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包虫病的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付强 周庆九 +4 位作者 刘波 王增亮 陈培培 买买江.阿不力孜 柳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包虫病的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78年7月至2008年7月所收治的59例脑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9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1978年至1982年11例,诊断7例,诊断符合率为63.6%;1983年至1992年28例,均行头... 目的探讨脑包虫病的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78年7月至2008年7月所收治的59例脑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9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1978年至1982年11例,诊断7例,诊断符合率为63.6%;1983年至1992年28例,均行头颅CT,诊断21例,诊断符合率为75.0%;1993年至2008年20例,均行头颅CT及MRI,诊断囊性脑包虫病16例,泡状脑包虫病2例,诊断符合率为90.0%;59例均行包虫免疫学检查,1978年至2000年46例行包虫病三项试验,阳性37例,阳性率为80.4%;2000年至2008年13例行包虫病八项试验,阳性12例,阳性率为92.3%。病理结果:细粒棘球蚴病45例,泡状棘球蚴病14例。结论脑包虫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据患者特殊病史、影像学表现及免疫学阳性结果多可确诊,但部分病例影像学特征不典型,免疫学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率,容易误诊、漏诊,头颅MRI及包虫病免疫八项试验可明显提高术前诊断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包虫病 诊断 误诊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买买江.阿不力孜 马小强 +4 位作者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李大志 张永辉 昝向阳 林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785-786,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1例术后因颅内感染死亡;其余34例CT检查显示脑室... 目的探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1例术后因颅内感染死亡;其余34例CT检查显示脑室情况改善。术后GCS评分[(12.5±1.9)分]较术前[(8.5±1.5)分]明显增高(P<0.05)。34例术后随访4~18个月,2例发生分流管脑室段堵塞,但脑积水及症状未加重。结论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积水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5
3
作者 成晓 麦麦提力.米吉提 +2 位作者 买买江.阿不力孜 赛力克 买买提力.艾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20-82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7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7例均在出血后早期(72 h内)行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均给予尼莫地平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7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7例均在出血后早期(72 h内)行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均给予尼莫地平持续泵入扩血管、脑脊液引流、3-H疗法等治疗。结果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53例,37例恢复良好,13例中重度残疾,3例死亡。104例患者随访3个月未发现再出血。结论尽早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术后给予尼莫地平持续泵入、脑脊液引流、3-H疗法等是治疗和预防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减压术干预兔视神经损伤模型视网膜Caspase-3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琳 买买江.阿不力孜 +4 位作者 张永辉 李大志 依马木 昝向阳 栾新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2-84,共3页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发病率约为0.3%~5.2%,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和视神经管减压术等均不能有效阻止视神经萎缩的发生。多数患者预后不良,大约50%患者最终失明,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明确视神经伤后细胞修复过程、影响因素,运...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发病率约为0.3%~5.2%,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和视神经管减压术等均不能有效阻止视神经萎缩的发生。多数患者预后不良,大约50%患者最终失明,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明确视神经伤后细胞修复过程、影响因素,运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兔视神经损伤模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29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买买江.阿不力孜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3 位作者 林琳 周庆九 刘波 柳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按肿瘤起源决定侧脑室内肿瘤手术入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例侧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经皮层入路,14例采用经纵裂入路。结果 23例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病... 目的探讨按肿瘤起源决定侧脑室内肿瘤手术入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例侧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经皮层入路,14例采用经纵裂入路。结果 23例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病理证实良性肿瘤14例,低级别胶质瘤8例,高级别胶质瘤5例,恶性肿瘤2例。经皮层入路组患者术后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经纵裂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8.5个月,58.62%恢复良好。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但对于肿瘤较大或肿瘤向脑实质延伸者或继发性脑室内肿瘤经皮层入路是较好的选择。肿瘤应争取全切,但不可强求全切,残留部分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肿瘤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4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向兴刚 林琳 +5 位作者 昝向阳 张永辉 买买江.阿不力孜 于晓晨 赵永 李大志 《新疆医学》 2012年第6期153-154,共2页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根据压力可分为高压性和常压性脑积水。VPS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法,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1年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VPS治疗脑积水4例疗效观察,报...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根据压力可分为高压性和常压性脑积水。VPS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法,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1年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VPS治疗脑积水4例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压式分流管 脑积水 治疗 外科常见病 疗效观察 VPS 高压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肿瘤手术入路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买买江.阿不力孜 柳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脑室内肿瘤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小脑角池横截面积参数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季泽炯 向兴刚 +7 位作者 赵永 于晓晨 李大志 张永辉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买买江.阿不力孜 蔡宁 林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池横截面积预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发病与评估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均经MVD治疗的PTN病例资料(PTN组),测量桥小脑角池...