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9年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负担现状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军一 赵凤 +2 位作者 曲冰佳 宋滢 付凌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348,353,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1990—2019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疾病负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我国RA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9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获得1990—2019年RA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1990—2019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疾病负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我国RA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9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获得1990—2019年RA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等指标,通过四项指标的标化率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日本及全球水平随年份发展的变化趋势。结果2019年,中国RA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ALYs率及其标化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在9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发病率、患病率及DALYs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60~岁、70~岁、85~岁年龄段达到高峰。1990—2019年,中国RA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ALYs率指标均呈上升趋势,消除人口年龄构成差异后,中国RA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中国RA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呈平稳趋势。2019年中国RA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s率低于日本、美国和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标化死亡率高于日本、美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结论在过去30年来,中国的RA疾病负担呈上升的趋势,应继续加强RA防控的宣传教育,尤其关注女性中老年人群的预防控制,制定合理政策,进一步减轻中国RA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率 患病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成人体质指数与不同亚型高血压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付凌雨 时景璞 +6 位作者 董卫 李辉 董亚珞 王海龙 周波 富增国 王文利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探讨辽宁省彰武县成年人体质指数(BMI)与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2001~2003年,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该地区18岁以上成年人6710人,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BMI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OR值差异。结果随着BMI水平增加... 目的探讨辽宁省彰武县成年人体质指数(BMI)与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2001~2003年,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该地区18岁以上成年人6710人,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BMI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OR值差异。结果随着BMI水平增加,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逐渐增高。男、女性在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和OR值亦呈升高趋势。超重和肥胖(BMI≥24kg/m2)时,与体重正常组相比,男性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IDH)OR=2.16,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OR=2.11,女性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IDH)OR=1.62,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OR=2.21,(P<0.05)。与非超重者相比,超重和肥胖男性中53.70%的IDH和52.60%的SDH归因于BMI≥24kg/m2,女性有38.27%的IDH和54.75%的SDH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结论体质指数与IDH和SDH亚型高血压的患病危险呈显著正相关;减重和控制肥胖对于预防IDH和SDH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高血压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G蛋白β3亚单位825C/T多态性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付凌雨 金辉 +1 位作者 时玥 时景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群G蛋白β3亚单位(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联系。方法检索国内有关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CC基因型为暴露因素,CT/TT基因型合并为非暴露因素,合并OR...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群G蛋白β3亚单位(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联系。方法检索国内有关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CC基因型为暴露因素,CT/TT基因型合并为非暴露因素,合并OR值为0.79,95%CI为(0.66,0.94),P<0.01;以TT基因型为暴露因素,CT/CC基因型合并为非暴露因素,合并OR值为1.14,95%CI为(0.93,1.14),P>0.05。结论我国汉族人群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存在关联,CC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单核苷酸多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急性心肌梗死及高血压患者的行为因素、血脂水平和肺炎衣原体抗体IgG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付凌雨 时景璞 +3 位作者 曹晓红 何成一 栗印军 李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6期1032-1033,共2页
