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整填料结构对HD低温蒸发系统中蒸发器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戴如昊 付双成 +1 位作者 袁惠新 雒维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2,共7页
为了研究HD低温蒸发系统中波纹板规整填料蒸发器的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填料通道内废水与空气两相之间逆流接触的流体运动、传质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波宽的增大,气相出口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而... 为了研究HD低温蒸发系统中波纹板规整填料蒸发器的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填料通道内废水与空气两相之间逆流接触的流体运动、传质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波宽的增大,气相出口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而且气相出口空气温度随着波宽的增大也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二者都在波宽为6 mm(宽高比为1.2)时最大;随着波纹倾斜方向与液滴喷淋的夹角增大,气相出口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先增大后减小,气相出口空气温度也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夹角为45°时的填料内部气相出口空气水蒸气含量和空气温度最大,此时填料内部空气与液滴之间传质传热效率最高。由此可得规整填料蒸发器的波纹波宽和波纹夹角对蒸发传质传热的影响都存在1个最佳值,为规整填料的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蒸发器 规整填料 数值模拟 波纹波宽 波纹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蜗舌对多翼离心风机流场及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付双成 刘雪东 +1 位作者 邹鑫 刘文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3期87-89,118,共4页
利用Fluent软件对常规直蜗舌多翼离心风机与倾斜蜗舌多翼离心风机进行流场和噪声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倾斜蜗舌对多翼离心风机速度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蜗舌区域,对其它区域影响较小。倾斜蜗舌减小蜗舌区域的速度,同时改变蜗舌... 利用Fluent软件对常规直蜗舌多翼离心风机与倾斜蜗舌多翼离心风机进行流场和噪声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倾斜蜗舌对多翼离心风机速度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蜗舌区域,对其它区域影响较小。倾斜蜗舌减小蜗舌区域的速度,同时改变蜗舌表面的流体速度矢量,减小蜗舌区域的局部旋流。在相同转速下,多翼离心式风机采用倾斜蜗舌结构虽然流量降低5.67%,但是叶轮的功率降低9.13%,噪声也降低12.2 dB,降低能耗和噪声效果都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多翼离心风机 蜗舌 倾斜蜗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uler多相流模型的卧螺离心机速度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付双成 董连东 袁惠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2,共7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基于Euler多相流模型,在多重参考系坐标下,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卧螺离心机内部的三维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液体进入转鼓后,对沉降分离起主要作用的周向速度迅速增大,经过较短的距离...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基于Euler多相流模型,在多重参考系坐标下,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卧螺离心机内部的三维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液体进入转鼓后,对沉降分离起主要作用的周向速度迅速增大,经过较短的距离即可获得稳定的流动状态,且沿转鼓轴向变化较小;轴向速度沿径向的梯度在转鼓柱段较小,而在锥段较大,且在靠近转鼓的区域,锥段的轴向速度比柱段的大;径向速度复杂多变,无明显规律,流动受几何结构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螺离心机 Euler模型 速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生物质气化焦油分离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付双成 赵予兵 +2 位作者 袁惠新 王宁 单振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76,共3页
干法脱除焦油可以减小焦油的二次污染,根据焦油的物性和分离要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干法脱除焦油的新型的焦油分离器,该焦油分离器同时具有冷却降温促焦油冷凝析出和分离焦油液滴的作用。在生物质气化机组系统中对焦油分离器进行了性能实... 干法脱除焦油可以减小焦油的二次污染,根据焦油的物性和分离要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干法脱除焦油的新型的焦油分离器,该焦油分离器同时具有冷却降温促焦油冷凝析出和分离焦油液滴的作用。在生物质气化机组系统中对焦油分离器进行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作为二级焦油分离器,仍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最高分离效率可达78%左右,其压力降在允许范围内,满足工艺要求。焦油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以及成本低等优点,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焦油 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地面分离器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付双成 孙国刚 姬忠礼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0-303,307,共5页
