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组织速度成像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短期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付建莉 张军 +5 位作者 刘丽文 李军 刘兵 朱永胜 张海滨 薛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心肌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心脏同步化治疗(CRT)的短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8例心衰患者于三腔起搏器置人术前和术后1个月,应用Philips IE33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的直径(LVDD、LVDS)、双平面Simpson'...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心肌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心脏同步化治疗(CRT)的短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8例心衰患者于三腔起搏器置人术前和术后1个月,应用Philips IE33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的直径(LVDD、LVDS)、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LVEF);心肌组织速度成像采集3个标准心尖切面图像,应用Q- lab分析软件测量左室基底部和中部12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12)及各节段心肌射血期峰值速度(Sm)、左室收缩后收缩(PSS)的峰值速度。结果心脏同步化治疗后,左室收缩同步性改善,Ts-SD-12减低,从(48.4±17.87)ms下降到(35.16±19.4)ms(P<0.05),左心室内径、容积缩小,收缩功能也有明显改善(P<0.05),各节段Sm明显提高(P<0.01)、PSS的峰值速度减低(P<0.05)。结论心肌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是目前评价心肌再同步化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组织速度成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变化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付建莉 彭建美 +2 位作者 沈亚梅 张小用 丁育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94-2497,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变化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52例首诊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1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功...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变化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52例首诊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1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功能参数,检测血清内皮功能指标、血小板功能指标含量,进一步分析3D-STI下所得左心功能参数与患者血清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3DSTI检查所得左心功能参数LVGLS、LVGRS、LVGCS、LVGAS绝对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tw、Torsion水平大于对照组;血清内皮功能指标vWF、sICAM-1、sVCAM-1、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vWF-cp、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血小板功能指标CD62P、GMP-140、CD63、sP-selectin、sCD40L、PAC-1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3D-STI检查所得左心功能参数水平与血清学指标均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3D-STI技术可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及整体病情严重程度,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疾病并指导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心室功能 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付建莉 沈亚梅 +2 位作者 张小用 彭建美 丁育增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797-1799,共3页
目的:探究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已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17例采用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测;实验组18例予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患者都需进... 目的:探究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已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17例采用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测;实验组18例予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患者都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后将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与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查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准确率为(88.9%)高于对照组(58.8%),其差异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心肌梗死部位定位诊断的准确,对并发症的检出率较高,经过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在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较心电图更为准确,在诊断检测上与心电图相互补充,能够更为准确的完成心肌梗死的诊断,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检测上有良好的效果,适宜在临床上广泛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建莉 丁育增 +1 位作者 张小用 彭建美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35例CHF患者与25例正常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左心房横径(LAD)、左心室短轴横径(LV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35例CHF患者与25例正常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左心房横径(LAD)、左心室短轴横径(LV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标准心尖位左心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应用2D-STI测量各个室壁收缩期最大应变。比较CHF组及正常对照组的二维结构及收缩期最大应变。