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仇新娟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就诊患者多而复杂,工作量大,特别是接诊收治急、危、重患者多,病情急,变化快,过度紧张忙碌的工作极易产生不安全的因素,甚至造成自身的职业危害,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护理工作要求以病人为中心,...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就诊患者多而复杂,工作量大,特别是接诊收治急、危、重患者多,病情急,变化快,过度紧张忙碌的工作极易产生不安全的因素,甚至造成自身的职业危害,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护理工作要求以病人为中心,而忽视了护士自身所在职业安全与健康,因此,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与急迫的工作。现对急诊科护士各种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职业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青 杨胜娣 仇新娟 《医疗装备》 2015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护理配合。方法:5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采用LEEP刀切除术,同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结果:本组52例患者均成功利用LEEP完... 目的:探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护理配合。方法:5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采用LEEP刀切除术,同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结果:本组52例患者均成功利用LEEP完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切除术,平均出血量为(3.5±1.8ml),平均手术时间为(7.8±4.7)min;术后三个月、六个月复查,总有效率100%。结论:利用LEEP切除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是有效安全的方法,通过积极的护理配合,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刀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
3
作者 杨胜娣 仇新娟 盛光杰 《全科护理》 2014年第25期2365-2366,共2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对28例主动脉病人进行急救护理,主要包括快速分诊、紧接救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变化、安全转运、心理支持等。[结果]21病人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顺利送入病房,进一步治...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对28例主动脉病人进行急救护理,主要包括快速分诊、紧接救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变化、安全转运、心理支持等。[结果]21病人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顺利送入病房,进一步治疗,4例病人转院治疗,3例病人因血管破裂死亡。[结论]加强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有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管破裂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短期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粟芳 俞小燕 仇新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8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短期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后3个月...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短期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后3个月追踪观察其病情恶化情况及是否再入院,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过去1年急性加重2次或以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均与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短期再入院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T评分、肺部疾病史、过去1年急性加重2次或以上、CRP、ALB、NLR和PLR水平均是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短期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CAT评分>10分、过去1年内存在急性加重2次或以上、CRP、NLR、PLR水平升高和ALB水平下降是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短期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医院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高其肺功能,减少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再入院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5
作者 杨惠宴 仇新娟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6期168-168,共1页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供应心肌某一节段的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而引起相应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患者死亡率,护理人...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供应心肌某一节段的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而引起相应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患者死亡率,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32例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仇新娟 史金妹 杨惠晏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3期147-147,149,共2页
总结病毒性脑炎的急救与护理体会,32例患者均得到正确诊断及救治,得到满意救护效果。认真评估患者,从评估结果总结实施措施及措施实施后效果,及时总结分析,不断提高护士工作主观能动性,和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快速执行医嘱,可提高病毒性脑... 总结病毒性脑炎的急救与护理体会,32例患者均得到正确诊断及救治,得到满意救护效果。认真评估患者,从评估结果总结实施措施及措施实施后效果,及时总结分析,不断提高护士工作主观能动性,和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快速执行医嘱,可提高病毒性脑炎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仇新娟 粟芳 俞小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8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将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8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将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及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营养指标水平、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质量。结果2组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较低(P均<0.05)。护理2周后,2组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置管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规范性、基础护理、专科操作和风险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可降低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其营养指标水平,促进其尽早康复,且能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优质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俞小燕 仇新娟 +1 位作者 粟芳 吴翠芬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抢救情况和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诊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6...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抢救情况和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诊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的抢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头颅CT时间、院内转运时间和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感染、脑水肿和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干预3 d后,2组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1周后,2组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3 d后(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3 d和1周后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3 d后,2组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干预前,平均心率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1周后,2组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3 d后,平均心率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3 d后(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3 d和1周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诊脑出血患者,可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地改善疾病严重程度、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诊 预见性护理 抢救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溺水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例的抢救护理
9
作者 高兰 仇新娟 杨胜娣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2期118-118,共1页
目的:总结8例溺水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8例溺水并发ARDS患者采取“四个早期”的治疗护理,即早期人工气道建立、早期肺保护通气策略、早期中心静脉导管(CVC)建立、早期容量监测,应用护理程序进... 目的:总结8例溺水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8例溺水并发ARDS患者采取“四个早期”的治疗护理,即早期人工气道建立、早期肺保护通气策略、早期中心静脉导管(CVC)建立、早期容量监测,应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等急救措施及心理护理,满足患者各项生活护理需要,做好健康教育。结果:8例患者在抢救室均得到及时治疗后转入ICU继续监护治疗,最后痊愈出院。结论:采用“四个早期”进行快速及时的治疗护理,可以使溺水并发ARDS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水 ARDS 抢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nner理论分层护理对重症肺炎ICU住院患者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俞小燕 粟芳 仇新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benner理论分层护理对重症肺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benner理论分层护理对重症肺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benner理论分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整体护理质量情况、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文书质量、急救护理质量、特级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采取benner理论分层护理可改善对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ner理论 分层护理 重症肺炎 重症监护室 炎症因子 预后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