气体钻井现有工艺都将环空返回到地面的携岩气体直接排放或放燃,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根据气体钻井的特点,设计了由两级串联的旋风分离器与两台过滤器(一台备用)组成的气体钻井地面分离系统,对成本较高的气体钻井介质(氮气或天然气)... 气体钻井现有工艺都将环空返回到地面的携岩气体直接排放或放燃,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根据气体钻井的特点,设计了由两级串联的旋风分离器与两台过滤器(一台备用)组成的气体钻井地面分离系统,对成本较高的气体钻井介质(氮气或天然气)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通过对井口钻屑的采样分析和浓度计算,得到了旋风分离器入口钻屑的粒度分布和质量浓度范围。对旋风分离器进行的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稳定在99.5%以上,能够完全除净粒径大于10μm的粉尘颗粒。钻井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整个分离系统工作稳定,过滤器出口气体中钻屑的最大粒径小于5μm,质量浓度小于0.05mg/m3,已达到进入压缩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气体回收 旋风分离器 分离系统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检测器调速旁通阀流场特性仿真 被引量:4
6
作者 付双成 谭政 +3 位作者 李晓龙 陈金忠 孟涛 杨绪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12795-12801,共7页
旁通阀是内检测器实现速度控制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决定内检测器的运行安全及检测精度。为实现旁通阀结构最优化,进而制定合理的速度调节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流体介质通过不同结构旁通阀时所具有的流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当流... 旁通阀是内检测器实现速度控制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决定内检测器的运行安全及检测精度。为实现旁通阀结构最优化,进而制定合理的速度调节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流体介质通过不同结构旁通阀时所具有的流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当流体介质通过厚孔式旁通阀时,旁通孔前后压差、压力损失系数与泄流面积均成反比,且与理论计算值趋势一致且误差逐渐递减;当流体介质通过厚孔圆盘式旁通阀时,旁通孔前后压差与泄流面积成反比,而压力损失系数与泄流面积成正比;当流体介质通过转动式旁通阀时,旁通泄流尺寸越大,前后压差和压力损失系数均减小,与厚孔式旁通阀规律一致。可见,旁通阀前后压差与泄流面积呈绝对反比关系,而压力损失系数不仅受泄流面积影响,还与旁通阀自身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通阀 内检测器 数值模拟 泄流面积 压差 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钻井气体回收设备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付双成 孙国刚 +1 位作者 柳贡慧 姬忠礼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1,共4页
天然气钻井过程中,井筒返回至地面的携岩天然气直接放燃,这样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为了回收井筒返回至地面的携岩天然气,研究了天然气回收工艺,设计了由一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缓冲罐和过滤器组成的回收设备。一级分离器起预分离的... 天然气钻井过程中,井筒返回至地面的携岩天然气直接放燃,这样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为了回收井筒返回至地面的携岩天然气,研究了天然气回收工艺,设计了由一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缓冲罐和过滤器组成的回收设备。一级分离器起预分离的作用,具有分离效率高、防粘壁、防返混的特点;二级分离器利用导叶式旋分管做分离元件。两级分离器能够除净气体中粒径大于7μm的钻屑颗粒。一级和二级分离器均采用液体输送方式进行连续排料。过滤器选用了外层玻璃纤维滤芯加内层金属纤维滤芯的双层复合滤芯,过滤分离效率可达99.8%以上,能够除净气体中粒径大于5μm的钻屑颗粒,可以保证过滤后的气体达到压缩机的进气要求。该回收设备不仅适用于天然气钻井中的携岩天然气回收,同时适用于其他气体钻井过程中携岩气体的净化和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天然气回收 回收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萃取器环形溢流结构对流场及萃取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赖作通 袁惠新 +1 位作者 付双成 叶娟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9-13,共5页
萃取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均相分离技术,但传统萃取设备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等问题。旋流萃取器将旋流技术和萃取操作结合,将相分离与传质过程结合,强化萃取传质性能,设备结构简单紧凑。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旋流萃... 萃取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均相分离技术,但传统萃取设备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等问题。旋流萃取器将旋流技术和萃取操作结合,将相分离与传质过程结合,强化萃取传质性能,设备结构简单紧凑。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旋流萃取器的流场及萃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形溢流口内径增大,旋流萃取器内流体切向速度与轴向速度都明显降低,压力降逐渐增加,萃取率先增大后减小,当环形溢流口内径为6 mm时,萃取率最高。