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态化固体颗粒对对流沸腾传热的强化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志家 刘展红 +1 位作者 孙成新 孙相彧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5-748,共4页
在对流沸腾系统中引入固体颗粒,固体颗粒在液体中呈流态化,从而形成气液固三相对流沸腾过程。对气液固三相流对流沸腾过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流态化固体颗粒对液体的对流沸腾传热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基于固体颗粒撞击... 在对流沸腾系统中引入固体颗粒,固体颗粒在液体中呈流态化,从而形成气液固三相对流沸腾过程。对气液固三相流对流沸腾过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流态化固体颗粒对液体的对流沸腾传热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基于固体颗粒撞击沸腾气泡时的受力分析,获得了固体颗粒穿透气泡并使气泡破碎的条件,分析了流态化固体颗粒强化沸腾传热的机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固体颗粒 对流沸腾传热 气液固三相 传热器 结疤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乳化液在复合疏水网膜上破乳与分离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志家 赵小航 +2 位作者 于得旭 王松 姜营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油水分离对于采油、炼油,以及含油废水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不锈钢丝网为基底,采用喷涂-高温塑化的方法复合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PPS-PTFE)涂层,得到了表面形态不同的复合网膜.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等设备对其表面形态与疏水... 油水分离对于采油、炼油,以及含油废水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不锈钢丝网为基底,采用喷涂-高温塑化的方法复合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PPS-PTFE)涂层,得到了表面形态不同的复合网膜.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等设备对其表面形态与疏水性进行了表征.具有立体纤维网状结构的破乳网膜对乳化液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从而使乳化油转化为分散油和浮油,然后由超疏水油水分离网膜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多级分离,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实验过程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经五级分离,出口水中油含量可降至25mg/L,良好的分离效果为超疏水油水分离网膜今后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对破乳分离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疏水网膜 破乳过程 浮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矩形通道内液体流动沸腾气泡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志家 孙成新 +2 位作者 赵宗昌 孙相彧 綦文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4-358,共5页
通过对沸腾气泡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沸腾气泡长大过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获得了沸腾气泡的生长速率与脱离直径的计算方法。采用图象捕集与处理系统,对竖直矩形通道内液体流动沸腾气泡长大与脱离行为进行实验测定,结合模型求解... 通过对沸腾气泡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沸腾气泡长大过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获得了沸腾气泡的生长速率与脱离直径的计算方法。采用图象捕集与处理系统,对竖直矩形通道内液体流动沸腾气泡长大与脱离行为进行实验测定,结合模型求解,获得了气泡生长速率、气泡脱离直径、气泡与加热壁面的接触角等参数随操作条件的变化;由模型计算所得的气泡脱离直径与实测值较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矩形通道 液体流动 气泡动力学 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Excel在化工热力学计算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于志家 张艳 +1 位作者 兰忠 陈嘉宾 《化工高等教育》 2012年第3期73-75,88,共4页
摩尔体积、压缩因子、剩余熵、剩余焓与逸度等的计算是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的重要内容,在化工热力学课程中要用较多的课时讲授,而这些计算往往比较复杂,经常涉及试差计算与迭代计算,又经常要进行针对不同流体的相同内容的计算,使得计算... 摩尔体积、压缩因子、剩余熵、剩余焓与逸度等的计算是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的重要内容,在化工热力学课程中要用较多的课时讲授,而这些计算往往比较复杂,经常涉及试差计算与迭代计算,又经常要进行针对不同流体的相同内容的计算,使得计算异常繁杂,课堂内难于讲授清楚。本文介绍了微软电子表格Excel在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中的应用。该计算简单明了,且不易出错,便于课堂内知识传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与实用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热力学 流体热力学性质 计算方法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套管环隙内气液固三相流动沸腾传热与抗垢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志家 徐维勤 沈自求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1-473,共3页