结果:与正常人相比,CHF患者左房室明显扩大,LVESV、LVEDV增大,心功能减低,收缩期左心室心尖各切面室壁的最大纵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2D-STI可以准确地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 慢性心力衰竭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和节段心功能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烨 张军 +4 位作者 刘丽文 徐晖 李成祥 李伟杰 付建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整体和节段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RT3DE对2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和41例正常人进行检查,脱机软件分析得出左室整体和17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比较两组的整体和节段舒...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整体和节段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RT3DE对2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和41例正常人进行检查,脱机软件分析得出左室整体和17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比较两组的整体和节段舒张末期容积(EDV、rEDV)、收缩末期容积(ESV、rESV)、射血分数(EF、rEF)及节段-整体射血分数(rgEF)。结果急性前壁心梗组整体EDV、ESV及梗死区域、邻近梗死区域的rEDV、rESV较对照组增大,整体EF值及其rEF、rgEF减小(P<0.05),远离梗死区域无差异(P>0.05)。结论RT3DE能客观评价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左室整体和节段心功能,是一项能运用于临床的准确、可行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测呼吸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血流速度的影响及对相关力学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小用 陈小龙 +3 位作者 高燕华 付建莉 张雪梅 刘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对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血流速度的影响及其力学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32例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风湿性心脏病组)和3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获取吸气相与呼气相时二尖... 目的探讨呼吸对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血流速度的影响及其力学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32例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风湿性心脏病组)和3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获取吸气相与呼气相时二尖瓣和三尖瓣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Et)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At),并比较吸气相与呼气相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吸气相较呼气相E值减低,Et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风湿性心脏病组吸气相较呼气相E和Et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和At值均无变化。结论呼吸对正常人成与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血流速度的影响不同。吸气时胸内负压的直接力学作用与左室舒张方向相同,有利于左室舒张,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值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呼吸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血流速度 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HFpEF患者25(OH)D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婷 付建莉 +2 位作者 吴照科 张雪梅 赵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951-953,957,共4页
目的 评估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25(OH)D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156例65岁以上HFpEF患者与同龄心功能正常老年人对比25(OH)D水平。将HFpEF组按照25(OH)D浓度分为四组,血清25(OH)D<10 Ug/L为A组... 目的 评估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25(OH)D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156例65岁以上HFpEF患者与同龄心功能正常老年人对比25(OH)D水平。将HFpEF组按照25(OH)D浓度分为四组,血清25(OH)D<10 Ug/L为A组,10 Ug/L≤25(OH)D<20 Ug/L为B组,20 Ug/L≤25(OH)D≤30 Ug/L为C组,25(OH)D>30 Ug/L为D组。分别对各组进行NYHA心功能评定、6 min步行试验(6MWT)、23项堪萨斯心肌病问卷(KCCQ)。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FpEF组25(OH)D明显下降,[16.00(12.82,21.81)vs.14.26(11.26,21.07),P<0.05];与对照组相比,HFpEF组25(OH)D不足率明显增多,[90.3%vs.96.2%,P<0.05]。A组NYHA ClassⅠ~Ⅱ级比率较其他各组更低[(52.0%vs.83.0%)、(52.0%vs.81.2%)、(52.0%vs.100%),P均<0.05],A组6MWT较其他各组更低[(260.43±40.62 vs.299.91±71.28)、(260.43±40.62 vs.324.07±40.62)、(260.43±40.62 vs.349.03±60.81),P均<0.05]、A组KCCQ较其他各组更低[(61.13±6.80 vs.66.74±6.84)、(61.13±6.80 vs.70.79±7.31)、(61.13±6.80 vs.72.37±5.78),P均<0.05]。B组与C、D组相比,6MWT更差,但差异无显著性[(299.91±71.28 vs.324.07±40.62)、(299.91±71.28 vs.349.03±60.81),P均>0.05];但B组KCCQ较C组、D组显著降低[(66.74±6.84 vs.70.79±7.31)、(66.74±6.84 vs.72.37±5.78),P均<0.05]。C组、MWT(324.07±40.62 vs.349.03±60.81,P>0.05)、KCCQ(70.79±7.31)D组(6 vs.72.37±5.78,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HFpEF患者25(OH)D水平低下,过低的25(OH)D水平伴随心功能、生活质量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老年人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评估的探讨
8