环形溢流口外壁厚对三维速率和压力场影响较小,当环形溢流口内外壁间距与矩形入口宽度相同时,压降最小,萃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萃取 溢流口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状挡板对轴流式搅拌釜内固液悬浮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付双成 桂挺 +2 位作者 袁惠新 朱杭 贾俊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07-1513,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对比了轴流式搪玻璃搅拌釜内两种不同挡板(法兰挡板和指状挡板)下的固液悬浮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指状挡板增强釜底的流体流动,是更有利于固液悬浮的挡板形式,且其指状部分有引导流体流动的作用,使流场流动更加&qu...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对比了轴流式搪玻璃搅拌釜内两种不同挡板(法兰挡板和指状挡板)下的固液悬浮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指状挡板增强釜底的流体流动,是更有利于固液悬浮的挡板形式,且其指状部分有引导流体流动的作用,使流场流动更加"紊乱",强化了流场混合效果。固含量较高时,指状挡板的强化流场作用更加明显;固含量较低时,固体颗粒的密度对固液悬浮和流场混合的影响较大。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大,安装常规的搅拌釜釜底固相沉积体积分数增大,安装指状挡板的搅拌釜的混合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指状挡板 搅拌 固液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旋流器磁系的磁场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双成 贾俊贤 +1 位作者 张亚磊 袁惠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50-2157,共8页
设计了一种中心吸附铁化合物的磁力旋流器,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磁力旋流器磁场强度和分离性能。在试验中,简化了磁力旋流器磁系的结构,改变导磁铁片厚度、铁芯结构、磁系结构等参数,分析磁系对含铁化合物的吸附能力。... 设计了一种中心吸附铁化合物的磁力旋流器,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磁力旋流器磁场强度和分离性能。在试验中,简化了磁力旋流器磁系的结构,改变导磁铁片厚度、铁芯结构、磁系结构等参数,分析磁系对含铁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磁系的磁场强度,为分离能力预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磁场强度与导磁铁片的厚度成反比,随着导磁铁片厚度增大,磁场强度减小,磁力旋流器对铁化合物颗粒的吸附能力减弱,试验中导磁铁片的厚度为2mm时分离效果最好;铁棒铁芯磁系与铁管铁芯磁系相比具有更大的磁场强度;挤压式磁系与普通磁系相比具有更大的磁场强度。导磁铁片厚度的增大会使磁系端面漏磁量减少,铁芯侧面漏磁量增大;铁棒铁芯磁系的漏磁量相对较小,挤压式磁系的漏磁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旋流器 磁系 数值模拟 分离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地面分离系统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双成 孙国刚 +1 位作者 李军 姬忠礼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6,共2页
气体钻井地面分离系统是用来回收环空返回到地面的携岩气体。为检验气体钻井地面分离系统的现场适应性能以及对钻井操作的影响,在气体钻井现场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级旋风分离器分离总效率维持在99.8%以上,分离性能高效稳定;... 气体钻井地面分离系统是用来回收环空返回到地面的携岩气体。为检验气体钻井地面分离系统的现场适应性能以及对钻井操作的影响,在气体钻井现场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级旋风分离器分离总效率维持在99.8%以上,分离性能高效稳定;过滤器出口浓度在0.02~0.05mg/m3之间,且出口气体中粉尘最大粒径小于5μm,完全能够达到回收利用的要求。该地面分离系统的使用对气体钻井立管压力影响较小,证明井口携岩气体回收利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气体回收 分离系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桨叶干燥机的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双成 雒维文 +3 位作者 陆明佳 袁惠新 刘雪东 郭文元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53-59,共7页
桨叶干燥机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污泥干化处理设备,桨叶干燥机结构简单、紧凑,运行过程中不产生高温和高浓度粉尘,安全性高。以实物样机为参考进行建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桨叶干燥机内部推料过程和污泥蒸发过程进行模拟研究... 桨叶干燥机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污泥干化处理设备,桨叶干燥机结构简单、紧凑,运行过程中不产生高温和高浓度粉尘,安全性高。以实物样机为参考进行建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桨叶干燥机内部推料过程和污泥蒸发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圆盘刮片式桨叶具有搅拌作用,可以加速污泥的热量传递,有利于污泥水分进行蒸发,并且有明显的轴向推料作用;污泥蒸发过程的模拟利用UDF自定义蒸发模型,污泥进入到干燥机中经历了快速的升温、饱和温度下的蒸发过程,在出口附近的刮片附近蒸发过程减弱,污泥含水量趋于平稳。模拟结果可为改进桨叶干燥机的结构和提高干燥机的干化效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干化 推料 蒸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叶式直流旋风分离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7
13
作者 付双成 孙国刚 高翠芝 《过滤与分离》 CAS 2008年第2期11-14,共4页
