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横航向控制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1
作者 付增良 张石玉 +5 位作者 周家检 梁彬 赵俊波 周平 孙玮琪 张宇航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I0002,共9页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在大攻角机动过程中存在气动耦合性强、稳定性弱及非线性、非定常特征显著的问题,这给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控制系统设计和地面验证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型高速飞行器控制特性评估需求,以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模型为...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在大攻角机动过程中存在气动耦合性强、稳定性弱及非线性、非定常特征显著的问题,这给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控制系统设计和地面验证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型高速飞行器控制特性评估需求,以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模型为研究对象,在1 m量级高速风洞进行了虚拟飞行试验,设计了低阻尼滚转-偏航两自由度运动机构、小型化舵控装置和高性能无线测控系统,成功完成了多种控制策略下的倾斜转弯(bank-to-turn,BTT)机动试验,实现了控制特性评估与控制律对比、验证,为飞行器气动和飞控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和验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虚拟飞行试验 控制特性评估 控制律 高速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CT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付增良 陈晓军 +2 位作者 叶铭 李峰 王成焘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9-191,共3页
借助手术导航技术的微创消融将逐渐成为外科治疗房颤的主流方法。快速、准确地分割心室、心房是微创消融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心脏CT图像的具体特征提出一种分割技术,将基于像素的传统方法和基于水平集的活动轮廓模型相结合,完成图像预... 借助手术导航技术的微创消融将逐渐成为外科治疗房颤的主流方法。快速、准确地分割心室、心房是微创消融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心脏CT图像的具体特征提出一种分割技术,将基于像素的传统方法和基于水平集的活动轮廓模型相结合,完成图像预分割。分割结果直接作为变分水平集的初始轮廓,经若干次迭代后,得到心室、心房的光滑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消融 图像分割 水平集 初始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集的医学图像快速分割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付增良 周健 +3 位作者 叶铭 魏高峰 苏永琳 王成焘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667-5669,共3页
针对高噪声、低对比度的医学图像难以快速准确分割的问题,结合基于像素的传统方法和基于水平集的活动轮廓模型,提出了一种混合的医学图像分割新技术。首先依据待分割对象的先验知识交互选取感兴趣区域。然后由传统的方法和基于水平集的... 针对高噪声、低对比度的医学图像难以快速准确分割的问题,结合基于像素的传统方法和基于水平集的活动轮廓模型,提出了一种混合的医学图像分割新技术。首先依据待分割对象的先验知识交互选取感兴趣区域。然后由传统的方法和基于水平集的C-V模型结合实现感兴趣区域图像的预分割。预分割的结果直接作为窄带变分水平集模型的初始轮廓,演化曲线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收敛到待分割物体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感兴趣区域 水平集 窄带 演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外力的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付增良 叶铭 +2 位作者 苏永琳 林艳萍 王成焘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为快速、准确地从复杂的图像中提取出感兴趣的目标,基于变分水平集框架,结合梯度矢量流和符号距离函数惩罚泛函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外力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在自适应外力作用下将位于目标内部、外部,甚至与目标轮廓相交叉的初... 为快速、准确地从复杂的图像中提取出感兴趣的目标,基于变分水平集框架,结合梯度矢量流和符号距离函数惩罚泛函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外力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在自适应外力作用下将位于目标内部、外部,甚至与目标轮廓相交叉的初始轮廓准确地吸引到目标的边缘;符号距离函数惩罚项的引入避免了繁琐、耗时的符号距离函数初始化工作;同时,模型中添加了加权弧长调整项以保证曲线演化的连续性和平滑性.最后将该方法与现有的Li的快速变分法用于合成和实际医学图像的仿真模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水平集 变分法 自适应力 梯度矢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水平集的目标轮廓分割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增良 秦永明 +1 位作者 张江 张尚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12-2516,共5页
