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员工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严鸣 赵楚铃 +1 位作者 朱瑜 邬金涛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6,共16页
员工的创新行为能为员工个体和组织带来益处,但同时也会给员工带来较大风险,而现有研究未解决员工在面对潜在风险时仍会表现出创新行为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通过163个团队的489份数据,探讨了趋利型/避害型主动性人格影... 员工的创新行为能为员工个体和组织带来益处,但同时也会给员工带来较大风险,而现有研究未解决员工在面对潜在风险时仍会表现出创新行为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通过163个团队的489份数据,探讨了趋利型/避害型主动性人格影响员工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发现,趋利型主动性人格通过机会发掘动机间接影响增益型创新行为,而避害型主动性人格通过问题发掘动机间接影响避害型创新行为。团队内授权氛围不仅会调节趋利型主动人格与机会发掘动机的关系,还会进一步调节趋利型主动型人格通过机会发掘动机间接影响增益型创新行为的关系。同时,团队间竞争氛围可以调节避害型主动人格与问题发掘动机的关系,进一步调节避害型主动型人格通过问题发掘动机间接影响避害型创新行为的关系。本文在理论上有助于澄清主动性人格的实质及其对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为提高企业创新行为管理水平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创新行为 趋利避害框架理论 团队内授权氛围 团队间竞争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分还是融合?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下的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策略
2
作者 严鸣 郑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4-770,共17页
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成为当前企业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产生了无边界的工作特征,工作和家庭领域高度重叠,改变了以往工作和家庭可区分的研究和实践前提。为此,学者开始提倡顺应无边界的发展趋势,促进工作和家庭融合。然而,基于这一管理思... 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成为当前企业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产生了无边界的工作特征,工作和家庭领域高度重叠,改变了以往工作和家庭可区分的研究和实践前提。为此,学者开始提倡顺应无边界的发展趋势,促进工作和家庭融合。然而,基于这一管理思路的企业实践却导致了一系列负面效果。这让我们不禁重新思考:在虚拟化团队工作模式发展趋势下,我们更适合采用以往的工作-家庭区分思路,还是当前的工作-家庭融合思路,抑或是其他新的管理思路?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社会认同理论弥补资源保存理论在解释力上的不足,探讨团队虚拟性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家庭整合行为,采用怎样的管理思路进行有效的干预以达到工作和家庭和谐发展的效果。本研究为数智化变革下的工作-家庭平衡研究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推动该领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指导企业从新的管理思路促进工作和家庭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家庭平衡 团队虚拟性 资源保存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 工作-家庭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0
3
作者 严鸣 杨兴易 +2 位作者 陈德昌 许永华 郭昌星 《胃肠病学》 200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按收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分成两组,Ⅰ组15例接受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Ⅱ组16例...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按收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分成两组,Ⅰ组15例接受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Ⅱ组16例在PEEP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监测两组患者的PEEP水平、供氧浓度、血气分析指标、氧输送(DO2)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比较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在机械通气PEEP治疗中,Ⅱ组患者所需的PEEP水平和供氧浓度显著低于Ⅰ组患者(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合度(SaO2)等血气分析指标及DO2均有所升高,Ⅱ组患者升高更为显著(P<0.01);Ⅱ组患者的肺内分流率(Qs/Qt)较Ⅰ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Ⅱ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PAPm)和肺血管阻力(P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也较Ⅰ组患者显著减低(P<0.01);Ⅰ、Ⅱ盟组患者的MOF发生率分别为60%和25%,病死率分别为53%和25%(P<0.01)。结论: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疗效显著,能防治MOF的发生并降低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 大黄 中医药治疗 A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理论视角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定义及结构维度 被引量:45
4
作者 严鸣 涂红伟 李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4-632,共9页