与传统的逆流反转式旋风分离器相比,直流旋风分离器具有压降低的特点,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正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调研,对导叶式直流旋风分离器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结构和性能的改进提出了... 与传统的逆流反转式旋风分离器相比,直流旋风分离器具有压降低的特点,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正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调研,对导叶式直流旋风分离器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结构和性能的改进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导叶式 直流 分离效率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168 mm管道被动喷射式皮碗结构设计及清洗性能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双成 戴朝磊 +2 位作者 张庆保 陈金忠 辛佳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8-1055,共8页
油气管道内部工况复杂且含有多种化学物质,为减少管道内黑色粉末及固化油泥对管道内检测器运行姿态稳定性及检测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径168 mm管道内检测器被动喷射式皮碗结构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被动... 油气管道内部工况复杂且含有多种化学物质,为减少管道内黑色粉末及固化油泥对管道内检测器运行姿态稳定性及检测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径168 mm管道内检测器被动喷射式皮碗结构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被动喷射式皮碗结构设计的清洗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开孔角度为30°、开孔高度为15 mm及开孔直径为12 mm的被动式喷射开孔可使管道下游壁面上的流体介质流速达到14.81 m/s,可对黑色粉末进行有效清洗。被动喷射式皮碗结构可有效冲刷并清洗管道壁面黑色粉末,并在一定程度上清理管道内固化油泥,使其分散混合于管道内流体介质中随检测器排出管道外。该被动式喷射孔皮碗结构设计可丰富管道内检测器动力节皮碗设计理念,为相关检测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检测器 聚氨酯皮碗 结构设计 清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螺离心机不同螺旋结构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双成 张亚磊 +1 位作者 姜毓圣 袁惠新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56-61,共6页
研究不同螺旋叶片结构对卧螺离心机内部流场分布特性与分离性能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基于多相流Mixture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对卧螺离心机应用中的常规螺旋、镂空式螺旋和间断式螺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 研究不同螺旋叶片结构对卧螺离心机内部流场分布特性与分离性能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基于多相流Mixture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对卧螺离心机应用中的常规螺旋、镂空式螺旋和间断式螺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不同螺旋叶片对卧螺离心机分离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常规螺旋脱水与排渣排液过程稳定,分离性能满足要求;镂空式螺旋对流场破坏很大,清液无法从镂空通道排出,镂空式螺旋固相回收率与出渣含固率皆低于常规螺旋;间断式螺旋对轴向速度分布较合理,间断式螺旋分离性能与常规螺旋相似,改变间隔距离对固相分布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螺离心机 螺旋 分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搅拌釜底部回流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双成 付飞 +3 位作者 巩建鸣 李岩 钱建丰 桂挺 《石油机械》 2016年第8期102-107,共6页
针对搅拌釜底部的回流区内液体流速较低,容易造成物料堆积,不宜进行物料混合的问题,采用稳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回流区的内部流场与形状结构,据此设计1个诱导锥,对比分析了在搅拌釜底部回流区安装诱导锥前、后的混合效果与流场。模拟... 针对搅拌釜底部的回流区内液体流速较低,容易造成物料堆积,不宜进行物料混合的问题,采用稳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回流区的内部流场与形状结构,据此设计1个诱导锥,对比分析了在搅拌釜底部回流区安装诱导锥前、后的混合效果与流场。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搅拌的进行,搅拌釜底部物料聚集越来越多直至达到一稳定值,该稳定值明显高于混合均匀时碳酸钙颗粒体积分数的理论值,使物料在釜内难以均匀分布;在搅拌釜底部加入诱导锥能够明显加快釜内物料的混合,缩短混合时间;诱导锥能减小回流区,增大釜内主流循环区域与主流循环液体的轴向流速和湍流强度,从而增强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釜 底部回流区 诱导锥 轴向流速 湍流强度 稳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双成 朱星茼 +1 位作者 贾俊贤 袁惠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3,共4页