垂直套管环隙内气液固三相流动沸腾传热与抗垢性能于志家徐维勤沈自求(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116012)关键词:流态化;沸腾;传热/抗垢分类号:TQ021.3污垢与结疤在换热设备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蒸发与沸腾装置... 垂直套管环隙内气液固三相流动沸腾传热与抗垢性能于志家徐维勤沈自求(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116012)关键词:流态化;沸腾;传热/抗垢分类号:TQ021.3污垢与结疤在换热设备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蒸发与沸腾装置的加热壁面上更为严重.污垢使传热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抗垢性 换热设备 气液固三相流 沸腾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流动沸腾传热与抗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志家 朱冬青 +2 位作者 王大明 徐维勤 沈自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在流动沸腾的液体中引入少量情性气体与固体颗粒,使之成为气液固三相流态化沸腾过程,对其传热性能与抗垢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精气与流态化固体颗粒,可使传热显著强化,表现出明显的防垢抗垢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在线清洗... 在流动沸腾的液体中引入少量情性气体与固体颗粒,使之成为气液固三相流态化沸腾过程,对其传热性能与抗垢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精气与流态化固体颗粒,可使传热显著强化,表现出明显的防垢抗垢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在线清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固三相 沸腾传热 抗垢 流化床换热器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xcel进行泡点与露点计算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志家 陈传祺 +1 位作者 李香琴 张乃文 《化工高等教育》 2012年第4期73-76,共4页
泡点与露点计算是化工热力学课程中气液平衡计算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目前,教科书中只讲了计算方法,缺少实际计算的展示。本文介绍了微软电子表格Excel在泡点与露点计算中的应用。将已知量、待求量初值与计算公式输入电子表格... 泡点与露点计算是化工热力学课程中气液平衡计算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目前,教科书中只讲了计算方法,缺少实际计算的展示。本文介绍了微软电子表格Excel在泡点与露点计算中的应用。将已知量、待求量初值与计算公式输入电子表格的各单元格中,求出各组分的气相逸度与液相逸度,根据气液平衡准则,采用Excel多变量规划求解的强大计算功能,即可计算出混合物的泡点压力、泡点温度、露点压力与露点温度。计算过程简单明了,无需编程,方便教学演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与实用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热力学 泡点与露点 计算方法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循环型气液固三相流载气蒸发传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志家 罗丽华 +2 位作者 张远树 徐维勤 沈自求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4-487,共4页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f heat transfer of the Gas Carrying Evaportion with fluidized solid particles in a vertical annulus. The annulus consists of an electrical heating bar and an outer glass tube. Air w...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f heat transfer of the Gas Carrying Evaportion with fluidized solid particles in a vertical annulus. The annulus consists of an electrical heating bar and an outer glass tube. Air was adopted as the carrying gas. Water and aqueous solutions of 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 were used as the working liquids. Solid particles were ceramic beads and glass beads of different diame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quid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was increased and the superheat of liquid at heating surface lowered remarkably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arrying gas and the fluidized solid pericles. The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became weaker as the liquid viscosity icreased.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heat transfer were corre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传热 三相流 自然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套管环隙内汽液固三相流动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志家 徐维勤 沈自求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4-237,共4页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f liquid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with fluidizedsolid particles in a vertical annulus. Water and aqueous solutions of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were used as the working fluids. Soli...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f liquid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with fluidizedsolid particles in a vertical annulus. Water and aqueous solutions of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were used as the working fluids. Solid particles were glass beads of different diameter. Th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quid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was much increasedand the superheat of liquid at heating surface was lowered remarkably by the introductionof the fluidized solid particles. Experimental data were correlated and an empirical equationfor the heat transfer of the three phase flow boiling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沸腾传热 三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RK方程与PR方程求算双组分混合气体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志家 杨筱恬 《化工高等教育》 2013年第1期59-62,80,共5页
