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平面上升导致渤、黄、东海潮波变化的数值研究Ⅱ——海平面上升后渤、黄、东海潮波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宜法 刘兰 郭明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4,共8页
采用球面潮波运动基本方程,利用开边界强迫水位条件和考虑天体引潮力,对海平面上升后渤、黄、东海的潮波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权威性的IPCC报告和论文,选取丁模拟过程所需的海平面上升量。模拟包括19个理论系数最大的分潮波。根... 采用球面潮波运动基本方程,利用开边界强迫水位条件和考虑天体引潮力,对海平面上升后渤、黄、东海的潮波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权威性的IPCC报告和论文,选取丁模拟过程所需的海平面上升量。模拟包括19个理论系数最大的分潮波。根据模拟结果绘制了分潮同潮图,并与现有分潮的同潮图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海平面上升后的分潮同位相线相对于现有的分潮同位相线沿逆时针方向发生偏转,海平面上升后的分潮无潮点的位置相对_}二现有分潮无潮点的位置发生偏移,海平面上升后的分潮振幅与现有分潮振幅之差有一定的分布模式。从利用模拟结果推算的主要潮位极值可以看出:海平面上升1m后。有些地方的天文最高潮位升高量可达12~16cm,海图深度基准面降低量可达10~1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数值模拟 海平面上升后的潮波 潮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海洋基本法》初探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宜法 马英杰 +1 位作者 薛桂芳 郭院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3-167,共5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和国际海洋形势的分析,提出制定我国《海洋基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海洋基本法》应当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安全,保障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海... 本文通过对我国和国际海洋形势的分析,提出制定我国《海洋基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海洋基本法》应当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安全,保障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提高海洋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构建和谐海洋。"同时提出了我国的海洋基本政策和基本措施,包括国家海洋综合管理的具体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基本法 海洋权益 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 和谐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天文-风暴潮数值模拟和一种多年一遇极值水位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于宜法 俞聿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7,共8页
在渤海选用了82个强天气过程,利用三维模式模拟了海区的天文-风暴潮,模式经实测资料检验,获得了较满意的模拟结果。根据渤海沿岸主要验潮站观测年极值高(低)水位和年极值风增(减)水所得到的多年一遇高(低)水位和多年一遇风增(减)水,以... 在渤海选用了82个强天气过程,利用三维模式模拟了海区的天文-风暴潮,模式经实测资料检验,获得了较满意的模拟结果。根据渤海沿岸主要验潮站观测年极值高(低)水位和年极值风增(减)水所得到的多年一遇高(低)水位和多年一遇风增(减)水,以及天文最高(最低)潮位,建立了由多年一遇风增(减)水和天文最高(最低)潮位的线性组合计算多年一遇高(低)水位的计算公式,并以此公式推算了渤海海区5个典型地区的多年一遇高(低)水位,供海洋工程设计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天文-风暴潮 数值模拟 多年一遇极值水位 计算方法 三维模式 线性组合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导致渤、黄、东海潮波变化的数值研究 Ⅰ——现有的渤、黄、东海潮波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于宜法 郭明克 刘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9-867,共9页
采用球面潮波运动基本方程,利用开边界强迫水位条件和考虑天体引潮力,对渤、黄、东海现有的潮波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包括19个理论系数最大的分潮波,其中半日潮波10个,全日潮波9个,对如此多数目的分潮波进行模拟是第一次尝试。模拟结果与... 采用球面潮波运动基本方程,利用开边界强迫水位条件和考虑天体引潮力,对渤、黄、东海现有的潮波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包括19个理论系数最大的分潮波,其中半日潮波10个,全日潮波9个,对如此多数目的分潮波进行模拟是第一次尝试。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作了比较。根据模拟获得的调和常数绘制了同潮图,并对潮波运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数值模拟 现有潮波 19个分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导致潮波系统变化的机理(Ⅰ)--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宜法 郭明克 +1 位作者 刘兰 颜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7-526,共10页
