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一流实验教学中心,培养高素质人才 被引量:50
1
作者 乔守怡 赵志安 李惠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6期660-663,共4页
建设“一体化、模块式、综合型、开放式”的本科生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注重科研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的结合成为实验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质量... 建设“一体化、模块式、综合型、开放式”的本科生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注重科研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的结合成为实验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质量、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一个科学、合理、优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机构,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实验中心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中心 人才培养 科学管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固定的细胞和组织中分离DNA研究人tk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2
2
作者 乔守怡 刘阳 +2 位作者 孙光荣 蔡新中 赵寿元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91-93,共3页
本文采用乙醇:冰醋酸(3:1)和甲醇:冰醋酸(3:1)两种固定液固定人的细胞和组织,时间从几天至几周不等,从中抽提DN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作Southerr印迹杂交研究人的tK基因的RFLP,探针为pHK1.25,得到了清晰的杂交带,与未固定材料的杂交... 本文采用乙醇:冰醋酸(3:1)和甲醇:冰醋酸(3:1)两种固定液固定人的细胞和组织,时间从几天至几周不等,从中抽提DN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作Southerr印迹杂交研究人的tK基因的RFLP,探针为pHK1.25,得到了清晰的杂交带,与未固定材料的杂交带型完全相同。26名汉族人员中tk基因的KPnI限制性片段为3.1kb和2.6kb,频率分别是0.235和0.765,也与用未固定材料研究的结果一致。这种固定后抽提的方法有利于保存和采集DNA样品,对于从边远地区采集DNA样品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细胞 固定组织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刘祖洞教授 被引量:3
3
作者 乔守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7-288,共2页
1917年1月,刘祖洞生于浙江镇海。在抗战期间,祖国大片河山蹂躏于日寇铁蹄之下,江南已经无法容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很多学校都南迁到了中国的西南大后方。青年时期的刘祖洞为了求学,只身一人从浙江来到广西,进入广西大学求学,于1943年... 1917年1月,刘祖洞生于浙江镇海。在抗战期间,祖国大片河山蹂躏于日寇铁蹄之下,江南已经无法容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很多学校都南迁到了中国的西南大后方。青年时期的刘祖洞为了求学,只身一人从浙江来到广西,进入广西大学求学,于194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大学 浙江 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乔守怡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年第3期3-6,共4页
本文围绕专业设置的沿革与发展、生物学教学规模的现状与趋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定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生物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面临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改... 本文围绕专业设置的沿革与发展、生物学教学规模的现状与趋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定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生物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面临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改革趋势。同时,也对国内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农林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的生物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毕业去向的作了现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 学校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实习与生命科学学科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37
5
作者 皮妍 林娟 +3 位作者 朱厚泽 娄慧玲 杨继 乔守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8-140,149,共4页
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教学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学科未来人才培养发展趋势将由原来的重视微观、轻视宏观逐渐转为重新重视宏观,培养宏观和微观相对平衡的综合型人才。野外实习教学活动作为生命科学学... 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教学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学科未来人才培养发展趋势将由原来的重视微观、轻视宏观逐渐转为重新重视宏观,培养宏观和微观相对平衡的综合型人才。野外实习教学活动作为生命科学学科连接宏观和微观的有效平台,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结合生命科学教学中野外实习的现状,重点阐述野外实习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中的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实习 生命科学 宏观生物学 微观生物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因克隆到表达分析——改革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25
6
作者 吴燕华 郭滨 +3 位作者 娄慧玲 崔玉良 顾惠娟 乔守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8-252,共5页
基因工程实验是一门从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多个层面上进行实验操作的课程。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科学的实验方法是保障基因工程课程质量的前提。以时代发展为向标,文章对传统的基因工程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步实现了... 基因工程实验是一门从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多个层面上进行实验操作的课程。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科学的实验方法是保障基因工程课程质量的前提。以时代发展为向标,文章对传统的基因工程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步实现了实验内容前沿化、实验手段多样化、实验项目科研化,让实验课堂成为学生们科学生涯的起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科学研究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性建构原则下遗传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燕华 范慧慧 +6 位作者 钱榕 曾勇 姚瑶 林娟 卢大儒 丁妍 乔守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9-446,共8页