作者 张雪梅 刘波 +5 位作者 丁育增 程功 付建莉 王珍芳 任媛 王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经超声诊断并被临床证实的BAV患者70例(横裂组44例、纵裂组21例、斜裂组5例),并与正常组30例进行比较.测最主动脉窦部及升部内径、室间...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经超声诊断并被临床证实的BAV患者70例(横裂组44例、纵裂组21例、斜裂组5例),并与正常组30例进行比较.测最主动脉窦部及升部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功能及左房横径,观察患者瓣膜有无钙化、狭窄、关闭不全及脱垂.结果 BAV患者部分伴有瓣膜回声增强、增厚、钙化和脱垂,可造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升部增宽,纵裂组(39.840±6.361)mm,横裂组(37.480±5.793)mm,高于正常组的(30.270±2.348)mm;室间隔增厚,纵裂组(11.180±1.968)mm,横裂组(11.430±1.912)mm,高于正常组的(9.900±0.403)mm;左房横径增大,纵裂组(37.090±8.203)mm,横裂组(37.950±9.058)mm,高于正常组的(30.330±2.820)mm.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BAV有重要价值.BAV可合并主动脉升部增宽、室间隔增厚及左房横径增大,而瓣膜舒张期关闭线形态分类横裂式、纵裂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 彩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经阴道超声显像诊断异位妊娠
9
作者 付建莉 谢强 张艳华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3A期549-550,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TAS)、经阴道超声(TVS)显像对异位妊娠(EP)的诊断、鉴别诊断在临床应用中价值。方法:应用经腹结合经阴道超声显像诊断,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超声显像诊断EP4 3例中,宫外实性混合性包块伴积液的4 1例(占95 % ) ,...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TAS)、经阴道超声(TVS)显像对异位妊娠(EP)的诊断、鉴别诊断在临床应用中价值。方法:应用经腹结合经阴道超声显像诊断,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超声显像诊断EP4 3例中,宫外实性混合性包块伴积液的4 1例(占95 % ) ,其中2例为重复异位妊娠(Repcated Ectopic Pregnancy,REP) ,3例为未破裂型;宫角妊娠1例,宫颈妊娠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例为黄体破裂,诊断符合率为95 %。结论:EP超声图像特征性强,TAS结合TVS超声检查可提高EP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及早发现病变,选择治疗方法,动态随访、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血流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开春 张小用 +2 位作者 付建莉 张阳 孙武荣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讨CDFI、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及B-flow三种技术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的差异,推举三者中最佳的检查方案。方法使用CDFI、PDI及B-flow分别观测35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 目的探讨CDFI、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及B-flow三种技术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的差异,推举三者中最佳的检查方案。方法使用CDFI、PDI及B-flow分别观测35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EAN)及血流量,比较三者所测血流量的差异。结果 CDFI、PDI及B-flow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PSV、EDV、RI及TAMEAN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量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PDI检测数值最大,其次为CDFI,B-flow检测数值最小。结论颈动脉内径的检测对于准确检测血流量至关重要。三种超声技术在检测颈动脉内径及血流量中,PDI检测数值最大,其次为CDFI,B-flow无血流外溢,检测的内径及血流量应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能量 CDFI B-FLOW 颈动脉内径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移植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广禄 张艳华 +2 位作者 谢强 付建莉 焦笑鸽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36例肾移植手术病例进行术前评价、术中指导和术后监测。重点观察受体术后 2 4 h、一周、一个月、术后 3个月内移植肾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36例肾移植手术病例进行术前评价、术中指导和术后监测。重点观察受体术后 2 4 h、一周、一个月、术后 3个月内移植肾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 ,及时发现肾排斥反应、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及肾周积液等严重并发症。结果  36例肾移植病例中 ,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排斥反应 6例 ,除其中 2例死亡外 ,肾周积液 8例 ,肾周血肿 4例。经超声指导下穿刺或保守治疗后消失。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肾各项血流指标 ,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现并发症、指导治疗及动态观察有较高的敏感性 ,提高了肾移植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移植术 术后 肾移植手术 移植肾 排斥反应 并发症 治疗 临床研究 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改良Morrow术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短期改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建莉 张军 +8 位作者 刘丽文 周梦垚 孙超 左蕾 雷常慧 刘芳 拓胜军 孟欣 张金洲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I)ISTI)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改良Morrow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短期改变。方法改良Morrow术后HOCM患者23例,运用Qlab软件脱机分析对比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左室整体及16个节段的纵向应...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I)ISTI)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改良Morrow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短期改变。方法改良Morrow术后HOCM患者23例,运用Qlab软件脱机分析对比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左室整体及16个节段的纵向应变、圆周应变及常规超声参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HOCM患者LVOT内径及压差明显改善(P〈0.05),收缩末期左房、左房容积指数显著减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整体及各节段的纵向应变和圆周应变都有明显减低(P〈0.05),而术后3个月室壁的应变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整体及各节段纵向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整体圆周应变及部分节段的圆周应变明显减低(P〈0.05)。结论2D-STI为评价改良Morrow术后HOCM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室壁收缩功能的变化过程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型 心室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左心室压力变化率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短期疗效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付建莉 张军 +2 位作者 刘丽文 丁育增 寿锡凌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9期852-853,857,共3页