流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是化工热力学中的一类重要计算,立方型方程经常用于这类计算中。SRK方程与PR方程是在RK方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比RK方程更好的计算精度。但现有教材中没有给出PR方程和SRK方程的剩余焓、剩余熵的计算公式,缺失... 流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是化工热力学中的一类重要计算,立方型方程经常用于这类计算中。SRK方程与PR方程是在RK方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比RK方程更好的计算精度。但现有教材中没有给出PR方程和SRK方程的剩余焓、剩余熵的计算公式,缺失了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的系统性。本文通过立方型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推导出PR方程和SRK方程的剩余焓、剩余熵的计算公式,利用Excel电子表格计算双组分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过程简捷明了,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合物热力学性质的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热力学 流体热力学性质 气体混合物 SRK方程 PR方程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热力学双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志家 李香琴 +1 位作者 兰忠 张乃文 《化工高等教育》 2014年第6期34-36,共3页
基于作者多年化工热力学双语教学体会,对理工科高等教育课程引入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教师培养与选聘、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学生双语教学适应性培养、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协调及统学统考的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 化工热力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萘脱烷基反应S-系统数值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志家 张强 +2 位作者 邹哲 毛庆 刘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7-402,共6页
被称为S-系统的幂指数型解析法广泛应用在生物学研究中,但在化工领域应用很少.对该法在三甲基萘脱烷基管式催化反应器数值解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将反应的相关微分方程组转化为S-系统标准形式,结合有限泰勒级数的一般算法进行S-系统解... 被称为S-系统的幂指数型解析法广泛应用在生物学研究中,但在化工领域应用很少.对该法在三甲基萘脱烷基管式催化反应器数值解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将反应的相关微分方程组转化为S-系统标准形式,结合有限泰勒级数的一般算法进行S-系统解析,模拟了物料沿反应器长度的转化情况与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的产物分布情况.运算结果与Runge-Kutta法运算结果吻合.选取不同操作条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压力增大有利于三甲基萘的转化和萘的生成,三甲基萘的转化率和萘的收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二甲基萘的收率随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一甲基萘的收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大.S-系统解析对化工生产的模拟与分析具有高可靠性,解析结果对化工过程的平稳运行、故障诊断、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系统 数值解析 过程模拟 萘的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相平衡计算与教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志家 丛阳 +2 位作者 张镭 周昊 周培 《化工高等教育》 2014年第2期72-75,98,共5页
气液平衡计算是化学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计算。但目前的教学中并没得到相应的强调与详细的阐述。本文讨论了低中高压下的气液平衡计算的特点与之间的关系,通过程序设计对双组分系统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采用PR方程设... 气液平衡计算是化学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计算。但目前的教学中并没得到相应的强调与详细的阐述。本文讨论了低中高压下的气液平衡计算的特点与之间的关系,通过程序设计对双组分系统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采用PR方程设计的适于高压下气液平衡计算的方法与程序用于中低压下的计算也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使气液相平衡内容的教学更为丰富与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平衡 低压 中压 高压 双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CT及其在气液两相流传热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志家 刘克非 刘诗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6-10,共5页
介绍了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气液两相流研究中的应用.该技术利用置于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间处于扩散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直接测得液固传质系数,经三传类比,可获得单相液体与气液两相流传热的特性.由于LDCT电极可制成... 介绍了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气液两相流研究中的应用.该技术利用置于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间处于扩散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直接测得液固传质系数,经三传类比,可获得单相液体与气液两相流传热的特性.由于LDCT电极可制成微小尺度,并可进行瞬时值的测量,故可进行传质与传热局部值与瞬时值的测量,在气液两相流这一复杂系统传递特性的深入研究中,可成为一个十分有用的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测量 极限扩散电流 传热 气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方程法求算气体的剩余焓与剩余熵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志家 李香琴 +2 位作者 兰忠 王维 刘定胜 《化工时刊》 CAS 2016年第4期12-14,共3页