为了解决陶瓷、化工生产领域内浆液脱铁的工程问题,开发了一种可以自动排料的磁力旋流器,并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入口流量、底流分率对磁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力旋流器可以通过磁系吸附浆液中的铁化... 为了解决陶瓷、化工生产领域内浆液脱铁的工程问题,开发了一种可以自动排料的磁力旋流器,并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入口流量、底流分率对磁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力旋流器可以通过磁系吸附浆液中的铁化合物颗粒。对比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磁力旋流器内铁化合物颗粒的径向沉降速度随进口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磁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随进口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其分离效率与进口流量的关系与理论推论相符。对于单固相铁粉浆液,磁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随底流分率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多固相铁粉浆液,磁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随底流分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底流分率为0.55时,分离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 旋流器 分离 试验 连续排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省煤器飞灰沉积阻塞机理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付双成 曹港 +4 位作者 陈强飞 孙肖润 偶国富 周发戚 李芦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35-4046,共12页
针对热电厂低温省煤器发生飞灰沉积阻塞炉管间隙的情况,本文采用剪切力传递(SST)k-ω湍流模型和离散粒子模型(DPM)分析飞灰颗粒沉积行为,预测省煤器中支撑梁附近的沉积动态,进而对支撑梁上方翅片布置结构进行优化和流场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热电厂低温省煤器发生飞灰沉积阻塞炉管间隙的情况,本文采用剪切力传递(SST)k-ω湍流模型和离散粒子模型(DPM)分析飞灰颗粒沉积行为,预测省煤器中支撑梁附近的沉积动态,进而对支撑梁上方翅片布置结构进行优化和流场分析。结果表明:省煤器中由于支撑梁和上方翅片的存在,飞灰颗粒会在支撑梁上表面进行沉积。在脱硝条件下,硫酸氢铵增加了飞灰间的黏结力,加剧了黏附沉积,进而积灰不断地向上累积增长并造成堵塞。通过改变支撑梁上方的翅片布置结构,可改变支撑板附近的烟气流动规律。对于烟气中的绝大部分飞灰颗粒(d>40μm),其所受到的惯性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与壁面有着较大的撞击率。通过改变炉管上翅片的布置方式,增加飞灰颗粒横向移动的能力,对支撑梁上的沉积堵塞有着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煤器 飞灰颗粒 沉积物 热传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离心机流场分析及筋条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双成 缪文婧 +2 位作者 朱杭 朱洁 袁惠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对传统直均筋条的碟式离心机内部流场进行了研究,分析中性孔两侧流场的分布特性及流场流动规律,提出了改进筋条的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直均筋条间的流域内中性孔两侧流体呈现非对称分布,在中...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对传统直均筋条的碟式离心机内部流场进行了研究,分析中性孔两侧流场的分布特性及流场流动规律,提出了改进筋条的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直均筋条间的流域内中性孔两侧流体呈现非对称分布,在中性孔上方存在着明显的涡流现象,在中性孔前侧上方出现固相高浓度区域,中性孔与前侧筋条之间空间为有效分离区域;通过将筋条斜置和减小筋条与前方中性孔间距的方法来引导流体来增大有效分离区域面积。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斜筋条的碟片间固相高浓度区向下偏移,有利于完成固液两相的分离;斜筋条碟片与传统直均筋条碟片相比明显提高了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离心机 筋条 流场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器表面粗糙度对搅拌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付双成 李芦雨 +2 位作者 付飞 张祥 刘晨曦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1-487,共7页
在搅拌器的搅拌过程中,因其桨叶的冲蚀磨损及颗粒黏附会导致叶片表面的粗糙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搅拌器的搅拌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搅拌器表面粗糙度对其搅拌性能的影响。首先,选择了不同粒径的微观粗糙元和宏观粗糙... 在搅拌器的搅拌过程中,因其桨叶的冲蚀磨损及颗粒黏附会导致叶片表面的粗糙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搅拌器的搅拌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搅拌器表面粗糙度对其搅拌性能的影响。首先,选择了不同粒径的微观粗糙元和宏观粗糙元,并黏贴在桨叶的不同部位,构建了不同的实验结构;然后,针对各种实验结构开展了实验测试,通过实验装置上的扭矩传感器测量了搅拌轴的扭矩,并计算了搅拌功率,采用电导法测量了电势差并计算了混合时间;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功率和混合时间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光滑叶片,在叶片压力面、吸力面以及两面都设置整面粗糙度会使搅拌功率增大约5%以上,吸力面叶根和吸力面导边处的粗糙度能使功率增加约5%—15%;对于大小不同的粗糙度,粗糙度越大,其对搅拌功率的影响越大;在吸力面、压力面叶根区域设置粗糙度能显著促进搅拌槽中NaCl的溶解,并提高其扩散的速率,转速为180 r/min时,混合时间缩短约14%;转速增大到360 r/min时,表面粗糙度对于混合时间影响较小;搅拌器表面粗糙度虽然会增加扭矩和搅拌功率,但在合适的搅拌转速下可以缩短混合时间,对搅拌混合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器 搅拌性能 表面粗糙度 搅拌功率 混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