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产阶级研究:理论视角及其局限
被引量:
7
The study of middle class:the theoretical angle of view and its limit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内外关于中产阶级的众多研究包括了不同的理论视角:社会结构变迁视角;社会分层视角;结构功能视角;社会地位与身份视角;生活方式视角。这些不同的视角都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中产阶级,但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有关中国当代新兴中产阶级的研究中更是如此。应该注意各种视角的局限,这样才能拓开研究的视界。
作者
王建平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天府新论》
200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阶层
中产阶级
理论视角
分类号
C912.69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04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7
参考文献
12
1
李喜梅.
从社会分层看住房差异——对湖北省“五普”资料的分析[J]
.社会,2003,23(7):9-11.
被引量:12
2
王岩.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正义观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03(1):64-72.
被引量:10
3
张宛丽.
对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初步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02(4):85-94.
被引量:75
4
李正东.试论中国中产阶层——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社会结构整合的动态探索[J]广东社会科学,2001(02).
5
李强.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02).
6
聂运麟.社会的流动、分层与政治稳定[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01).
7
李路曲.东亚的中产阶级、市民社会与政治转型[J]当代亚太,2000(11).
8
何俊林,雷定安.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产阶级[J]
.西北人口,2000,21(4):2-5.
被引量:4
9
李培林,张翼.
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J]
.中国社会科学,2000(1):52-61.
被引量:172
10
李强.
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J]
.战略与管理,1999(3):35-44.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李培林,丁少敏.
评价农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
.社会学研究,1990(2):84-90.
被引量:4
2
张宛丽.
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6(1):64-73.
被引量:122
3
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1..
4
[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295页、第269页.
5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7页.
6
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第131页.
7
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流动空间"[J].探索,1993,(1).
8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90页、第32页、第33页、第27页、第37页、第34页、第32页、第33页、第33页、第34页、第100页、第88页、第96页、第95页、第26页、第26页,苗.。
9
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0, 1129a. 1129b. 1129b15.1131b25. 1131b20. 1131b25. 1134b30. 1134b15. 1134b24-32. 1134b33.
10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297页、第296页、第296页、第296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共引文献
304
1
宋泽,邹红.
增长中的分化:同群效应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2021,56(1):74-89.
被引量:55
2
王生博.
社会时空对消费分层理论缺陷的弥补——以L市服饰消费为例[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5-27.
3
吕青,艾霞,安煜.
社会阶层结构分化背景下的和谐榆林建设[J]
.社科纵横,2008,23(4):45-46.
4
赵艳华.
新世纪我国阶层分化和利益分化研究述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42-43.
5
林晓珊,张翼.
制度变迁与消费分层:消费不平等的一个分析视角[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8-15.
被引量:19
6
斯满红.
略论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J]
.消费导刊,2008,0(24):79-79.
7
贾冬莉,陆雄文.
上海、北京、广州富裕人群金融消费行为分析及营销策略——一项基于三地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市场营销导刊,2008,0(2):68-73.
被引量:2
8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研究>课题组.
当代中国合肥的中等收入者分析(中)[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9.
9
陈东冬.
我国中产阶级研究的现状、意义及需要拓展的几个问题[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4):112-117.
被引量:7
10
王小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对当代中国现实的考察[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23(5):29-36.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120
1
李正东.
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整合功能[J]
.学术论坛,2001,24(1):144-146.
被引量:11
2
张水莲.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方向[J]
.体育科学研究,2001,5(4):12-13.
被引量:20
3
陆梅.
中产阶级的概念及理论回顾[J]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0(3):45-49.
被引量:27
4
何建章.
论“中产阶级”[J]
.社会学研究,1990(2):1-7.
被引量:7
5
陈东冬.
我国中产阶级研究的现状、意义及需要拓展的几个问题[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4):112-117.
被引量:7
6
杨慧.
浅谈太极拳的养生与健身原理[J]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93-95.
被引量:24
7
孟勉.
谈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供给问题[J]
.城市开发,2004(7):58-61.
被引量:2
8
张宛丽,李炜,高鸽.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J]
.江苏社会科学,2004(6):100-107.
被引量:44
9
范成杰,彭远春.
消费方式:中国中产阶级之界定标准[J]
.天府新论,2005(1):91-94.
被引量:2
10
李强.
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J]
.社会,2005,25(1):28-42.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7
1
李爱华,韩晶晶,石勇,李兴森.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资格判别[J]
.管理评论,2007,19(5):21-25.
被引量:6
2
曾昱.
中国中产阶层问题研究综述[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5):94-96.
被引量:1
3
李路路,李升.
“殊途异类”:当代中国城镇中产阶级的类型化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7(6):15-37.
被引量:59
4
邵巍.
国内中国中产阶层研究:近二十年回顾及相关问题探析[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5):44-48.
被引量:2
5
陈天柱,苏祥.
中国白领阶层意识形成的两种理论解释及其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10(2):142-146.
被引量:8
6
李小红.
太极养生在白领阶层开展的现状及对策——以成都市武侯区白领阶层为例[J]
.四川体育科学,2013,32(5):85-87.
7
马丹丹.
“社会稳定器”理论辨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中产阶级研究批评[J]
.江汉学术,2013,32(5):26-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李路路.
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新的问题取向和多维分析框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4):125-135.
被引量:43
2
伏飞雄.
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到“日常生活泛艺术化”[J]
.当代文坛,2008(5):65-70.
被引量:4
3
龚子方.
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J]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9-22.
4
李路路,王宇.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状况[J]
.江苏社会科学,2009(1):34-40.
被引量:18
5
<重庆市社会阶层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蒲奇军,钟瑶奇,李光云,罗伟,李佑静.
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流动与社会和谐:自重庆观察[J]
.重庆社会科学,2009(9):64-77.
被引量:5
6
丁燕,张协奎.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研究综述[J]
.改革与战略,2010,26(5):176-178.
被引量:6
7
齐杏发.
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研究——回顾与前瞻[J]
.理论与改革,2010(4):147-150.
被引量:3
8
齐杏发.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2010(8):3-11.
被引量:19
9
林梅.
2005年以来社会学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研究综述[J]
.科学社会主义,2010(4):154-158.
10
孙龙.
当前城市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基于北京业主群体的调查与分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6):94-100.
被引量:8
1
吉迪恩·拉赫曼.
“你们不能像我们这样生活!”[J]
.经济展望,2008(8):184-185.
2
杜宇婵,唐海波.
城市青少年偏差行为研究及社会工作干预——以家庭功能为视角[J]
.学理论,2015(4):149-150.
被引量:2
3
薛菲.
功能视角下的平台类型分析[J]
.青春岁月,2015(3).
4
张菊枝.
社区功能视角下的社区参与[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125-130.
被引量:8
5
冯颖红.
社区功能视角下的商会参与——发挥民间商会参与社会治理作用研究[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105-109.
被引量:4
6
中国大陆中产阶级的现状[J]
.世界博览,2009(12):13-13.
被引量:1
7
郝亚明.
结构功能视角中的少数民族妇女外流——以凉山彝族为例[J]
.西北人口,2008,29(6):34-37.
被引量:2
8
刘延利.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浅析——基于社会工作的角色功能视角[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2(4):34-36.
被引量:11
9
吴云平,张守志,程少卿.
大学功能视角下的大学文化建设模式探讨[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1):17-19.
10
杨善华.
以“责任伦理”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文化——基于文化与功能视角的一种解读[J]
.晋阳学刊,2015(5):89-96.
被引量:34
天府新论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