组织社会化研究一直以来被批评缺少理论基础,导致对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和结构维度缺乏足够认识,从而影响到在实证中如何测量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程度。角色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可以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对概念重新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 组织社会化研究一直以来被批评缺少理论基础,导致对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和结构维度缺乏足够认识,从而影响到在实证中如何测量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程度。角色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可以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对概念重新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揭示了组织社会化本质是新员工角色及社会认同发展的过程。相应地,组织社会化程度是一个两维度结构。未来研究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组织社会化量表和理论模型,并依据认同理论改进实证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员工 组织社会化 角色认同 社会认同 概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严鸣 张彦娜 +2 位作者 何洁华 孙学明 孙晋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8-47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10年来,虽然宫颈癌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5年生存率无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 背景与目的:近10年来,虽然宫颈癌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5年生存率无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为手术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111例,重新评价LVSI、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分析LVSI对早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影响。LVSI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在扁平的内皮细胞围绕成的间隙中看到至少一簇肿瘤细胞。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病例中LVSI阳性者为62例(55.9%)。单因素分析表明LVSI阳性(P=0.019)和淋巴结转移(P=0.002)是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LVSI阳性(P=0.029)、淋巴结转移(P=0.002)、SccAg(P=0.018)、浸润深度(P=0.022)和手术切缘阳性(P=0.002)是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5);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切缘阳性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6,P=0.006)。LVSI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1)。结论:尚不能确定LVSI是早期宫颈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LVSI是转移和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分离及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率的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严鸣 龚肖崎 张亚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5-87,共3页
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分离及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率的测定严鸣,龚肖崎,张亚霏中性粒细胞(PMN)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无论在机体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都具有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是测定人静脉... 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分离及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率的测定严鸣,龚肖崎,张亚霏中性粒细胞(PMN)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无论在机体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都具有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是测定人静脉血中的PMN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糖皮质激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鳞癌83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严鸣 张彦娜 +1 位作者 何洁华 黄鹤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56-96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腺鳞癌是宫颈癌特殊的病理类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报道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宫颈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82年11月至2006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住院... 背景与目的:宫颈腺鳞癌是宫颈癌特殊的病理类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报道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宫颈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82年11月至2006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住院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83例宫颈腺鳞癌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病例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7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43个月。5年生存率为74.0%,复发率为30.1%(25/83)。