遗传学是从基因(组)水平研究生命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遗传学教学应与不断发展的遗传学科和社会需求相适应。针对遗传学知识体系不断发展、生物学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升,教学团队以一致性建构原则为指导,开展遗传学混合式... 遗传学是从基因(组)水平研究生命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遗传学教学应与不断发展的遗传学科和社会需求相适应。针对遗传学知识体系不断发展、生物学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升,教学团队以一致性建构原则为指导,开展遗传学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改革实践。改革举措具体包括:(1)以遗传分析为主线,建设遗传学在线课程资源;(2)对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优化课程学习目标;(3)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建构一致性;(4)丰富学习活动的形式,突出以"学"为中心,重视学生互动,促进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成效。问卷调查与成绩分析提示混合式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值得进一步巩固和推广。本文介绍了混合式改革的教学设计与初步实践结果,为新时代遗传学教学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混合式教学 建构一致性 教学设计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高校遗传学教材发展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皮妍 林娟 +3 位作者 侯嵘 沈大棱 蒋科技 乔守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遗传学教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崎岖曲折的,与生命科学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对国内遗传学教材从解放前到21世纪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希望能为组编出更符合大学本科生教学特点,贴近国内外遗传学发...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遗传学教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崎岖曲折的,与生命科学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对国内遗传学教材从解放前到21世纪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希望能为组编出更符合大学本科生教学特点,贴近国内外遗传学发展前沿的教材,培养具有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和研究型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教材 遗传学教学 国内发展史 研究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9
作者 孙亚萍 王英明 乔守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6-679,共4页
关键词 干扰素 鸡胚绒毛尿囊膜 可溶性物质 生物学活性 病毒感染后 抗病毒功能 病毒学家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遗传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新型创新人才 被引量:35
10
作者 皮妍 林娟 +5 位作者 郭滨 娄慧玲 蔡新中 田丽芬 顾惠娟 乔守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0期86-88,共3页
遗传学实验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结合综合性大学培养目标,改进遗传学实验教学方法,并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以研究生作为助教,变学生被动为主动,... 遗传学实验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结合综合性大学培养目标,改进遗传学实验教学方法,并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以研究生作为助教,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科学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实验 教学方法 主动性 新型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国强 丁平 +7 位作者 傅承新 杨万喜 于明坚 杨卫军 徐驰 褚建君 张雪洪 乔守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以天目山、千岛湖和朱家尖等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背景,阐明野外实习是生物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科学素养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的教学理念;论述"开设野外生物学课程"和"增加探究的... 以天目山、千岛湖和朱家尖等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背景,阐明野外实习是生物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科学素养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的教学理念;论述"开设野外生物学课程"和"增加探究的科学问题"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探索"面向全国生物学理科基地开放实习"、"与国际一流大学和海峡两岸大学联合开设野外生物学课程"和"以问题为先导的课程性与研究型实习"的教学手段,构建新型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野外实习 野外生物学课程 课程性实习 研究型实习 野外实习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类血型为遗传学案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9
12
作者 皮妍 李晓莹 +3 位作者 怀聪 王诗铭 乔守怡 卢大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0-1044,共5页
血型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遗传表型,拥有丰富的遗传学内涵。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新的揭示,新的研究结果不断补充,持续吸引着人们对血型遗传机制的探索。血型遗传案例除了与孟德尔遗传和连锁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 血型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遗传表型,拥有丰富的遗传学内涵。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新的揭示,新的研究结果不断补充,持续吸引着人们对血型遗传机制的探索。血型遗传案例除了与孟德尔遗传和连锁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四大内容关联外,还涉及到其他多方面的遗传学知识点。在教学中,依据遗传学的知识脉络,贯穿以ABO血型作为经典案例,结合拓展的白细胞血型,孟买、Rh、MN等血型的遗传规律及其应用,并且开展相关的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有80%的学生选择ABO血型鉴定这个自选实验,并表示出对这个实验的浓厚兴趣。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用恰当的血型案例为引导,设计相关的讨论主题,开展PPT展示性讨论和辩论式讨论,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辨析中得到操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理解遗传学基本理论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血型遗传 经典案例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进化与基因起源
13
作者 乔守怡 毛裕明 《国际学术动态》 1996年第7期74-75,共2页
