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医学综述》
2004年第6期382-384,共3页
Medical Recapitulate
参考文献9
1 朱凤元,张娅东.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价值[J] .临床内科杂志,1998,15(4):203-204. 被引量:9
2 李怡,李文瑞,邱文升,常志彦,高凤芝,刘桂芳.血、尿α_1-微球蛋白测定对NIDDM肾病变早期诊断的意义[J]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4):202-204. 被引量:15
3 汪艳芳,孙琳,刘冰,吴彧,王光公.微量白蛋白、α_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判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J] .临床荟萃,2000,15(12):561-562. 被引量:4
4 刘国庆,隋国良,徐伟民,董砚虎.卡托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2):87-90. 被引量:14
5 周厚清,董敏,张晓军.尿β_2-m及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评价[J] .放射免疫学杂志,1998,11(2):121-123. 被引量:4
6 李招云,赖卫强,吴晓宇,高琳,梁军兵.糖尿病早期肾病监控指标的探讨[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4):167-169. 被引量:4
7 刘国良,梁琳琅.糖尿病肾病时的尿免疫球蛋白 G_4 变化[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1):56-56. 被引量:9
8 徐一甄,史虹莉,沈稚舟,叶山东,朱禧星,张桂生,刘国明,徐振华.NIDDM 患者转铁蛋白尿和慢性并发症的关系[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2):101-103. 被引量:14
9 王华,班博.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1998,4(4):158-16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21
1 范列英,沈新义.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其临床意义[J] .上海医学,1993,16(4):240-242. 被引量:22
2 余裕民,朱启元,程光亮,杨美琴,孙素华.β_2-MG、Alb放射免疫法测定及其对肾脏疾病诊断的评价[J] .同位素,1994,7(1):50-55. 被引量:5
3 刘国明,张桂生,谢有娣,谢永安,张煜.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判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J]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1):770-771. 被引量:32
4 罗国春,罗毅,潘长玉,李洪芬,于占洋.高甲状腺素血症对大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J]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6):373-373. 被引量:1
5 魏有仁,侯林浦,王玫,湛玉良,朱立华.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及应用[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5,22(2):169-173. 被引量:84
6 潘孝仁,李光伟,刚勇,许开明,彭勇刚,陈川,征革凡,胡英华,刘平安,姜亚云,胡泽溪,胡秀英,席瑞敏,常青,孙心铨.糖耐量低减的特征及其与冠心病发生的关联[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9,5(1):20-22. 被引量:46
7 李稻.尿系列蛋白的免疫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6,11(4):251-252. 被引量:65
8 周永列,张学军,吴建国,王萍.糖尿病患者尿液转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3):165-168. 被引量:19
9 王竹兰 等.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微量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1988,:139-139.
10 齐颖,中国糖尿病杂志,1994年,2卷,26页
共引文献61
1 徐宁,程晓曙.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高血压性肾损害[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3,13(z1):49-51. 被引量:1
2 梁晓雯,周静,黄艳,于民权,程旸,方泰惠,金路,许立.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的肾脏毒性[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0,24(6):505-509. 被引量:2
3 刘桂月.尿微量蛋白系列测定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8):889-890. 被引量:6
4 赵敏毅,梁锋,李存杰.前列腺素E_1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12(4):27-28. 被引量:2
5 邢峰丽,李青,杨志云,郭丽亚,武桂霞,张秀珍.糖肾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04,26(12):948-950. 被引量:5
6 郑庭亮,苏启斌,张金池,黄华,陈林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2A):306-307. 被引量:1
7 李志祥,仇新宇,翟晶晶,卢毅.江苏省夏季空调负荷调查分析[J] .华东电力,2005,33(11):31-33. 被引量:5
8 梁锋,赵敏毅.洛汀新和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4):544-544. 被引量:1
9 吴敏珍,魏碧娜,林丹红.检测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福建医药杂志,2006,28(3):123-125.
10 焦翔,李瑾,张强,王静.血糖、GSP、D-3H与尿β_2-M/Cr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6,13(2):75-77.
同被引文献13
1 董向让,金仲品.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3):356-358. 被引量:5
2 雷厉,李卓成.三项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联合分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8B):2319-2320. 被引量:3
3 乔玉峰,庞东梓,张志利,蒋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25(5):670-673. 被引量:13
4 刘云涛.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药物治疗[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02-3403. 被引量:8
5 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68,1973.
6 Teldt-Rasmussen B.Microalbuminuria and clinical nephropathy in type Ⅰ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nd intervention studies.Das Med Bull,1989,36 (3):405.
7 Hong CY,China KS,Ling SL.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in Type 2 diabetes with combinations.J Diabetes Complication,2002,14 (5):259-265.
8 汪艳芳,孙琳,刘冰,吴彧,王光公.微量白蛋白、α_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判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J] .临床荟萃,2000,15(12):561-562. 被引量:4
9 张丽中.测定糖尿病患者尿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J] .山西医药杂志,2001,30(1):14-15. 被引量:9
10 杨春,许桂秋,张岭.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9(1):56-57.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7
1 潘军玲.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1):434-435.
2 刘新,刘立昌,冯敏坚,张玉婷,杜雪飞.壮肾固精方联合厄贝沙坦对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影响[J] .甘肃中医,2011,24(4):19-20. 被引量:10
3 张睿,史耀勋,田谧,王奎刚,李达.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110-111. 被引量:5
4 张堃,池艳春,郭静.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和肾组织WT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13-16. 被引量:2
5 杨洪涛,姜晨.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3,2(4):10-13. 被引量:5
6 赖天寿,谭柏松,丘仲柳.微量白蛋白、血清光抑素和β_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3):372-375. 被引量:18
7 徐孟儿,陈明军.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浙江医学教育,2015,14(2):40-42. 被引量:1
1 王学勤.心绞痛诊断及防治体会[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0(1):50-50.
2 赵敏.洋地黄中毒的诊断及防治[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3,4(3):255-257.
3 丁世玲,张尊敬,刘忠达,吴建业.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治[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52-154. 被引量:1
4 毛广泽.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0):84-85.
5 何宁,张根杰.浅谈糖尿病的诊断及防治[J] .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4,22(11):927-928.
6 吴净.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J]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6):865-866.
7 王桂莲,朱玲,贺宝艳.急性肺动脉栓塞29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78-8978. 被引量:1
8 宋彩珍.血清CysC、Hcy与U-mALB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2015,34(1):179-180. 被引量:4
9 张蕾.缺血性结肠炎54例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2):36-36. 被引量:2
10 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并非不可逆转[J]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