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58个月和54个月,淋巴结阴性患者分别为37个月和21个月,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和P<0.001)。肿瘤直径>4cm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为47个月,直径≤4cm患者为16个月,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5)。淋巴结转移与FIGO分期、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相关。保留卵巢患者的复发率为33.3%(3/9)。结论:对于宫颈腺鳞癌,淋巴结转移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术后辅助外照射治疗可以改善生存时间和延长无瘤生存时间。肿瘤直径>4cm是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尚不能确定保留卵巢对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鳞癌 预后因素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3μm BiCMOS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被引量:2
8
作者 严鸣 成立 +2 位作者 奚家健 丁玲 杨泽斌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3,121,共5页
设计了一种0.13μm BiCMOS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包括BiCMOS误差放大器、带软启动的BiCMOS带隙基准源、"套筒式"共源-共栅补偿电路等。为了改善线性瞬态响应性能,在BiCMOS误差放大器的前级设置了动态电流偏置电路。由于所设... 设计了一种0.13μm BiCMOS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包括BiCMOS误差放大器、带软启动的BiCMOS带隙基准源、"套筒式"共源-共栅补偿电路等。为了改善线性瞬态响应性能,在BiCMOS误差放大器的前级设置了动态电流偏置电路。由于所设计的BiCMOS带隙基准源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小,故能为LDO提供高精度的基准电压。对所设计的LDO进行了工艺流片。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LDO可提供60 mA的输出电流且最小压差只有100 mV。测试同时验证了所设计LDO的负载和瞬态响应都得到改善:负载调整率为0.054 mV/mA,线性调整率为0.014%,而芯片面积约为0.094 mm2,因此特别适用于高精度、便携式片上电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MOS器件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带隙基准源 共源-共栅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调节 被引量:8
9
作者 严鸣 龚肖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72-375,235,共5页
<正>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粘附是白细胞趋化、游走和吞噬活动的基础。在炎症反应开始时即可出现白细胞与EC的粘附增强,表明白细胞与EC的粘附在炎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
关键词 白细胞 内皮细胞 粘附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1-FP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Mac-1-FP的表达与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鸣 毛积芳 +2 位作者 杨生生 钟纪根 徐仁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分别构建表达BFP与CD1 1b的C末端、YFP与CD1 8的N末端相连接的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 ,并将二者转染至既无内源性Mac 1的表达同时又具有某些炎症反应信号转导系统的CHO细胞株进行表达Mac 1 FP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共转染后的CHO细胞可... 分别构建表达BFP与CD1 1b的C末端、YFP与CD1 8的N末端相连接的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 ,并将二者转染至既无内源性Mac 1的表达同时又具有某些炎症反应信号转导系统的CHO细胞株进行表达Mac 1 FP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共转染后的CHO细胞可发出蓝色荧光和黄色荧光 ,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确定CD1 1b BFP与YFP CD1 8能够形成二聚体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确定PMA刺激Mac 1 FP可由胞浆内转位至膜上 ,测定PMA刺激前后的转染CHO细胞与其配基ICAM 1粘附活性的变化 ,证明转染CHO中的Mac 1 FP表达成功并具有野生型Mac 1的形成二聚体、膜转位、和配基ICAM 1相结合等功能 ,为进一步研究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Mac 1的α亚基CD1 1b、β亚基C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1-FP 融合表达载体 构建 表达 活性鉴定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在离体中性粒细胞粘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鸣 龚肖崎 张亚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30-633,共4页
本文通过给予地塞米松(Dex)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RU38486研究GR在大鼠中性粒细胞(PMN)粘附过程中作用。结果提示:Dex可以明显抑制PMN的粘附,有浓度依赖性;在去肾上腺大鼠给予不同浓度RU384... 本文通过给予地塞米松(Dex)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RU38486研究GR在大鼠中性粒细胞(PMN)粘附过程中作用。结果提示:Dex可以明显抑制PMN的粘附,有浓度依赖性;在去肾上腺大鼠给予不同浓度RU38486未发现对PMN粘附有明显影响;若同时以一定的浓度比给予Dex和RU38486(Dex:RU38486)则显示Dex抑制PMN粘附程度与GR数量有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粒细胞 粘附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4和CA125对上皮性卵巢癌治疗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鸣 尚慧玲 廖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3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HE4)和糖蛋白125(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EOC患者44例,手术联合术后化疗37例,新辅助化疗患者7例。