目的:调查正常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及高血压患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chlamydiapneumoniaeIgG,Cp.IgG)的存在状况,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方法:收集83例正常人、70例AMI患者、62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 目的:调查正常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及高血压患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chlamydiapneumoniaeIgG,Cp.IgG)的存在状况,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方法:收集83例正常人、70例AMI患者、62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用EIA定量方法检测血清Cp.IgG含量。结果:正常组、AMI组、高血压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9%,64.3%,58.1%,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出现峰值的年龄不同,峰值最高者为AMI组在40~49岁为85.7%。正常组的抗体阳性率因性别、吸烟、饮酒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OR=2.65,7.56,4.77)。三酰甘油在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χ2=3.95,P<0.05)。结论:正常人、AMI及高血压患者肺炎衣原体抗体IgG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因素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 行为因素 血脂水平 抗体 IGG 肺炎衣原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7S1878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连锁分析
5
作者 付凌雨 赵彦艳 +4 位作者 时景璞 李辉 王文利 吕晶玉 刘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D17S1878位点多态性是否与高血压易感基因存在连锁。方法在高血压高发区收集45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流行病学资料,通过PCR扩增及遗传分析仪确定D17S1878位点的多态分布,应用表型不一致同胞对病例—对照研究和受累同胞对的方法... 目的探讨D17S1878位点多态性是否与高血压易感基因存在连锁。方法在高血压高发区收集45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流行病学资料,通过PCR扩增及遗传分析仪确定D17S1878位点的多态分布,应用表型不一致同胞对病例—对照研究和受累同胞对的方法分析该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的连锁关系。结果高血压受累同胞与非高血压受累同胞相比,年龄、男性、饮酒、嗜盐、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腰臀比值、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受累同胞(P<0·05)。D17S1878多态性位点共有11个等位基因,其在家系中高血压者与非高血压者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符合受累同胞对分析条件的有43个家系,检验结果为:t=3·05,P<0·05,即该位点的传递一致性比预期值大。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家系中发现D17S1878多态性位点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存在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遗传易感性 连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高发区人群脑卒中患病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1
6
作者 时景璞 滕卫禹 +10 位作者 王海龙 董卫 李辉 付凌雨 董亚珞 齐国先 贾志梅 宫伟 王文利 姜玉山 李继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患病现状 流行病学调查 高发区 高血压 人群 流行病学研究 医疗扶贫工作 人类健康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武县农村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2
7
作者 贾志梅 齐国先 +10 位作者 庞雪蜂 时景璞 王海龙 李辉 董卫 付凌雨 康辉 宫伟 李继光 王文利 姜玉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72-973,共2页
目的 调查彰武县农村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现状 ,以确定该县是否为冠心病的高发区 ,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15岁的人群 5 2 0 8人进行调查和相关项目体检 ,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 ,采用SPSS 1... 目的 调查彰武县农村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现状 ,以确定该县是否为冠心病的高发区 ,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15岁的人群 5 2 0 8人进行调查和相关项目体检 ,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 ,采用SPSS 1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彰武县农村冠心病的标化患病率为 3 8% ,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 ;冠心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血压及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明显相关。结论 彰武县农村为冠心病的高发地区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尤其高血压是该地区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患病率 农村地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高发地区人群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滕伟禹 王海龙 +7 位作者 时景璞 付凌雨 李辉 董卫 董亚珞 周波 赵峰 王文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高发地区辽宁省彰武县农村脑梗死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彰武县6个乡11个村18岁以上人群5 208人进行一般情况、常见脑梗死危险因素的调查,测量血压和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 目的 研究高血压高发地区辽宁省彰武县农村脑梗死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彰武县6个乡11个村18岁以上人群5 208人进行一般情况、常见脑梗死危险因素的调查,测量血压和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该地区脑梗死标化患病率为2.62%,性别间有显著差异,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舒张压、LDL-C、HDL-C、年龄及性别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OR 值分别为2.919(95% CI1.999~4.263)、1.560(95% CI1.088~2.238)、0.3 97(95% CI0.231 ~0.681)、 1.100(95% CI1.083~1.118)、0.602(95% CI0.425~0.854). 结论高舒张压、LDL-C是彰武县农村脑梗死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 胆固醇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票市5762名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4
9
