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南极长城站区冻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调查踏勘及观测估算表明,本区除大湖融区外,多年冻土连续分布,其厚度变化在20—100m,表层最大融化深度0.5—1.8m不等,主要取决于地貌单元、雪盖厚度与持续历时,土质及水分状况。小山包顶上发育着30cm厚的地下冰层及高15cm的冰楔。多年冻土层中还存在融化夹层。
作者
陈肖柏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出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共8页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基金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资助
关键词
中国南极长城站
冻土
地下冰
分类号
P642.14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朱诚,崔之久,熊黑钢.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冰缘地貌过程分析[J]
.南极研究,1991,3(3):25-38.
被引量:5
2
陈肖柏,张永萍.
南极长城站积雪及其消融过程[J]
.南极研究,1991,3(3):8-14.
被引量:7
3
谢又予,南极研究,1988年,2期,8页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朱诚,崔之久.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倒石堆浅论[J]山地研究,1988(04).
2
刘小汉,郑祥身.西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火山岩地质初步研究[J]南极研究,1988(01).
3
谢又予.南极中国长城站地区(乔治王岛费尔德斯半岛)地貌特征与环境演化[J]科学通报,1987(15).
4
张永萍,陈善敏.南极半岛及附近地区大风天气及其预报[J]南极研究,1988(02).
5
杨淑贞,张文仁,沈显杰.
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的地温特征和岩石热物理性质[J]
.极地研究,1989,7(3):43-51.
被引量:1
6
曲绍厚,山内恭.
南极瑞穗站上空动量和感热等湍流通量的观测研究[J]
.极地研究,1989,7(4):1-11.
被引量:5
7
岳云章.
南极半岛西北海域表层沉积物^(14)C年龄测定及其年代误差问题的探讨[J]
.极地研究,1989,7(4):52-56.
被引量:1
8
张青松.
南极洲维斯特福尔德丘陵与菲尔德斯半岛冰缘地貌的比较研究[J]
.南极研究,1990,2(1):1-9.
被引量:4
9
朱诚.
从砾石组构看天山叶状石冰川的表面运动特征[J]
.冰川冻土,1989,11(1):82-88.
被引量:11
10
崔之久,朱诚.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石冰川的温度结构类型与运动机制[J]
.科学通报,1989,34(2):134-13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0
1
朱诚,于世永,卢春成.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的地温振荡特征[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4):674-680.
2
李植生,王骥,王洪铸,梁小民,冯伟松,雷志洪,陈旭东,梁彦龄.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与拉斯曼丘陵地区湖泊水化学比较研究[J]
.极地研究,1997,9(3):176-181.
被引量:3
3
车宗玺,金铭,张学龙,张虎,牛云,董晓丽.
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对积雪消融的影响[J]
.冰川冻土,2008,30(3):392-397.
被引量:35
4
高培,魏文寿,刘明哲.
中国西天山季节性积雪热力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12,31(4):1074-1080.
被引量:10
5
TIAN Shichao,JIN Haiyan,GAO Shengquan,ZHUANG Yanpei,ZHANG Yang,WANG Bin,CHEN Jianfang.
Sources and distribution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in Great Wall Cove and Ardley Cove, King George Island, West Antarctica[J]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2015,26(1):55-62.
6
林志强,路红亚,马艳鲜.
基于逐日积雪深度预报的藏北草原雪灾等级评估[J]
.气象科技进展,2016,6(5):30-35.
7
产启良,庞小平,艾松涛,季青.
利用CCD相机进行南极站积雪覆盖监测的方法[J]
.地理空间信息,2017,15(3):40-43.
被引量:2
8
朱诚.
全球冰缘地貌综合区划初探[J]
.冰川冻土,1992,14(2):160-167.
9
朱诚,崔之久.
中天山泥流舌和泥流阶地运动特征及其蠕...[J]
.地理科学,1992,12(4):349-356.
被引量:2
10
朱诚.
论坡地冰缘地貌的发育模式[J]
.冰川冻土,1993,15(2):207-213.
被引量:4
1
李作福,李树德,王银学.
兰州马衔山多年冻土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关系[J]
.冰川冻土,1993,15(1):83-89.
被引量:7
2
顾钟炜,周幼吾,梁凤仙,梁林恒,张齐兵.
大兴安岭阿木尔地区的多年冻土特征及其变化[J]
.冰川冻土,1993,15(1):34-40.
被引量:13
3
张立新,徐学祖,马巍.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与天然气水合物[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1,12(1):22-26.
被引量:67
4
程国栋.
高海拔多年冻土与地下冰研究的新进展[J]
.科学通报,1990,35(19):1441-1443.
被引量:1
5
克.,ЛН,王绍令.
综合应用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研究地下冰[J]
.冰川冻土译报,1989,6(2):47-50.
6
谢昌卫,赵林,吴吉春,乔永平.
兰州马衔山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
.冰川冻土,2010,32(5):883-890.
被引量:9
7
王保来.
基岩中的大块地下冰[J]
.冰川冻土,1990,12(3):209-218.
被引量:2
8
张东启,效存德.
冰冻圈、冰芯与气候环境变化[J]
.气象知识,2007(2):14-18.
9
卢振权,SULTAN Nabil,金春爽,饶竹,罗续荣,吴必豪,祝有海.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模拟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157-168.
被引量:37
10
马巍.
冻土:青藏铁路的瓶颈[J]
.中国国家地理,2004(2):82-92.
被引量:3
冰川冻土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