观察比较术前...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HE4)和糖蛋白125(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EOC患者44例,手术联合术后化疗37例,新辅助化疗患者7例。观察比较术前(初诊)、术后、化疗前、化疗第2次的血清CA125、HE4表达水平,以及分析化疗第2次的血清HE4、CA125的表达水平变化与肿瘤分期、组织病理类型、是否接受卵巢癌减灭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的血清CA125、HE4分别为(54.45±15.02)U/mL、(79.14±22.71)pmol/L,低于术前的(207.39±41.13)U/mL、(226.05±36.08)pmol/L(P<0.05);化疗第2次的血清CA125、HE4分别为(23.60±4.52)U/mL、(32.36±10.33)pmol/L,低于化疗前的(58.39±8.74)U/mL、(81.52±10.04)pmol/L(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为Ⅲ期、卵巢浆液性腺癌及子宫内膜样腺癌、未接受卵巢癌减灭术是导致血清HE4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分期为Ⅲ期、未接受卵巢癌减灭术是导致血清CA125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E4和CA125用于评价EOC具有高度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HE4 CA125 疗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鸣 廖敏 麦振声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9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183例,非典型平滑肌瘤20例,上皮样平滑肌瘤12例,总结其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183例,非典型平滑肌瘤20例,上皮样平滑肌瘤12例,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性质多为良性肿瘤,且发病速度较为缓慢,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非典型平滑肌瘤及上皮样平滑肌瘤在症状表现和临床特征上与普通子宫肌瘤相似,治疗与子宫肌瘤原则一致。结论特殊类型子宫肌瘤多呈现出良性特征,且临床表现大多与一般子宫肌瘤相似,临床可根据不同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特点予以鉴别,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特殊病理类型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烧伤后血液中性粒细胞粘附及磷脂酶A2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鸣 孙世荣 +3 位作者 周宝桐 徐世豪 盛志勇 马诺山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588-590,共3页
揭示烧伤早期机体细胞分子水平的病理变化,为严重烧伤患者的早期救治提供参考,采用兔30%体表面积烧伤,在伤后即刻,2,4,8,16,24和48小时取血分离中性粒细胞(PMN),用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内血中PMN粘附... 揭示烧伤早期机体细胞分子水平的病理变化,为严重烧伤患者的早期救治提供参考,采用兔30%体表面积烧伤,在伤后即刻,2,4,8,16,24和48小时取血分离中性粒细胞(PMN),用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内血中PMN粘附蛋白与粘附率的变化及其关系;同时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磷脂酶A2(PLA2)的改变,寻找其与PMN粘附的内在联系。结果:烧伤后PMN粘附蛋白及粘附率均明显高于烧伤前,尤以烧伤后8小时为最显著,然后逐渐下降,至48小时后PMN粘附蛋白和粘附率恢复至烧伤前水平,而兔烧伤后PMN粘附蛋白与粘附率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90),说明烧伤后PMN粘附蛋白水平的增高是PMN粘附率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烧伤后血浆中PLA2也开始升高,2小时为最明显,推测烧伤后PLA2的变化可能也是PMN粘附性改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粘附蛋白 粘附率 磷脂酶A2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血液中性粒细胞粘附及肿瘤坏死因子改变的研究
15
作者 严鸣 孙世荣 +3 位作者 周宝桐 徐世豪 盛志勇 马诺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烧伤后血液中性粒细胞粘附及肿瘤坏死因子改变的研究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严鸣,孙世荣,周宝桐,徐世豪,盛志勇,马诺山关键词嗜中性白细胞;粘附蛋白;粘附率;肿瘤坏死因子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Q644粒细胞与内皮细... 烧伤后血液中性粒细胞粘附及肿瘤坏死因子改变的研究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严鸣,孙世荣,周宝桐,徐世豪,盛志勇,马诺山关键词嗜中性白细胞;粘附蛋白;粘附率;肿瘤坏死因子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Q644粒细胞与内皮细胞(EC)粘附是粒细胞趋化、游走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中性粒细胞 粘附率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1b-BFP融合蛋白在U937细胞株中的表达与鉴定
16
作者 严鸣 毛积芳 +4 位作者 钟纪根 何建 朱秋峰 娄淑杰 徐仁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构建并表达巨噬细胞分化抗原 1(Mac- 1)的 α链 CD11b与蓝色荧光蛋白 (BFP)的融合蛋白 CD11b- BFP,为进一步直视研究 Mac- 1在白细胞内的分布、走向及归宿提供物质条件。方法 :首先将 CD11b的全长 c DNA进行酶切并获得 2个片段 ,... 目的 :构建并表达巨噬细胞分化抗原 1(Mac- 1)的 α链 CD11b与蓝色荧光蛋白 (BFP)的融合蛋白 CD11b- BFP,为进一步直视研究 Mac- 1在白细胞内的分布、走向及归宿提供物质条件。方法 :首先将 CD11b的全长 c DNA进行酶切并获得 2个片段 ,将其中含有终止密码的片段作为模板 ,通过设计引物进行 PCR,获得不含有终止密码的该片段 ,然后与另一片段进行连接 ,形成不含有终止密码的 Mac- 1全长 c DNA,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 p EBFP- N1中 ,构建完成 CD11b- BFP融合基因 ,最后将其转染至 U937细胞株中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与流式细胞术检测 Mac- 1的表达及其黏附活性来进行鉴定。 结果 :经酶切鉴定 ,p CD11b- BFP构建完全正确 ,转染 U937细胞株后 ,可见 CD11b- BFP融合蛋白发出的蓝色荧光。 结论 :构建完成 CD11b-BFP融合基因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 蓝色荧光蛋白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粘附的改变及其机制的探讨