作者 欧凤荣 时景璞 +6 位作者 高嘉宁 郑立国 杨志奇 徐占民 付凌雨 王桂花 李征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目的了解北方地区儿童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发生状况,进一步探索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票市城乡7~14岁儿童进行血压测量,并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北票市7~14岁儿... 目的了解北方地区儿童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发生状况,进一步探索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票市城乡7~14岁儿童进行血压测量,并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北票市7~14岁儿童血压水平女童高于男童,收缩压、舒张压平均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2)城乡儿童血压随年龄、性别而变化的曲线其特征不同,城市男、女儿童血压的年龄曲线呈交叉上升趋势,各年龄组男、女儿童血压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儿童男、女血压曲线呈平行上升趋势,女童血压始终高于男童。(3)高血压患病率2.8%,女童高于男童,城市高于农村,农村西部地区低于其它4区。结论北票地区是儿童高血压的高发区,应引起重视。北票城乡儿童血压随年龄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儿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时景璞 欧凤荣 +6 位作者 杨志奇 付凌雨 徐占民 郑立国 王文志 刘惠萍 郭乃全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 了解儿童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发生状况 ,初步探索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方法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票市城乡 7~ 14岁儿童 5 76 2名进行血压测量 ,将发现的所有高血压者作为病例组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所有正常儿童中选择... 目的 了解儿童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发生状况 ,初步探索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方法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票市城乡 7~ 14岁儿童 5 76 2名进行血压测量 ,将发现的所有高血压者作为病例组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所有正常儿童中选择对照组 ,进行 1∶1病例对照配对。所有儿童均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 ,并做血常规检查 ,包括 18项血液学指标。采用SPSS 10 0软件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体质指数 (BMI)升高是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将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 (DBP)分别进行分析 ,发现BMI、月经初潮、白细胞 (WBC)、淋巴细胞计数 (LYM)、单核细胞百分比 (MON % )、单核细胞计数 (MON)与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BMI也是舒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BMI是儿童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收缩期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BMI、WBC、MON % ;舒张期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BMI。结论 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与收缩期及舒张期高血压均有关系。WBC和MON %的升高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儿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高危人群静息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异常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志梅 齐国先 +10 位作者 刘妍 时景璞 王海龙 李辉 董卫 付凌雨 宫伟 康辉 王文利 姜玉山 李继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526,共2页
关键词 明尼苏达编码 静息心电图 高危人群 冠心病 心电图检查 彰武县 辽宁省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高血压高发地区人群脉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维爽 张俊湖 +8 位作者 滕伟禹 王海龙 时景璞 付凌雨 李辉 董卫 董亚珞 周波 李继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研究辽宁省彰武县农村人群脉压等血压相关指标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彰武县5 208人进行一般情况、血压、脑卒中患病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组与非卒中组按照脉压水平分级后,其组间差别有... 目的研究辽宁省彰武县农村人群脉压等血压相关指标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彰武县5 208人进行一般情况、血压、脑卒中患病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组与非卒中组按照脉压水平分级后,其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脑卒中组男女脉压分布趋势一致。30岁后各年龄组按照脉压水平分级后,脑卒中组与非卒中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随脉压的增大,脑卒中OR值增加。结论此地区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与脉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患病危险性随脉压增高而增加。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血压 脉压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武县中学生血脂水平及异常分布特征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海龙 时景璞 +6 位作者 李辉 付凌雨 董卫 滕伟禹 贾志梅 李继光 王文利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86-1387,共2页
目的了解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区中学生血脂水平及异常情况,以便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在彰武县农村随机抽取6所中学,对抽取的全部学生进行调查并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目的了解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区中学生血脂水平及异常情况,以便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在彰武县农村随机抽取6所中学,对抽取的全部学生进行调查并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格检查。结果(1)调查学生TC为(3.52±0.65)mmol/L,TG为(0.94±0.53)mmol/L,LDL-C为(1.71±0.49)mmol/L,HDL-C为(1.32±0.41)mmol/L。TC、TG和LDL-C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各年龄组之间血脂呈交替高低变化。(3)肥胖组TC、TG水平均高于体重正常组,HDL-C水平则是肥胖组低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女生TC、TG和LDL-C的异常率略高于男生,而HDL-C异常率发生水平则男生略高于女生。(5)4种指标在不同年龄组中异常率的发生无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6)TG异常情况在肥胖组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青少年空腹血TC、TG、LDL-C和HDL-C水平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健康青少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血脂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适应诱发胶质瘤耐药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光宇 赵彦艳 +3 位作者 李英慧 王郡 刘洪 付凌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1-304,共4页