基于沿海峡相反方向传播的Kelvin波,导出了因海平面上升导致潮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的特征函数。这2个特征函数有一定的空间分布模式,可反映出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潮位振幅和位相的变化哪儿是正,哪儿是负。文中计算了海平面上升1 m所引起... 基于沿海峡相反方向传播的Kelvin波,导出了因海平面上升导致潮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的特征函数。这2个特征函数有一定的空间分布模式,可反映出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潮位振幅和位相的变化哪儿是正,哪儿是负。文中计算了海平面上升1 m所引起的潮位振幅和位相的变化值。可以看出:对于一个给定的角速率ω来说,正变化区域的振幅变化值的平均值和负变化区域的振幅变化绝对值的平均值ω随纬度φ的增加而减小,而对于一个给定的地理纬度φ来说,正变化区域的振幅变化值的平均值和负变化区域的振幅变化绝对值的平均值随ω的增大而增大。在矩形海湾满足边界条件的解当中,Kelvin波占主导地位,因此,2个特征函数能够用来描述矩形海湾和某些实际海湾中因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旋转潮波系统变化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VIN波 海平面上升 变化的特征函数 海湾中潮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变化和调和常数不稳定性对一些工程设计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于宜法 刘兰 +1 位作者 郭明克 颜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5,共9页
对石臼所、连云港和坎门验潮站23 a(1975—1997年)水文观测资料进行了逐年调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仅年平均海平面有逐年变化,而且分潮调和常数也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利用2种方法推算了3个站的23 a天文潮位,一是以某年(例如1975... 对石臼所、连云港和坎门验潮站23 a(1975—1997年)水文观测资料进行了逐年调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仅年平均海平面有逐年变化,而且分潮调和常数也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利用2种方法推算了3个站的23 a天文潮位,一是以某年(例如1975年)的年平均海平面和调和常数,另一是以当年的年平均海平面和调和常数推算3个站的23 a天文潮位。并据实测潮位和2种天文潮位推算值,计算出2种风增(减)水的年极值。由比较发现,3个站的2种年最高(低)天文潮位的最大差值达17-22 cm(-18-14 cm);石臼所和连云港的2种100年一遇风减水的差值均达20-30 cm,坎门的2种100年一遇风增水差值达10 cm。这些差值表明,在人们推算天文潮和计算风增(减)水时,不应该忽视年平均海平面变化和分潮调和常数的不稳定性。由逐年的调和常数计算了每年的海图深度基准面,其23 a的变化幅度在石臼所达11 cm,在连云港达21 cm。拟建沿岸工程点的年最高(最低)天文潮位变化的曲线,年极值风增(减)水变化曲线及海图深度基准面的年变化曲线可以利用工程点两侧长期验潮站的相应曲线经过工程点1 a观测资料推算出的相应值,内插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常数 不稳定性 对设计参数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导致潮波系统变化的机理(Ⅱ)--基于数值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宜法 刘兰 +1 位作者 郭明克 颜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5-882,共8页
利用潮波基本方程数值模拟了湾口朝南的不同矩形海湾和曲折岸线海湾中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潮位振幅和位相变化。根据矩形海湾中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忽略潮波方程中的非线性项,潮位振幅变化ΔR和位相变化Δθ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基于理论... 利用潮波基本方程数值模拟了湾口朝南的不同矩形海湾和曲折岸线海湾中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潮位振幅和位相变化。根据矩形海湾中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忽略潮波方程中的非线性项,潮位振幅变化ΔR和位相变化Δθ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基于理论模型在矩形海湾所获得的特征相当接近;当考虑方程中的非线性项时,不包括较深的海湾,正负ΔR的分界线变成1条通过无潮点附近的封闭曲线,而不是线性情况下的1条通过无潮点附近大致东西走向的曲线。另外也发现,在曲折岸线的海湾内,如果忽略非线性项,正负ΔR的分界线是1条通过2个无潮点的半环状的曲线,当考虑非线性项时,出现2条正负的分界线,它们是通过各自无潮点附近的封闭曲线。就ΔR的强度来说,非线性项使得正ΔR的强度减弱,在较浅水海湾中的ΔR强度大于较深水海湾中的强度,海底横向倾斜的海湾中的ΔR强度大于较浅水海湾中的强度。ΔR最强的区域位于无潮点附近的一段ΔR分界线之两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潮位振幅和位相变化 非线性效应 海底和岸线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长期变化对推算多年一遇极值水位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于宜法 俞聿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乳山口24a的年极值高、低水位和年平均海平面,分析讨论了平均海平面长期变化对推算多年一遇极值水位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消除平均海平面中长期变化的途径。比较了消除平均海平面长期变化和保留这种变化情况下推算出的两种多年一遇极... 利用乳山口24a的年极值高、低水位和年平均海平面,分析讨论了平均海平面长期变化对推算多年一遇极值水位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消除平均海平面中长期变化的途径。比较了消除平均海平面长期变化和保留这种变化情况下推算出的两种多年一遇极值水位,可以发现,对多年一遇高水位来说,保留平均海平面长期变化所得结果高于消除了的,而对多年一遇低水位而言,情况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水位 平均海平面 海平面变化 乳山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平均海平面变化对设计水位的影响——推荐一种计算设计水位的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宜法 刘兰 李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共11页