17
作者 严鸣 钟纪根 +2 位作者 卢建 孙世荣 盛志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血液中性粒细胞(PMN)粘附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兔30%TBSAⅢ度烧伤,于伤后即刻,2,4,8,16,24,48h取血分离获得PMN,测定PMN粘附率及其粘附分子CD11a/CD18的变...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血液中性粒细胞(PMN)粘附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兔30%TBSAⅢ度烧伤,于伤后即刻,2,4,8,16,24,48h取血分离获得PMN,测定PMN粘附率及其粘附分子CD11a/CD18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中PLA2和TNF的改变。结果:烧伤早期PMN粘附率及粘附分子CD11a/CD18均明显高于伤前组,尤以伤后8h为最显著,然后逐渐下降,至48h后恢复至烧伤前水平,PMN粘附率与CD11a/CD18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90);烧伤后血浆中TNF,PLA2也开始升高,分别于烧伤后即刻与24h达峰值。结论:烧伤早期PMN粘附率及粘附分子CD11a/CD18均明显升高;粘附分子CD11a/CD18可能是介导烧伤后PMN粘附的重要因素;烧伤早期TNF,PLA2的变化可能也是PMN粘附改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FP-CD18融合蛋白在U937细胞株中的表达与鉴定
18
作者 严鸣 毛积芳 +3 位作者 钟纪根 何健 朱秋峰 徐仁宝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构建并表达Mac - 1的β链CD18与黄色荧光蛋白 (YFP)的融合蛋白YFP -CD18,为进一步直视研究Mac- 1在白细胞内的分布、走向及归宿提供物质条件。方法 :首先将CD18的全长cDNA与pEYFP -C1进行酶切 ,构建YFP与CD18的N末端连接的表达载... 目的 :构建并表达Mac - 1的β链CD18与黄色荧光蛋白 (YFP)的融合蛋白YFP -CD18,为进一步直视研究Mac- 1在白细胞内的分布、走向及归宿提供物质条件。方法 :首先将CD18的全长cDNA与pEYFP -C1进行酶切 ,构建YFP与CD18的N末端连接的表达载体 ,并将其转染至U937细胞株中进行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成功后的U937细胞黄色荧光是否存在 ,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确定PMA刺激后YFP -CD18活化后可否由胞浆内转位至膜上和测定PMA活化前后转染的U937细胞与其配基ICAM - 1粘附活性的变化等方面来进行鉴定。结果 :经酶切鉴定 ,pYFP -CD18构建正确 ,转染U937细胞株后 ,可见YFP -CD18融合蛋白发出的黄色荧光。结论 :构建完成YFP -CD18融合基因并可以在U937细胞株中进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FP CD18 融合蛋白 U937细胞株 表达 黄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对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影响
19
作者 严鸣 龚肖崎 张亚霏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2期8-9,共2页
本文通过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后,采用PMNS与玻璃珠粘附的模型,通过给予Dex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Mifepristone(RU_(38486))研究大鼠PMNS粘附过程中GR的作用。结果显示,Dex可以明显抑制PMNS的粘附,其作... 本文通过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后,采用PMNS与玻璃珠粘附的模型,通过给予Dex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Mifepristone(RU_(38486))研究大鼠PMNS粘附过程中GR的作用。结果显示,Dex可以明显抑制PMNS的粘附,其作用随着Dex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单纯给予不同浓度的RU_(38486)未发现明显的PMNS粘附增强,说明RU_(38486)本身对离体的PMNS粘附没有明显的作用;若同时给予Dex和RU_(38486),则Dex抑制PMNS粘附的作用逐渐减小,直至完全逆转。该结果强烈提示:糖皮质激素(GC)具有抑制PMNS粘附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GR介导的,当GR被阻断时,这一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大鼠 中性粒细胞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过程中白细胞粘附的变化及其机制
20
作者 严鸣 钟纪根 +1 位作者 吴建 陈骏 《感染.炎症.修复》 2002年第1期5-5,共1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对 TNF 诱导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糖皮质激素(GC)的抗炎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伤后分别测定肝脏的 GR(Scatchard 法)和大脑的 GR(一点法);(2)给分...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对 TNF 诱导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糖皮质激素(GC)的抗炎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伤后分别测定肝脏的 GR(Scatchard 法)和大脑的 GR(一点法);(2)给分别失血性休克大鼠注射 GR 阻断剂 RU486,观察放血后肠系膜细静脉不同时相点白细胞贴壁粘附情况。(3)给大鼠注射 TNF、地塞米松(DEX)、RU486,分别测定 PMN 与玻璃珠和内皮细胞的粘附率。结果:(1)失血性休克组肝细胞胞浆的结合位点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减少,GR的 Kd 值明显增大;脑细胞胞浆 GR 的 Rs 变化与肝细胞结合位点的变化有相似之处,失血性休克组 GR 的 Rs 大大低于对照组。两组 GR 阻断+失血性休克组白细胞粘附的数目与单纯失血性休克对照组相比白细胞贴壁粘附数目明显增多;80%阻断组较之50%阻断组更加明显。(2)TNF 组 P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TNF GR 内皮细胞 大鼠 血原性休克 细胞粘附 粘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