金龙.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及芳构化工艺反应条件的研究[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36(3):6-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3
1
李明.
焦化汽油加氢精制装置结焦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8):45-45.
被引量:2
2
雍羽.
加氢精制反应系统压降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外能源,2007,12(1):86-88.
被引量:5
3
周应谦.
催化剂撇头和压降超高原因分析[J]
.广东化工,2007,34(7):133-135.
被引量:5
4
高金龙,张斌,郑颖标,梁长军.
焦化汽油加氢精制系统差压上升原因分析及对策[J]
.炼油与化工,2008,19(3):20-22.
被引量:5
5
翟琦.
焦化汽油加氢精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39(10):29-32.
被引量:16
6
夏民.
延长焦化汽油加氢装置操作周期的方法[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28(3):226-228.
被引量:7
7
于文奇.
加氢反应器床层压降升高的原因及处理[J]
.广州化工,2011,39(4):131-133.
被引量:2
8
毛克有,苏海洲,佟朝霞.
催化重整预加氢反应器压降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青海科技,2011,18(1):90-93.
被引量:3
9
陈远文.
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反应系统结垢原因分析及对策[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1,42(4):27-29.
被引量:8
10
肖云鹏,孙爱国,王晓璐.
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增设预饱和反应器的工业应用[J]
.当代化工,2011,40(3):271-27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高雪颖,苑丹丹,蹇江海.
石化园区加氢裂化装置的工艺异常预警预判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3,19(S02):16-21.
被引量:1
2
王楠.
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反应器压降升高的问题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9):41-41.
被引量:2
3
王巍,吴军.
石脑油加氢装置反应器床层差压快速上升原因分析及对策[J]
.当代化工,2010,39(4):419-422.
被引量:2
4
毛克有,苏海洲,佟朝霞.
催化重整预加氢反应器压降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青海科技,2011,18(1):90-93.
被引量:3
5
李立权.
柴油加氢技术工程化的问题及对策[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11,41(4):12-17.
被引量:3
6
万海,高云,郭泽芝,梁永烨,毕慧峰,王虎.
中压加氢装置长周期运行影响因素及对策[J]
.当代化工,2011,40(5):472-475.
被引量:1
7
李立权.
焦化汽油单独加氢技术工程化的问题及对策[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12,42(1):14-20.
被引量:15
8
盖金祥,吕亮功,王绪远.
催化重整装置预加氢反应器压降升高原因分析[J]
.石化技术,2011,18(4):41-44.
被引量:5
9
吴锐,蒋立敬,韩照明.
固定床渣油加氢反应器结垢原因分析及对策[J]
.当代化工,2012,41(4):366-369.
被引量:13
10
邹聪文.
浅谈柴油加氢装置改炼焦化汽油长周期运行优化改造[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142-142.
被引量:4
1
桑希勤,袁大辉,赵野,张庆武,刘香杰.
DZ-10G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性能及应用[J]
.化工科技市场,2005,28(10):34-37.
2
朱岚,鲁波,刘广辉.
重量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探讨[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6):761-763.
被引量:4
3
周秀中,王佰全,徐善生.
均相烯烃聚合催化剂的进展[J]
.化学通报,1996(5):1-5.
被引量:10
4
向明,张博冲,蔡燎原,蓝方,张季冰,黄蜀华.
茂金属催化剂及其烯烃聚合物研究进展[J]
.塑料工业,2003,31(4):1-5.
被引量:26
5
最新专利文摘[J]
.石油化工,2005,34(10):1012-1013.
6
杨玉伟,秦伟,樊明礼,唐学明.
烯丙基卤在五价钼体系引发丁二烯聚合反应中的链转移作用[J]
.高分子学报,1989(5):531-537.
被引量:1
7
杨永坛,王征.
焦化汽油中硫化物类型分布的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方法[J]
.色谱,2007,25(3):384-388.
被引量:15
8
刘新斌,申琴芳,尚青龙,陈晓霞.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炉渣中的主要成分[J]
.光谱实验室,2005,22(1):58-61.
被引量:12
9
张金先.
提高焦化装置液收的方法探讨[J]
.广石化科技,2009(1):1-5.
10
李正红.
红外光谱快速测定裂解汽油双烯值[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42):57-58.
被引量:1
齐鲁石油化工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