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池横截面积预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发病与评估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均经MVD治疗的PTN病例资料(PTN组),测量桥小脑角池横截面积并计算面积偏离度;并以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可能影响PTN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桥小脑角池横截面积,在对照组两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N组病人患侧比健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对照组比较,桥小脑角池面积偏离度在PTN组患侧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MVD疗效,分为复发组(n=15)与非复发组(n=39)。桥小脑角池面积偏离度,复发组比非复发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左侧疼痛比右侧更易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桥小脑角池面积较小和桥小脑角池面积偏离度较小可作为预测PTN发病的指标。桥小脑角池面积偏离度较小的PTN病人,MVD疗效较差。左侧PTN比右侧更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桥小脑角池 横截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买买江.阿不力孜 +1 位作者 林琳 栾新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21例因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颅内外搭桥术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行SPECT局部脑血流量(r CBF)断层显像,对患者术前、术后临床情况进行...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21例因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颅内外搭桥术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行SPECT局部脑血流量(r CBF)断层显像,对患者术前、术后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术后有19例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均有改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恢复,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结论 SPECT有助于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外科 局部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7
10
作者 向兴刚 林琳 +1 位作者 买买江.阿不力孜 李大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12-313,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腼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神经内镜辅助MVD治疗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23例在显微镜下发现责任血管23根,运用内镜...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腼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神经内镜辅助MVD治疗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23例在显微镜下发现责任血管23根,运用内镜观察,发现2根遗漏责任血管;1例在内镜及显微镜下均未发现责任血管,为蛛网膜囊牵拉神经所致。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后疼痛完全消失22例;疼痛明显缓解1例;疼痛较术前缓解1例,术后并发面部麻木、感觉减退,6个月后完全消失。随访1~1.5年,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运用神经内镜辅助下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以消除桥小脑角Ⅸ显微手术的解剖死角,避免遗漏责任血管,协助调整Teflon垫片位置,能提高手术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 神经内镜 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引流术配合中药治疗硬膜外血肿23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哈米提.库尔班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1 位作者 买买江.阿不力孜 林琳 《新疆中医药》 2012年第5期30-32,共3页
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继发性病变,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0%。对于急性大量的血肿应急诊开颅手术,但对于部分病例采用创伤较小的钻孔引流的方法并配合中医药治疗也能获得好的疗效。本科自2004~2010年采取钻颅引流术治疗配合中药... 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继发性病变,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0%。对于急性大量的血肿应急诊开颅手术,但对于部分病例采用创伤较小的钻孔引流的方法并配合中医药治疗也能获得好的疗效。本科自2004~2010年采取钻颅引流术治疗配合中药治疗硬膜外血胆肿2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钻孔引流术 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 外伤性颅内血肿 继发性病变 中医药治疗 钻颅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昝向阳 向兴刚 +3 位作者 蔡宁 于晓晨 买买江.阿不力孜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9期5694-5697,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SCCI)对患者脑氧代谢、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SC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SCCI)对患者脑氧代谢、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SC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 d、7 d的脑氧代谢(SjvO_2、CaO_2、A-vDO_2和CERO_2)、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0)及肾功能(BUN和C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jvO_2、CaO_2、A-vDO_2、CERO_2、TNF-α、IL-6、IL-10、BUN和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观察组患者的SjvO_2、CaO_2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vDO_2、CERO_2、TNF-α、IL-6、BUN和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SCCI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氧代谢、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乌司他丁 脑氧代谢 炎性因子 肾功能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及临床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小强 买买江.阿不力孜 许敏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及临床事件的影响,探讨其对预防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70例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行标准化...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及临床事件的影响,探讨其对预防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70例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行标准化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术后,对照组给予以阿司匹林(100 mg/d),实验组给予替格瑞洛(首次负荷剂量180 mg,之后服用90 mg/d),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支架置入前后6个月血管狭窄率变化及术后6个月两组支架内发生再狭窄的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并记录期间发生的临床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血浆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均<0.05),且实验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及hs-CRP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前血管狭窄率无明显差异,经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两组血管狭窄率均迅速下降,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血管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23±12.24)%vs(15.62±21.36)%,P<0.05)];实验组术后再狭窄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8.57%vs 2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有效预防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从而改善脑血管支架的长期疗效,且不增加临床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血小板聚集率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