目的:明确低氧预适应诱发胶质瘤细胞系SK-N-SH对BCNU的耐药,研究在低氧预适应的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300μmol/L CoCl2预处理SK-N-SH细胞3小时,24小时后以BCNU刺激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的... 目的:明确低氧预适应诱发胶质瘤细胞系SK-N-SH对BCNU的耐药,研究在低氧预适应的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300μmol/L CoCl2预处理SK-N-SH细胞3小时,24小时后以BCNU刺激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的凋亡。RT-PCR技术检测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300μmol/L CoCl2预处理可以明显增加细胞在BCNU条件下的增殖能力,减少凋亡。预适应可以上调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同时可以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凋亡促进基因Apaf-1的表达。这些调节作用可被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剂7-NI抑制。结论:300μmol/L CoCl2预处理SK-N-SH细胞3小时可以增加肿瘤细胞对BCNU的耐药作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预适应中可调节Bcl-2和Apaf-1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神经型一氧化氮含酶 凋亡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七年制医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应用”讨论课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晓梅 时景璞 +3 位作者 付凌雨 王海龙 周波 董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对七年制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应用"讨论课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七年制英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学生都在规定的学时内接受正规教学内容,针对试验组学生教师结合临床案例并采用师生互动的讨论... 目的对七年制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应用"讨论课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七年制英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学生都在规定的学时内接受正规教学内容,针对试验组学生教师结合临床案例并采用师生互动的讨论方式进行授课,然后利用调查问卷反应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改变是否适应以及利用学生作业和本学科考试成绩来评价授课方式改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9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循证医学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感兴趣"、认为"本次授课会对之后的临床工作有帮助"并产生"应用循证医学理念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愿望",并且92%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授课方式还有助于他们理解和加深循证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讨论方式授课的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可以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且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结论讨论方式授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不仅可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基本步骤,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制作”内容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海龙 时景璞 +3 位作者 付凌雨 周波 吴晓梅 董卫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第9期47-48,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循证医学证据制作的掌握程度,为更好地发展循证医学教学明确方向。方法选取2006级、2007级七年制英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增设"证据制作"内容,并使用自制量表对学生循证医学证据作业进行评价...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循证医学证据制作的掌握程度,为更好地发展循证医学教学明确方向。方法选取2006级、2007级七年制英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增设"证据制作"内容,并使用自制量表对学生循证医学证据作业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总及格率为45.6%,良好率为31.5%,优秀率为23.0%,实验组循证医学证据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提高循证医学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证据制作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与中学生原发性高血压关系
17
作者 史新竹 时景璞 +8 位作者 王海龙 付凌雨 董卫 李辉 董亚珞 周波 王文利 姜玉山 李继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高发区中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探索中学生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铁的关系。方法在辽宁省彰武县随机抽取1640名中学生,采用统一调查表调查中学生血压分布情况及高血压相关因素。结果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22例,检出率为7.44...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高发区中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探索中学生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铁的关系。方法在辽宁省彰武县随机抽取1640名中学生,采用统一调查表调查中学生血压分布情况及高血压相关因素。结果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22例,检出率为7.44%。女生平均舒张压水平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7,P<0.05)。高血压组血清铁水平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5,P>0.05)。高水平血清铁的学生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低水平血清铁学生的1.733倍(OR=1.733,95%CI=1.081~2.777),男生高水平血清铁对收缩压、舒张压均有影响(OR=4.455,95%CI=1.871~10.609;OR=3.383,95%CI=1.637~6.994)。收缩压与血清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053,P<0.031)。