针对风洞试验摄影测量技术中标识点图像边缘模糊,难以快速、准确分割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变分水平集的目标轮廓自动分割方法。分割模型根据图像域内零交叉曲线两侧二阶微分值符号相反的特性,构造了新的曲线演化引导函数,位于标识点内... 针对风洞试验摄影测量技术中标识点图像边缘模糊,难以快速、准确分割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变分水平集的目标轮廓自动分割方法。分割模型根据图像域内零交叉曲线两侧二阶微分值符号相反的特性,构造了新的曲线演化引导函数,位于标识点内部、外部,甚至与标志点轮廓相交叉的初始曲线,在该引导项的指引下均可自动收敛到标识点边界处。同时,模型中引入新的边界函数,解决了标识点弱边缘分割过程中演化曲线边界泄露的问题。在合成图像和实际风洞模型图像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轮廓提取 零交叉 变分水平集 二阶微分 边界停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目视觉测量系统在风洞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增良 梁彬 +1 位作者 赵俊波 杨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1-285,291,共6页
针对立体视觉测量技术在风洞试验中的应用特征,设计基于线阵CCD的三目视觉立体测量系统。利用基于双高斯物镜的组合透镜,在降低光学畸变的前提下实现点光源到线光源的变换。组合镜头可对CCD进行三自由度微调,保证测量目标成像于焦平面... 针对立体视觉测量技术在风洞试验中的应用特征,设计基于线阵CCD的三目视觉立体测量系统。利用基于双高斯物镜的组合透镜,在降低光学畸变的前提下实现点光源到线光源的变换。组合镜头可对CCD进行三自由度微调,保证测量目标成像于焦平面附近。在系统标定过程中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构建虚拟阵列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标定靶精度。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三自由度虚拟飞行系统模型运动轨迹的追踪及自由振动系统机械阻尼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姿态测量 三目视觉 线阵CCD 虚拟阵列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包围盒和光线追踪的两步法碰撞检测技术
7
作者 付增良 叶铭 +2 位作者 林艳萍 苏永琳 王成焘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5期574-578,共5页
为了实现虚拟现实场景中物体间的实时碰撞检测,结合层次包围盒和光线追踪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两步法碰撞检测技术.利用层次包围盒法进行预处理优化,快速排除不相交的包围盒,将预处理结果直接传递给后续精确检测模型.采用光线追踪... 为了实现虚拟现实场景中物体间的实时碰撞检测,结合层次包围盒和光线追踪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两步法碰撞检测技术.利用层次包围盒法进行预处理优化,快速排除不相交的包围盒,将预处理结果直接传递给后续精确检测模型.采用光线追踪法在一维空间迅速搜索到具体碰撞点对,并返回点对间的距离和表面法向量等碰撞响应所需的量.预处理阶段和精确碰撞检测过程中的输入都存储在相同的数据结构,即八叉树中,减少了冗余的计算量.仿真实验表明,两步法碰撞检测技术对点对间的碰撞检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检测 两步法 层次包围盒 光线追踪 碰撞点对 碰撞响应 数据结构 八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TOMAN机器人的髓内钉自动打孔系统
8
作者 付增良 杨建玺 崔凤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30-1932,共3页
本文介绍了骨科手术中一种新的髓内钉的打孔方法。由双目空间定位系统获得标志点的空间坐标,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出电钻到达正确的空间位置和方向所需的旋转量和平移量,将计算的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同时传递给MOTOMAN机器人系统,使... 本文介绍了骨科手术中一种新的髓内钉的打孔方法。由双目空间定位系统获得标志点的空间坐标,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出电钻到达正确的空间位置和方向所需的旋转量和平移量,将计算的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同时传递给MOTOMAN机器人系统,使机器人手持电钻获得正确的平移量和旋转量,从而达到在髓内钉上正确打孔,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手术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双目空间定位系统 电钻 旋转量 平移量 MOTOMAN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F-16飞行器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石玉 赵俊波 +2 位作者 付增良 梁彬 周家检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4,86,共7页