利用2种高(低)潮序列统计了高(低)潮累积频率,一是从记录原点起算的高(低)潮序列Ⅰ,一是从月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低)潮序列Ⅱ。可以发现:不同年份的高(低)潮序列Ⅰ的累积频率10%(90%)对应的潮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年... 利用2种高(低)潮序列统计了高(低)潮累积频率,一是从记录原点起算的高(低)潮序列Ⅰ,一是从月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低)潮序列Ⅱ。可以发现:不同年份的高(低)潮序列Ⅰ的累积频率10%(90%)对应的潮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年份月平均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同时也发现:不同年份高(低)潮序列Ⅱ的累积频率10%(90%)对应的潮位彼此比较一致,表明用不同年份的高(低)潮序列Ⅱ获得的结果在统计意义上是稳定的。为了得到安全稳定的设计高(低)水位,引人了月平均海平面特征极大(小)值。本文建议,设计高(低)水位取为月平均海平面特征极大(小)值与高(低)潮序列II累积频率10%(90%)对应的潮位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频率 稳定性 平均海平面变化 征极值 计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于宜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3-719,共7页
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我国近海地区海平面变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海平面变化的原因 ,海平面资料获取手段的发展 ,分析研究海平面变化的方法和模型以及海平面上升速率方面的主要成果 ;简要介绍了海平面均衡基准订正的意义和主要结论 ;... 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我国近海地区海平面变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海平面变化的原因 ,海平面资料获取手段的发展 ,分析研究海平面变化的方法和模型以及海平面上升速率方面的主要成果 ;简要介绍了海平面均衡基准订正的意义和主要结论 ;阐述了 1985国家高程基准研究工作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均衡基准 中国近海 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升降对渤、黄、东海潮波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宜法 刘兰 +1 位作者 郭明克 颜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9-838,共10页
利用海平面变化预测模型,预测了渤黄东海未来海平面的上升值。该模型考虑了温室效应和地壳升降。根据潮波运动基本方程和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值,数值模拟了渤黄东海潮波系统的变化。结果显示,半日分潮(M2,S2)的振幅变化ΔH(或位相变化Δg)... 利用海平面变化预测模型,预测了渤黄东海未来海平面的上升值。该模型考虑了温室效应和地壳升降。根据潮波运动基本方程和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值,数值模拟了渤黄东海潮波系统的变化。结果显示,半日分潮(M2,S2)的振幅变化ΔH(或位相变化Δg)有相似的正负分布模式,全日分潮(K1,Q1)的也是如此。考虑和不考虑地壳升降情况下得到的正负分布模式,在黄海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别,那是由于在黄海存在一个范围很广的海平面变化年速率为负的区域所致。在我国沿岸主要站点,考虑地壳升降情况下获得的主要分潮振幅与不考虑的相比,其中M2分潮的差别最大,其差值范围为-1.8~3.3 cm。在主要站点,利用考虑地壳升降情况下获得的调和常数计算所得的海图深度基准面、最高和最低天文潮位,与利用原调和常数计算所得的相比,海图深度基准面的变化范围为-12.4~14.6 cm,最高天文潮位的变化范围为-11.7~13.0 cm,最低天文潮位的变化范围为-11.9~10.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地壳升降 海平面上升 潮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资源的综合利用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于宜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3-25,共3页
海岸带是海陆交替的特殊地理单元 ,在自然资源上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海岸带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资源投资” ,海岸带空间范围内基本包括了全部海洋资源种类。海岸带资源开发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 ,创造和增加满足人们欲望的效用的一... 海岸带是海陆交替的特殊地理单元 ,在自然资源上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海岸带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资源投资” ,海岸带空间范围内基本包括了全部海洋资源种类。海岸带资源开发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 ,创造和增加满足人们欲望的效用的一种生产活动 ,目标是追求产出的极大化。海岸带担负着支持全国经济发展的重任 ,加强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将会对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海岸带 海洋经济 中国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海洋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宜法 刘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9-61,共3页
21世纪是海洋开发大发展的世纪。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趋加剧的形势下 ,高度重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 ,并使其与国际接轨 ,这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 ,具有高瞻远瞩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海洋开发 经济全球化 海洋体制改革 海洋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群 推动半岛城市群发展
14