由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和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复旦—利诚分子进化与群体遗传学国际研讨会于1995年10月19—23日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有40余名国内外专家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还有100余名国内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
关键词 生物 生物进化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国强 傅承新 +3 位作者 常杰 董慧琴 乔守怡 蒋德安 《高等理科教育》 2009年第5期148-151,共4页
文章以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背景,在“树立野外实习创新理念、建立野外实习管理机制、改善野外实习硬件条件、开辟野外实习新的线路、设立野外实习创新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并对建设过程中的体会与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物学 野外实习 基地 天目山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被引量:22
15
作者 林娟 郭滨 +2 位作者 蔡新中 田丽芬 乔守怡 《高等理科教育》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文章在分析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论述了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分析并探讨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的方式方法,以期使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稳步... 文章在分析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论述了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分析并探讨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的方式方法,以期使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实验 技能 教学内容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学CAI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符碧 顾惠娟 乔守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7,共3页
本文从软件的研制开发背景、目标制定以及课件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 ,论述了“遗传学CAI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的教学改革思想、教学设计、软件的研制程序及其在遗传学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有其独到之处。
关键词 遗传学 多媒体课件 教学软件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国强 蒋德安 +3 位作者 乔守怡 傅承新 丁平 于明坚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2,共2页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5所学校,对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进行了建设,并获得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建设项目。本文将项目建设情况予以汇...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5所学校,对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进行了建设,并获得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建设项目。本文将项目建设情况予以汇总供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野外实习 天目山 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凌 吴敏 +1 位作者 乔守怡 陈抗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细菌视紫红质 ( Bacteriorhodopsin,BR)是嗜盐菌细胞膜上唯一的一种光能转换色素蛋白 ,BR以视黄醛 ( retinal)作辅基 ,在光诱导下吸收光子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光循环中间体 ,最后又回到原始状态 .由于 BR这种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光循环过程 ,... 细菌视紫红质 ( Bacteriorhodopsin,BR)是嗜盐菌细胞膜上唯一的一种光能转换色素蛋白 ,BR以视黄醛 ( retinal)作辅基 ,在光诱导下吸收光子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光循环中间体 ,最后又回到原始状态 .由于 BR这种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光循环过程 ,及其作为一种具有光敏特性的蛋白质生物分子 ,可通过生物学技术进行改造 ,正引起光子学研究及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高度注意 .从 Genbank查询 br基因的全序列 ,然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 ,采用 DNA star软件辅助设计了上下游引物 ,以嗜盐菌 ( H alobactrium H alobium)的基因组 DNA为模板克隆获得了完整的细菌视紫红质基因 br,并且将经测序鉴定的 br基因重组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 p GEX- 4 T- 2中 ,转化大肠杆菌 E.coli.,将阳性转化子经 IPTG诱导表达获得 BR与 GST(谷胱苷肽转移酶 )的融合蛋白后 ,提取蛋白进行 SDS-PAGE电泳、Western印迹反应 ,检测表达结果为阳性 ,且表达蛋白的大小与预想的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视紫红质BR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实习中增加微生物学实习内容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生 徐德强 +9 位作者 闵航 庞延军 何健 陈双林 常福辰 连宾 刘常宏 郑会明 乔守怡 蒋德安 《高等理科教育》 2010年第6期90-92,共3页
生物学野外实习要增加微生物学内容,应注意四个问题:要设法将微观世界的微生物用宏观的方法来观察;要强调微生物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要将微生物野外实习与大学生科研训练相结合;要尽量从野外实习的实际出发开展实习活动... 生物学野外实习要增加微生物学内容,应注意四个问题:要设法将微观世界的微生物用宏观的方法来观察;要强调微生物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要将微生物野外实习与大学生科研训练相结合;要尽量从野外实习的实际出发开展实习活动。文章另就微生物学野外实习的时间、安排、方式、内容和加强大型真菌教学人才培养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野外实习 微生物学野外实习 生物学专业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间区纹在灵长类动物中的进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辉 唐仕敏 +1 位作者 姚建壮 乔守怡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8-313,共6页
各种灵长类动物的指间区纹有很大差异。树到原猴是由原始多垫指间区纹变为各区发育均匀的单垫纹。新大陆猴发展出两侧发达中部退化的类型。旧大陆猴的指间区纹最发达 ,疣猴多为箕纹但各区不均匀 ,猴类为各区均匀的斗纹。类人猿的指间... 各种灵长类动物的指间区纹有很大差异。树到原猴是由原始多垫指间区纹变为各区发育均匀的单垫纹。新大陆猴发展出两侧发达中部退化的类型。旧大陆猴的指间区纹最发达 ,疣猴多为箕纹但各区不均匀 ,猴类为各区均匀的斗纹。类人猿的指间区纹极退化 ,长臂猿丧失了指间区纹。对照各种灵长动物的生活习性 ,发现树栖类型指间各区发育不均匀 ,地栖类型则均匀 ,使用多则指间区纹发达 ,反之则退化。人类因为握持工具而次生出了环指侧花纹。各种灵长动物的各区指间区纹并不同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间区纹 灵长类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