为研究高性能战斗机在大迎角机动飞行时复杂的非定常流动现象和运动-控制耦合现象,研制了三自由度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开展了类F-16飞行器模型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在小迎角试验中完成模型短周期运动模态模拟和控制律验证,在大迎角试验... 为研究高性能战斗机在大迎角机动飞行时复杂的非定常流动现象和运动-控制耦合现象,研制了三自由度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开展了类F-16飞行器模型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在小迎角试验中完成模型短周期运动模态模拟和控制律验证,在大迎角试验中测量到俯仰运动失稳现象,在负迎角试验中测量到横航向耦合失稳现象。研究表明:在横航向耦合失稳时,采用副翼增稳滚转通道难以恢复横航向稳定性,且可能发生运动-控制耦合振荡,而通过升降舵机动改变迎角可有效恢复横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6 3-DOF 虚拟飞行试验 非定常气动力 大迎角 横航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式再入弹头小滚转气动力风洞试验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俊波 梁彬 +2 位作者 付增良 张石玉 高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8,共6页
基于气浮轴承的自由滚转式小滚转力矩测量系统的风洞试验技术,针对传统的惯性再入武器向再入机动武器发展需求,利用多孔光栅及高灵敏度光电传感器测量带小突起(如边条,小配平翼)的非轴对称模型自由滚转状态下的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基于气浮轴承的自由滚转式小滚转力矩测量系统的风洞试验技术,针对传统的惯性再入武器向再入机动武器发展需求,利用多孔光栅及高灵敏度光电传感器测量带小突起(如边条,小配平翼)的非轴对称模型自由滚转状态下的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采用理论验证、最小二乘拟合、动力学仿真计算等方法,建立相应滚转力矩气动力模型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风洞试验结果显示,数据大小合理,规律性好,同时可获得试验模型在滚转运动中的滚转气动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任意滚转角位置的小滚转静力矩,能够满足机动式再入弹头小滚转气动力测量试验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式再入弹头 烧蚀 小滚转气动力 风洞试验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遗传PID算法在风洞风速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尼文斌 董金刚 +2 位作者 刘书伟 贺丽慧 付增良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89,共6页
风速控制是风洞的核心控制部分,风速控制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风洞性能指标,为了完成FDxx风洞的风速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在线遗传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在风洞气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建立流场,确保流场稳定时间。首先对控... 风速控制是风洞的核心控制部分,风速控制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风洞性能指标,为了完成FDxx风洞的风速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在线遗传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在风洞气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建立流场,确保流场稳定时间。首先对控制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在种群个体进化前期采用锦标赛精英保留策略,后期采用基于轮盘赌非线性选择方法,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同时避免了算法过早陷入局部最优,交叉选用单点交叉,变异采用均匀取反法,动态调整过程为了减小甚至避免超调,采用误差绝对值及误差和误差变化率加权方式设计目标函数,并采取了惩罚措施,即一旦产生超调,将超调量作为最优指标的一项,现场测试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风速控制 参数调整 PID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弹头小不对称俯仰气动特性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俊波 付增良 +2 位作者 梁彬 张石玉 高清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9,共5页
再入弹头小不对称俯仰力矩的精确测量一直是风洞试验领域的一个难题。设计了轴承铰接式自由振动系统,以同时测量模型的动稳定性导数和静力矩系数。滚动轴承提供系统在俯仰通道的自由度,同时在弹性梁断裂时保护模型不受破坏;可拆卸弹性... 再入弹头小不对称俯仰力矩的精确测量一直是风洞试验领域的一个难题。设计了轴承铰接式自由振动系统,以同时测量模型的动稳定性导数和静力矩系数。滚动轴承提供系统在俯仰通道的自由度,同时在弹性梁断裂时保护模型不受破坏;可拆卸弹性梁可根据试验要求更改结构尺寸,调整系统振动频率及应变片输出信号的质量。利用本系统在Φ500mm高超声速风洞进行了模型风洞试验,试验结果重复性及试验稳定性好,静态力矩系数测量结果达到10-6量级,证明了系统的精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再入弹头 动稳定性导数 静力矩 俯仰自由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运动声源识别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家检 郝璇 +3 位作者 陈大斌 付增良 梁彬 张旭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70,共10页