结论高血清铁水平可能是中学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男生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清铁 中学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扬 时景璞 +8 位作者 王海龙 付凌雨 周波 李辉 齐国先 董亚珞 董卫 富成国 王文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特征和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为制定当地MS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彰武县5个乡9个村中年龄大于20岁的成年居民进行...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特征和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为制定当地MS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彰武县5个乡9个村中年龄大于20岁的成年居民进行调查,以现场询问和测量的方式填写调查表,并采集被调查者的血样进行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该地区农村居民MS的患病率为11.0%,男性患病率12.8%,女性患病率9.8%。标化后MS的患病率为16.43%。呈现随年龄增长MS患病增多的趋势。年龄、性别、高血压遗传、每日用盐量进入MS的危险模型。MS患病在患过脑卒中的病例组和没患过脑卒中疾病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χ2=31.49,P<0.01)。MS患病在患过冠心病的病例组和没患过冠心病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χ2=22.42,P<0.01)。伴随着代谢异常成分数的增加患脑梗死、脑出血、心脑血管疾病数也增加。结论农村地区MS主要代谢异常成分为高体质指数、高血压、高甘油三酯,MS及代谢异常成分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与血清肺炎衣原体免疫球蛋白A和G抗体水平的病例对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若白 时景璞 +4 位作者 周波 付凌雨 曹晓红 杨志齐 李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炎衣原体IgA,IgG抗体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①于1999-07/2001-12从北票市在册的500名中小学教师中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为患者组,男26例,女30例;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取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者35人... 目的:探讨血清肺炎衣原体IgA,IgG抗体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①于1999-07/2001-12从北票市在册的500名中小学教师中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为患者组,男26例,女30例;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取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者35人为对照组,男17人,女为18人。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②在对象入组时完成自拟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特征、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等)的一般性调查;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等。③血清肺炎衣原体IgA,IgG抗体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试验试剂盒。标本的肺炎衣原体抗体水平用酶联免疫单位表示。IgA抗体酶联免疫单位值计算公式为:酶联免疫单位标本=犤(A标本-A空白)/(A阴性-A空白)犦×30,(A为吸光度值),酶联免疫单位≤12判定为阴性;酶联免疫单位>12判定为阳性。IgG抗体酶联免疫单位值的计算公式为酶联免疫单位标本=犤(A标本-A空白)/(A阴性-A空白)犦×130,酶联免疫单位≤45为阴性,酶联免疫单位>45为阳性。IgA抗体阳性,判定为慢性感染;IgG抗体阳性,判定为既往感染。④计量、计数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t检验,χ2检验,原发性高血压与其相关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的关联采用单因素分析;以有无原发性高血压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IgA,IgG的酶联免疫单位值,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健康者3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并完成调查。①患者组和对照组肺炎衣原体IgA抗体的酶联免疫单位均值差异不明显(54.083±42.684,62.799±48.533,P>0.05);而对照组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单位均值明显高于患者组(105.804±63.054,72.641±64.277,t=2.412,P<0.05)。②患者组和对照组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3.2%和94.3%,OR=0.166(95%CI:0.035~0.777)。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相关因素中,IgG抗体的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明显(OR=0.166,P<0.05)。④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单位均值水平可能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0.992)。IgA抗体的酶联免疫单位水平没有进入模型。结论:肺炎衣原体的既往感染,IgG抗体阳性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一种保护因素,而其IgA抗体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关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衣原体 肺炎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晓红 时景璞 +3 位作者 付凌雨 王桂花 杨志奇 李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2期2262-2263,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的关系,进行EH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nzymeimmunoassay,EIA)检测62例EH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pn特异性抗体免疫球...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的关系,进行EH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nzymeimmunoassay,EIA)检测62例EH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pn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EH组和对照组的酶联免疫单位(enzymeimmunounits,EIU)均值分别为:73.14±61.59和99.93±68.00,EH组的EIU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65,P=0.025);两组抗体IgG的阳性率分别为58%(36/62)和76%(44/58),EH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低于对照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271,P=0.039)。在各因素的不同水平下,Cpn抗体IgG阳性率与EH关系的分析发现,在年龄≥50岁、男性及有吸烟史的水平下,两组抗体IgG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均<1)。结论:Cpn感染可能是EH发生的一种保护性因素;Cpn感染可能对年龄≥50岁、男性及有吸烟史者易感高血压是一种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清 肺炎衣原体 抗体 测定 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