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外光谱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红外光谱鉴别中药材的前处理方法、利用化学模式识别和直观判断对红外光谱谱图进行分析的方法以及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表明红外光谱鉴别中药材具有特征性强、取样量小、简便迅速等特点 ,对中药材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陈亚
江滨
曾元儿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分析教研室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中药鉴别
溶剂提取法
中药材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509
同被引文献
386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31
参考文献
41
1
张亮,蓝要武,韩英,张正行,安登魁.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中药材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的分类识别研究[J]
.药学学报,1995,30(2):127-132.
被引量:34
2
田进国,娄红祥,任健,高彦慧,刘金祥,胡世林,杨连菊.
不同产地白芍和赤芍的红外光谱鉴别[J]
.中药材,1995,18(4):176-179.
被引量:16
3
田进国,任健,娄红祥,高彦慧,阎玉凝,陈玉婷.
苍耳子与东北苍耳子的红外光谱鉴别[J]
.中药材,1997,20(8):393-394.
被引量:16
4
田进国,娄红祥,任健,高彦慧,许欣荣,何心亮.
南、北五味子的红外光谱鉴别[J]
.中药材,1995,18(6):284-285.
被引量:19
5
王永金,杨泽民.
红外光谱鉴定熊胆的研究[J]
.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6(3):157-163.
被引量:12
6
刘国林,蔡金娜,李伟,王峥涛,邹巧根,徐珞珊,相秉仁.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蛇床子分类中的应用[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0,17(1):109-110.
被引量:34
7
姜大成,张洁,邓明鲁.
16组54种动物药材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J]
.中草药,1999,30(2):137-140.
被引量:26
8
何淑华,张洁,曲连颖,黄伟,刘晶,徐蔚青,陶艳春.
中药材红外光谱鉴定方法[J]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4):103-106.
被引量:13
9
田进国,娄红祥,任健,高彦慧,许欣荣.
三十种药材对照品红外光谱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1):24-28.
被引量:47
10
田进国,任健,娄红祥,高彦慧,许欣荣,钟凤林,杨连菊.
五种贝母药材的红外光谱鉴别[J]
.中药材,1996,19(6):292-29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91
1
郭承军.
山东艾叶与野艾叶的挥发油比较研究[J]
.中草药,2001,32(6):500-501.
被引量:18
2
周永慧,邹俊华.
清胆注射液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2):737-738.
被引量:4
3
姜大成,何淑华,张洁.
红外光谱鉴定中药材的原理与方法[J]
.中药材,1993,16(7):42-43.
被引量:11
4
王永金,杨泽民.
红外光谱鉴定熊胆的研究[J]
.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6(3):157-163.
被引量:12
5
吴德邻,陈忠毅,黄向旭.
中国葛属(Pueraria DC.)的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4,2(3):12-21.
被引量:46
6
刘炳玉,田惠君,崔进,宋占军.
青蒿素的红外光谱定量测定[J]
.药物分析杂志,1994,14(4):47-48.
被引量:13
7
田进国,程秀民,任健,许欣荣,高彦慧,何心亮.
不同采集时间葛根和小蓟红外光谱的鉴别研究[J]
.中草药,1994,25(10):533-535.
被引量:7
8
张洁,高士贤,韩凤先,何淑华,姜大成.
中药材红外光谱鉴别法理论依据[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89,5(3):2-3.
被引量:1
9
何淑华,姜大成,郭晔,张洁.
人参与山莴苣的红外光谱鉴别[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89,5(3):18-19.
被引量:1
10
田进国,娄红祥,任健,高彦慧,刘金祥,胡世林,杨连菊.
不同产地白芍和赤芍的红外光谱鉴别[J]
.中药材,1995,18(4):176-179.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509
1
韦湘鸿,李如敏.
简析红外光谱法在中药材鉴定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3):608-608.
2
付萍萍,郭怀忠,刘敏芳,孙贺英.
现代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药材,2001,24(7):537-541.
被引量:2
3
梁亮,刘志霄,杨敏华,汪承华,丁宇晶,易浪波.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研究,2007,11(S1):25-28.
被引量:4
4
易红,杨华.
葛根的品种产地和提取工艺研究进展概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1):60-63.
被引量:25
5
李晓明,杨滨.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69-72.
被引量:20
6
黄玉文,丁建峰.
采用阳极屏蔽提高电镀厚度均匀性[J]
.印制电路信息,2002(10):38-38.
7
郭晓玉,雷敬卫,樊克锋,白雁,贾永,孙素琴,周群.
傅立叶红外技术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1):26-28.
被引量:2
8
倪力军,张立国,李鹏.
对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现状及应用的思考[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5):60-64.
被引量:16
9
彭勇,孙素琴,赵中振,梁曦云.
国产枸杞属植物的红外指纹图谱无损快速鉴别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6):679-681.
被引量:40
10
沈志滨.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3):14-1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86
1
康阿龙,庞来祥,汤迎爽.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
.中药材,2001,24(11):843-845.
被引量:25
2
陈振江,吴小艳.