麦克风相阵列测量技术是气动噪声研究的重要手段。针对利用麦克风相阵列技术识别运动声源的难点,对时域波束形成算法、解多普勒效应技术等核心技术开展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运动声源的麦克风相阵列测量技术。通过运动声源仿真,验证了阵... 麦克风相阵列测量技术是气动噪声研究的重要手段。针对利用麦克风相阵列技术识别运动声源的难点,对时域波束形成算法、解多普勒效应技术等核心技术开展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运动声源的麦克风相阵列测量技术。通过运动声源仿真,验证了阵列数据处理算法,进而分析了航迹误差和数据长度对声源识别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声传播相关性丢失问题的阵列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满足无人机噪声飞行试验需求的阵列。在此基础上,基于某型无人机噪声飞行试验开展运动声源识别技术验证,实现了起飞和低空平飞状态螺旋桨和发动机噪声源的定位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阵列 时域波束形成 运动声源 解多普勒效应 螺旋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锥动态转捩风洞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石玉 赵俊波 +3 位作者 付增良 周平 周家检 梁彬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6,共6页
钝锥飞行器俯仰振动时,非对称边界层转捩区前后移动相对于俯仰角运动的滞后将产生显著的非定常气动效应,导致飞行器俯仰动稳定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运动失稳。将基于气浮轴承的动态试验技术与转捩红外测量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钝锥动态... 钝锥飞行器俯仰振动时,非对称边界层转捩区前后移动相对于俯仰角运动的滞后将产生显著的非定常气动效应,导致飞行器俯仰动稳定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运动失稳。将基于气浮轴承的动态试验技术与转捩红外测量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钝锥动态转捩风洞试验技术。该技术采用气浮轴承提供俯仰运动自由且阻尼极低的支撑环境,采用红外热像仪实时测量飞行器表面整体转捩状态。开展了9°钝锥标模动态转捩试验,研究模型绕俯仰轴转动时边界层转捩区前后移动的非定常气动作用与飞行器运动的耦合效应。测量试验观察到了动态转捩试验迎角振荡现象,并发现了转捩区前后移动相对于迎角振荡的滞后现象,获得了转捩滞后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锥 动态 边界层转捩 风洞试验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辨识技术在再入弹头自由滚转风洞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石玉 赵俊波 +2 位作者 梁彬 付增良 高清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7,共5页
对再入弹头的小滚转气动力矩及小气动阻尼力矩的测量是其动态风洞试验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气浮轴承技术,设计了一套自由滚转风动试验系统,开展了带控制翼再入机动弹头的自由滚转风洞试验。建立了正弦函数形式的小滚转气动力矩模型。运用... 对再入弹头的小滚转气动力矩及小气动阻尼力矩的测量是其动态风洞试验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气浮轴承技术,设计了一套自由滚转风动试验系统,开展了带控制翼再入机动弹头的自由滚转风洞试验。建立了正弦函数形式的小滚转气动力矩模型。运用自适应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adaptive EKF,AEKF)辨识气动参数。气动参数重构数据表明辨识结果的可信度较高。辨识结果显示,小滚转气动力矩随滚转角速度的降低而减小,滚转阻尼力矩随滚转角速度的降低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气浮轴承 小气动力矩 动稳定性导数 参数辨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1m高超声速风洞小滚转力矩测量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俊波 梁彬 +2 位作者 付增良 张旭 张石玉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0-267,共8页
为了满足再入飞行器的不断发展需求,准确测量再入过程中烧蚀作用所产生的小量级滚转力矩,本文在近年来小口径高超声速风洞中再入飞行器小滚转力矩测量技术研究工作基础上,创新改进以气浮轴承为核心建立的低阻尼自由滚转测量试验技术,利... 为了满足再入飞行器的不断发展需求,准确测量再入过程中烧蚀作用所产生的小量级滚转力矩,本文在近年来小口径高超声速风洞中再入飞行器小滚转力矩测量技术研究工作基础上,创新改进以气浮轴承为核心建立的低阻尼自由滚转测量试验技术,利用传统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飞行动力学仿真等多种设计和数据分析手段,最终实现大口径高超声速风洞高马赫数、大迎角条件下多个状态点的再入飞行器试验模型滚转气动力矩精细化测量。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试验数据完善、合理,能够为再入飞行器的相关设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小滚转力矩 气浮轴承 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态条件下人工膝关节线接触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永琳 杨沛然 +1 位作者 付增良 王成焘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6,共7页
