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过去十年强直性脊柱炎研究的全球趋势
1
作者 从承志 刘健 +5 位作者 黄旦 李洋 陈一鸣 胡月迪 周巧 齐亚军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是脊柱关节病的一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过去几十年中,关于AS的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揭示AS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方法基于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的科学引文索引扩...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是脊柱关节病的一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过去几十年中,关于AS的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揭示AS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方法基于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xpanded)中的出版物,记录了2013年至2023年期间发表的信息。通过使用VOSviewer、CiteSpace以及Excel软件对年度产出、领先国家、活跃机构、期刊、作者、共引参考文献和关键词的爆发等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和筛查,共获得了1193篇文章纳入分析。在最近十年中,与AS相关的研究数量呈增长态势。美国是该领域最高产的国家。最高产的机构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中,《风湿病学年鉴》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获得了最高的引用量。来自德国的学者Poddubnyy发文量表现最为突出。“th 17 cells”、“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是该研究领域较为突出的关键词。结论本研究阐明了AS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沿热点,为该领域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提供了科学性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全球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葡萄膜炎经验总结
2
作者 从承志 刘健 +3 位作者 黄旦 胡月迪 李洋 陈一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1891-1895,共5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发葡萄膜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对此疾病的治疗暂无特效药且多有副作用。刘健教授基于《内经》及新安医学痹证相关理论,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脾肾亏虚”“湿热蕴结”,从而确立了...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发葡萄膜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对此疾病的治疗暂无特效药且多有副作用。刘健教授基于《内经》及新安医学痹证相关理论,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脾肾亏虚”“湿热蕴结”,从而确立了“健脾补肾”“清热利湿”的治则治法。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并附验案1则,以期为该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刘健 葡萄膜炎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健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经验抉微
3
作者 李洋 刘健 +3 位作者 胡月迪 从承志 陈一鸣 周巧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2期2262-2265,共4页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全身外分泌腺体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除口干、眼干症状外,还可表现为多脏器、多系统受累,其中以白细胞减少症为主的血液系统损害较为多见。刘健教授临证注重审证求因、标本兼治,认为二者病机同根同...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全身外分泌腺体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除口干、眼干症状外,还可表现为多脏器、多系统受累,其中以白细胞减少症为主的血液系统损害较为多见。刘健教授临证注重审证求因、标本兼治,认为二者病机同根同源,皆以脾虚湿阻、津血生化乏源为本,燥毒、瘀血互结为标,故治疗上主张以健脾滋阴、益气养血为主,佐以清燥解毒、活血化瘀之品,同时注意患者燥湿相互转化,需将健脾化湿之法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白细胞减少症 名医经验 刘健 健脾化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4
作者 李洋 刘健 +3 位作者 胡月迪 从承志 陈一鸣 周巧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405-1411,共7页
类风湿关节炎(RA)归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对RA以营卫为病机定位展开深入探讨。追溯RA与营卫的理论渊源,“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认为RA发病由营卫空虚或营卫失调,正气亏虚,气血虚滞,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脉络不... 类风湿关节炎(RA)归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对RA以营卫为病机定位展开深入探讨。追溯RA与营卫的理论渊源,“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认为RA发病由营卫空虚或营卫失调,正气亏虚,气血虚滞,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脉络不通而成痹。借助“营卫”理论从多角度进一步阐明RA现代科学内涵,营卫失和与RA发病机制、病理演变以及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并围绕益气健脾、调和营卫的治则治法展开中医药临床实践探讨,以期为RA的整体把握、诊疗指导以及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营卫理论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辨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Chat GPT的对话实验:患者教育的新方式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一鸣 刘健 +4 位作者 从承志 李洋 韩琦 张先恒 胡月迪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7期37-43,65,共8页