作者 于宜法 刘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山东省有着丰富的港口资源,实施港口集群化发展策略,整合半岛的港口资源,合理布局港口,日益优化港口功能,已经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快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日照港为两翼,半岛港口群为依托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使港口企业... 山东省有着丰富的港口资源,实施港口集群化发展策略,整合半岛的港口资源,合理布局港口,日益优化港口功能,已经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快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日照港为两翼,半岛港口群为依托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使港口企业从相互竞争走向既竞争又合作,是建设强大的半岛城市群、赢得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岛城市群 港口群 青岛港 国际航运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海洋科学优势 服务沿海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大潮下的青岛海洋大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宜法 《沿海企业与科技》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发挥海洋科学优势服务沿海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大潮下的青岛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副教授于宜法一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强大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 发挥海洋科学优势服务沿海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大潮下的青岛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副教授于宜法一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强大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人回的急剧增长,陆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海洋药物 沿海经济 海洋产业 水产学科 青岛海洋大学 经济大潮 科学研究 海洋生物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技术经济一体化新机制 促进我国蓝色药物产业发展
16
作者 于宜法 陈寅华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6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海洋药物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高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17
作者 于宜法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z1期75-77,共3页
本文着重抓住了建设高校支撑服务体系的三个环节:一是主动适应、科学定位,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的发展方针,认真制定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这是高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二、深化后勤改革,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办学空... 本文着重抓住了建设高校支撑服务体系的三个环节:一是主动适应、科学定位,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的发展方针,认真制定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这是高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二、深化后勤改革,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办学空间,这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翼翅;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其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的作用,这是体系建设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服务体系 定位 发展空间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海洋生物高新技术 促进海洋知识经济发展
18
作者 于宜法 包振民 《沿海企业与科技》 1998年第6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海洋知识经济 海洋生物技术 生物高新技术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药物 分子标记 研究开发 海水养殖业 基因资源 青岛海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罗方法在海洋溢油扩展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娄安刚 王学昌 +2 位作者 于宜法 奚盘根 俞光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10,共4页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溢油 随机数 扩散预测 海洋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EMD方法在海平面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顾小丽 李培良 +4 位作者 谭海涛 张婷婷 李磊 王雪竹 于宜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2-539,共8页
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法延拓原始数据序列,有效抑制了EMD分解中出现的端点发散效应,从而实现准确的EMD分解。利用该方法对中国近海验潮站的月平均海平面资料进行处理,分解得到的内在模函数分量代表了海平面各种周期性变化。通过EMD分... 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法延拓原始数据序列,有效抑制了EMD分解中出现的端点发散效应,从而实现准确的EMD分解。利用该方法对中国近海验潮站的月平均海平面资料进行处理,分解得到的内在模函数分量代表了海平面各种周期性变化。通过EMD分解得到的总体自适定趋势项为非线性变化,比以往趋势项提取方法更有优势,它反映了在资料长度内海平面的长期升降情况。数据序列越长,该方法所能分解出来的IMF成分越多,可分辨的频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 径向基函数 IMF分量 海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