流体剩余焓与剩余熵计算是化工过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计算,但现有教科书中缺少P-R方程与S-R-K方程剩余焓与剩余熵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化工生产中,绝大多数物流都是多组分混合物,而关于维里方程法气体混合物的剩余焓与剩余熵计算也缺少... 流体剩余焓与剩余熵计算是化工过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计算,但现有教科书中缺少P-R方程与S-R-K方程剩余焓与剩余熵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化工生产中,绝大多数物流都是多组分混合物,而关于维里方程法气体混合物的剩余焓与剩余熵计算也缺少详细的论述。借助于通用立方形方程剩余焓与剩余熵计算式,推导出P-R方程和S-R-K方程的剩余焓与剩余熵的计算公式;采用Prausnitz混合规则,推导出维里方程求算混合气体的剩余焓与剩余熵的计算式与方法,使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方法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焓 剩余熵 S-R-K方程 P-R方程 维里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CT法气液两相流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志家 刘克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7-801,共5页
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对竖直管内的液体单相流与气液两相流的传质特性进行了测量,经三传类比由测量结果获得了传热特性.实验在一内径为18 mm的垂直有机玻璃管内进行,实验液体为K3F e(CN)6-K4F e(CN)6-N aOH溶液,气体为空气.实验结果... 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对竖直管内的液体单相流与气液两相流的传质特性进行了测量,经三传类比由测量结果获得了传热特性.实验在一内径为18 mm的垂直有机玻璃管内进行,实验液体为K3F e(CN)6-K4F e(CN)6-N aOH溶液,气体为空气.实验结果与D ittus-Boe lter式的计算值及两相流传热的文献值吻合较好.实验中对气液两相流瞬时极限电流信号进行了测量与分析,采用小波分析法对瞬时极限电流波动信号进行了6尺度分解与重构,深入认识了气液两相流的传递过程.对上升管中气弹运动对传热传质的影响提出了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扩散电流技术 气-液弹状流 传递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流载气蒸发的抗垢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志家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7-809,共3页
分析了化工设备换热面上碳酸钙碱性污垢生成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液体在加热壁面上的过热是导致碳酸钙碱性污垢沉积的重要原因,降低料液在加热壁面上的过热度可收到明显的防垢抗垢效果。在蒸发器加热管内引入少量的惰性气体(载气)与流态化... 分析了化工设备换热面上碳酸钙碱性污垢生成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液体在加热壁面上的过热是导致碳酸钙碱性污垢沉积的重要原因,降低料液在加热壁面上的过热度可收到明显的防垢抗垢效果。在蒸发器加热管内引入少量的惰性气体(载气)与流态化固体颗粒,使之形成气液固三相流载气蒸发,可显著强化传热,降低料液在加热壁面上的过热度。以碳酸钙模拟工业硬水的实验结果表明,气液固三相流载气蒸发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防垢抗垢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在线清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固三相流 蒸发 抗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舱室内氧气再生过程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志家 F Shiraishi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8-810,共3页
建立了封闭舱室内氧气再生与二氧化碳降浓的数学模型,采用S-系统在对数空间内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解析,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讨论了系统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小球藻的液相培植对气相中氧气浓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 建立了封闭舱室内氧气再生与二氧化碳降浓的数学模型,采用S-系统在对数空间内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解析,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讨论了系统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小球藻的液相培植对气相中氧气浓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培植小球藻来再生氧气并减少二氧化碳,维持密封舱内生命生存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再生 模拟计算 S-系统 密封舱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点露点与闪蒸计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志家 《化工高等教育》 2013年第2期84-87,共4页
本文在教学实践与体会的基础上,提出了闪蒸过程讲授之后可深入思考的几个方面,引导同学从另一个视角认识泡点与露点状态,导得了泡点方程与露点方程,给出了基于闪蒸方程的泡点与露点的计算方法,并对已知组成与温度压力的物料状态的判别... 本文在教学实践与体会的基础上,提出了闪蒸过程讲授之后可深入思考的几个方面,引导同学从另一个视角认识泡点与露点状态,导得了泡点方程与露点方程,给出了基于闪蒸方程的泡点与露点的计算方法,并对已知组成与温度压力的物料状态的判别做了阐述;推导了双液相闪蒸方程,讨论了求解双液相闪蒸方程组的方法,对学生消化理解VLE重点与难点与开拓学生思维颇具裨益。可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宽知识视野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热力学 气液平衡 闪蒸方程 泡点与露点 双液相闪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CT三传类比教学实验技术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志家 白涛 孙相彧 《实验室科学》 2007年第2期94-95,98,共3页
研究了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直管内液固传质系数的测定原理,依据三传类比进而获得传热系数,开发了LDCT三传类比教学实验技术,经流程设计与制造,研制出了三传类比教学实验装置,使得“三传类似率”这一《化工传递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原... 研究了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直管内液固传质系数的测定原理,依据三传类比进而获得传热系数,开发了LDCT三传类比教学实验技术,经流程设计与制造,研制出了三传类比教学实验装置,使得“三传类似率”这一《化工传递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原理通过实验得以验证。对学生消化理解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CT 三传类比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