医疗资源的紧张限制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临床医生交流的时间,需要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困扰寻找一种人工智能式的解决方案。模拟真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基于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进行对话,内容包括强直性脊柱炎患... 医疗资源的紧张限制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临床医生交流的时间,需要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困扰寻找一种人工智能式的解决方案。模拟真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基于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进行对话,内容包括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所困扰的病因、症状、并发症、预后、治疗、用药、生活调理等方面。ChatGPT以其相当高的医疗水平,友善的交流态度,全面地回答了所设计的问题。将ChatGPT用于解答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问题是有效的,其能够完成患者教育的任务,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ChatGPT 患者教育 人工智能 大型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刘健教授治疗难治性痛风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一鸣 从承志 +3 位作者 李洋 韩琦 胡月迪 刘健(指导)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8期34-37,共4页
难治性痛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刘健教授基于“久病入络”理论认为,难治性痛风的病机是脾虚湿盛,湿痰瘀蓄积络中;治疗上要遵循健脾、通络两大治则,根据病程阶段、病邪偏盛而选用不同治法。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久病入络 名医经验 刘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与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湿热证患者再入院风险相关: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从承志 刘健 +3 位作者 胡月迪 李洋 陈一鸣 黄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651-5658,共8页
该研究旨在分析中药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湿热证患者再入院风险的影响。对1 295例住院的AS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通过筛查和排除,最终纳入1 044例随访成功的患者。基于倾向评分匹配(PSM)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Cox... 该研究旨在分析中药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湿热证患者再入院风险的影响。对1 295例住院的AS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通过筛查和排除,最终纳入1 044例随访成功的患者。基于倾向评分匹配(PSM)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因素对AS湿热证患者再入院风险的影响,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分析中药干预时间对再入院的影响。结果显示,AS患者湿热证发生率为51.3%。在1∶1 PSM后,385例AS湿热证和385例非湿热证患者纳入分析。湿热证再入院率高于非湿热证患者(P<0.05),中药组AS湿热证患者在入院率方面明显低于非中药组(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中药是一个独立的保护因素,可将再入院风险降低35%(HR=0.35,95%CI[0.26,0.95],P<0.05)。此外,与低暴露亚组(使用中药≤12个月)相比,高暴露亚组(使用中药>12个月)再入院风险大幅降低。结果表明,AS湿热证患者的再入院率高于非湿热证患者,中药是其再入院风险降低的保护性因素,而且中药干预时间越长再入院风险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强直性脊柱炎 湿热证 电话随访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新风胶囊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方妍妍 刘健 +5 位作者 忻凌 李旭 齐亚军 丁香 从承志 黄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616,共10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新风胶囊是否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终点事件(再入院、关节外表现和手术治疗)有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2022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出院的1621例AS患者的临床数据。按是否服用新风胶囊...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新风胶囊是否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终点事件(再入院、关节外表现和手术治疗)有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2022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出院的1621例AS患者的临床数据。按是否服用新风胶囊将患者分为新风胶囊组及非新风胶囊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来匹配基线数据。以随机行走模型评价规范化西药联合新风胶囊对免疫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的影响。关联规则分析新风胶囊与AS临床免疫炎症指标改善的关联度。进行多变量(包括新风胶囊、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肝功能不全和慢性乙型肝炎)COX分析,确定再入院、关节外表现和手术治疗的风险。结果最终有1455例AS患者被纳入该研究。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新风胶囊使用者的基线数据与非新风胶囊使用者的基线数据一致,每组203例。回顾性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新风胶囊可明显降低AS患者的临床免疫炎症指标;随机行走模型结果提示,规范化西药联合新风胶囊治疗与免疫炎症指标的改善长程关联;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新风胶囊与免疫炎症指标的改善呈强关联。与非新风胶囊使用者相比,新风胶囊使用者总终点事件的预后更优(χ^(2)=11.678,HR=0.65,95%CI=0.500~0.810,P<0.01)。高暴露组(HR=0.504,95%CI=0.357~0.711)和中暴露组(HR=0.576,95%CI=0.380~0.873)的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明显低于非暴露组。结论中药复方新风胶囊与AS较低的终点事件(再入院、关节外表现及手术治疗)有关,可能是AS终点事件的保护因素,并且长期暴露于新风胶囊可能明显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回顾性队列研究 新风胶囊 终点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