参照关节模拟试验机的运动和力学参数,利用多重网格技术对人工膝关节摩擦副进行了1个步态周期仿人体环境线接触弹流润滑仿真,关节支承表面的弹性变形按半无限体计算.同时,观察了几种参数对流体压力分布和膜厚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个... 参照关节模拟试验机的运动和力学参数,利用多重网格技术对人工膝关节摩擦副进行了1个步态周期仿人体环境线接触弹流润滑仿真,关节支承表面的弹性变形按半无限体计算.同时,观察了几种参数对流体压力分布和膜厚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个步态周期内,中心压力与载荷变化基本相同,且等效曲率半径的变化会引起中心压力的跳跃.站立相时在卷吸和挤压膜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中心膜厚呈逐步减小并伴随着波动;摆动相时,载荷固定,膜厚的变化主要与卷吸速度有关.减小胫骨平台曲率半径有助于提高滑液膜厚度;延长步态周期的时间,会使滑液膜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 时变弹流润滑 线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风速仪研制及其在低温低压风洞中的标定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石玉 付增良 +2 位作者 赵俊波 高清 钱儿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5,103,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风速测量装置。风速仪基于旋转测压旋杆、增加测压旋杆两端测压探头动压的原理设计,在临近空间环境和超低动压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风速测量精度。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临近空间环...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风速测量装置。风速仪基于旋转测压旋杆、增加测压旋杆两端测压探头动压的原理设计,在临近空间环境和超低动压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风速测量精度。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临近空间环境模拟风洞中开展了低温低压低风速测量标定试验,试验来流速度范围为5~14m/s。试验结果表明,测量的动压信号与正/余弦函数拟合结果一致性较高,压差测量值的相对量可信度较高。此外,压差幅值信号与来流风速成线性关系,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获得风速仪的测量标定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风速测量 临近空间环境模拟风洞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手部骨组织建模的B样条拟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锋 叶铭 +1 位作者 付增良 王成焘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186,198,共4页
利用人体组织数据建立人体手部骨骼组织模型,是进行手部生物力学分析的关键技术。传统的通过CT和MRI获取人体组织数据并建立模型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如CT检测中的伪影,数据融合问题等,人体冷冻切片图像则包括了人体组织的所有信息,能解... 利用人体组织数据建立人体手部骨骼组织模型,是进行手部生物力学分析的关键技术。传统的通过CT和MRI获取人体组织数据并建立模型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如CT检测中的伪影,数据融合问题等,人体冷冻切片图像则包括了人体组织的所有信息,能解决传统方法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中国人体冷冻切片图像数据,通过几何变换对冷冻切片图像序列进行配准,再对冷冻切片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先用三次有理B样条将系列特征点拟合成封闭曲线,最后用最小二乘拟合曲面。结果获得人手部骨组织的曲面模型,说明该技术路线是可行有效的,可用于其它人体组织的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条 曲面拟合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滚转阻尼导数测量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彬 赵俊波 +2 位作者 付增良 高清 张石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6,共6页
介绍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针对滚转阻尼导数试验中不同试验要求,为航空航天飞行器开展的多项滚转阻尼导数风洞试验技术研究。针对不同模型,分别采用一体式弹性铰自由振动试验技术、组合式弹性铰自由振动试验技术和基于气浮轴承... 介绍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针对滚转阻尼导数试验中不同试验要求,为航空航天飞行器开展的多项滚转阻尼导数风洞试验技术研究。针对不同模型,分别采用一体式弹性铰自由振动试验技术、组合式弹性铰自由振动试验技术和基于气浮轴承的自由滚转试验技术进行了多项试验,对机械阻尼特性、试验频率和抗载荷能力等关键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各项试验技术进行试验,试验数据大小合理、规律性好;各试验技术能够满足不同的试验振动频率范围,并且体现出了机械阻尼量级的规律性变化。针对不同飞行器外形进行风洞试验时,应结合试验要求和多方面因素选取合适的试验技术和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滚转阻尼导数 风洞试验技术 弹性铰链 气浮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