射干等六种药材的电泳鉴别[J]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2):57-58.
被引量:3
3
张石楠,张桂芝,张立.
中药饮片挥发油的红外指纹图谱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23(1):25-27.
被引量:9
4
周文斌,刘萍.
中药鉴定中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1):17-20.
被引量:7
5
李惠兰,闫彩珍,张荣平,胡建林.
滇丹参注射液对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1):70-73.
被引量:8
6
吕芳,万丽,董芳,吴燕,马熙,王正云.
矿物药玄精石的X射线衍射鉴定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0,1(2):27-28.
被引量:7
7
蔡学艳,王婧,陈佳俊.
XRD法鉴别礞石滚痰丸中的金礞石[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354-356.
被引量:2
8
虞泓,和锐,倪念春,张时刚.
石斛属4种植物的AFLP分析[J]
.中草药,2004,35(7):808-810.
被引量:51
9
程存归,孙翠荣,潘远江.
红外导数光谱-统计学法区别鉴定麦冬及其伪品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9):1055-1059.
被引量:23
10
曹玺,赵远,王曙光.
浅谈中药鉴定技术的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5):36-3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1
1
韦湘鸿,李如敏.
简析红外光谱法在中药材鉴定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3):608-608.
2
吴锋,豆久锋,张慧芳.
中药品质评价新技术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9):588-588.
被引量:2
3
张瑞芳,高幼衡,崔红花.
三种不同产地佛手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1):48-51.
被引量:14
4
李燕,吴然然,于佰华,胡兰萍,王俊德.
板蓝根颗粒的红外光谱无损快速鉴别及可视化表达[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6):1081-1085.
被引量:10
5
谢伟光,张黎明,张小利.
不同采收期的银杏叶FTIR图谱特征分析[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7,22(4):37-40.
被引量:2
6
俞晓平,徐路,卢秀莲,叶子弘,林欣大.
化学模式识别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中的应用[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9,20(1):15-21.
被引量:3
7
刘丽华,李宪洲,张军.
FTIR—OMNI采样器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09(8):56-57.
被引量:1
8
刘元瑞,葛海生,赵康虎,孙素琴.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鉴别巴戟天及其伪品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11,31(12):2213-2216.
被引量:7
9
娄雅静,蔡皓,刘晓,裴科,马晓青,李松林,蔡宝昌.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鉴别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8):1127-1132.
被引量:18
10
石凤敏,丁自勉,陈士林,佟曦然.
灵芝资源及其鉴别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2):1473-148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
刘玉芬,夏海涛.
响应面法优化佛手总黄酮提取工艺[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634-1637.
被引量:5
2
李燕,吴然然,于佰华,胡兰萍,王俊德.
板蓝根颗粒的红外光谱无损快速鉴别及可视化表达[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6):1081-1085.
被引量:10
3
刘岩,刘顺航,王俊全,孙素琴.
红外光谱应用新进展及其与色谱指纹图谱对比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6):1093-1097.
被引量:26
4
许怀勇,曹岩,陆峰.
红外光谱改进方法测定中药掺杂的适用性[J]
.医药导报,2008,27(6):716-717.
5
黄巧文.
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鉴别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08,20(12):151-153.
被引量:9
6
李寒冰,鄢丹,金城,王伽伯,魏丽,肖小河,曹俊岭.
基于化学荧光测定的板蓝根抗病毒效价检测方法的建立[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4):908-912.
被引量:20
7
孔祥鹏,刘养清,赵平,张嵩亚.
银杏叶化学组分群动态FTIR指纹图谱研究[J]
.光谱实验室,2010,27(1):151-156.
被引量:5
8
杨莉丽,王畅,秦旭华,张德强.
中成药速效救心丸的红外光谱聚类分析研究[J]
.光谱实验室,2010,27(5):2064-2068.
被引量:3
9
郑布英.
我国地理标志产品深化保护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5):76-79.
被引量:1
10
聂黎行,鲁静,林瑞超.
红外和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28(5):540-544.
被引量:9
1
胡忠红.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便血颗粒方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17-18.
2
刘丰丰,王海宁,李明,青磊.
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J]
.中国药业,2006,15(14):17-18.
被引量:3
3
何贵根,李清华,吴杨,李成网,章俊清.
山豆根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J]
.安徽医药,1997,1(2):15-16.
被引量:4
4
任俊龙.
从药品的性状直观判断可否药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727-727.
5
吴桂碧.
薄层扫描法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的含量[J]
.华西药学杂志,1995,10(3):172-174.
被引量:12
6
唐红军.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检测芦丁含量方法的改进[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60-60.
被引量:16
7
江冬英,金建辉,袁海燕.
常舒茶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1):1674-1676.
被引量:1
8
侯绪凤.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制剂中甘露醇含量的测定[J]
.辽宁医药,2004,19(3):26-27.
被引量:1
9
奚雁玉,李松.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配方颗粒及饮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8):450-451.
被引量:2
10
胡淑萍,周新蓓.
中成药不同剂型的水分测定[J]
.中国药业,2005,14(6):46-46.
被引量: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