目的 探讨左心室压力变化率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短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有二尖瓣反流、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7例,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 目的 探讨左心室压力变化率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短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有二尖瓣反流、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7例,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二尖瓣反流面积,采用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在连续多普勒频谱图上测量二尖瓣反流压差速率1~3m/s两点间时间,估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结果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期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76.3±8.7)mm、(64.7±9.3mm、(232±54)mL、(168±48)mL)较治疗前((78.3±8.5)mm、(69.2±8.4)mm、(270±59)mL、(207±47)mL)明显降低(P〈0.01);二尖瓣反流面积(6.5±3.9)mm2较治疗前(9.2±4.1)mm2明显缩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压力变化率((27.4±8.6)%、(598±141)mm Hg/s))较治疗前((21.5±5.1)%、(473±132)mm Hg/s)明显升高(P〈0.01)。结论 左心室压力变化率是目前评价心肌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短期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化治疗 二尖瓣反流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原文传递
咳嗽动作在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小用 吕秀花 +3 位作者 韩磊 付建莉 张雪梅 刘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PFO)与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心肌梗死、外周动脉栓塞、减压病等有关。近年来.PFO的致病作用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PFO的诊断主要依靠经颅多普勒、经胸超声心动图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 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PFO)与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心肌梗死、外周动脉栓塞、减压病等有关。近年来.PFO的致病作用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PFO的诊断主要依靠经颅多普勒、经胸超声心动图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诊断PFO的“金标准”,但其属于半侵入性检查,操作过程中患者比较痛苦.并且难以在右心声学造影中配合Valsalva动作定量右向左分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VALSALVA动作 经胸超声心动图 价值 检测 咳嗽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逆转的指标选择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丽文 张军 +5 位作者 李军 付建莉 薛洁 段云燕 刘兵 王海昌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探讨左心室重构逆转参数是否可以成为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短期疗效的重要指标。方法对26例心衰伴有室壁运动不协调患者进行CRT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行超声心动...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探讨左心室重构逆转参数是否可以成为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短期疗效的重要指标。方法对26例心衰伴有室壁运动不协调患者进行CRT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左房内径(LADD)、左室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起搏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LADD、LVDD、LVEDV、LVESV均较术前显著减小,LVEF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这些参数的改善与患者活动度成正比,与夜间心率成反比,其中左房、左室内径及容积变化较LVEF提高与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相关性更为显著。结论左室重构逆转参数可以成为评价CRT术后短期疗效的重要指标,其中部分患者左房、左室大小和容积指标较LVEF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功能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原文传递
弹性超声成像特征与宫颈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建美 刘波 +3 位作者 朱娜 于娇 管湘平 付建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9期1719-1722,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弹性超声成像特征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与190例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超声成像,记录超声特征;调查... 目的:探讨宫颈癌弹性超声成像特征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与190例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超声成像,记录超声特征;调查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癌前组中超声血流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160例、26例、4例与0例,宫颈癌组分别为0例、6例、20例、24例,两组超声血流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组中弹性超声成像评分1分、2分、3分、4分、5分分别为52例、100例、33例、7例、0例,宫颈癌组分别为0例、2例、6例、12例与30例,两组中弹性超声成像评分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患者中,随着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降低、临床分期增加,弹性超声成像评分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超声成像诊断191例癌前病变与49例宫颈癌,弹性超声成像鉴别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8.0%。结论:弹性超声成像诊断与鉴别宫颈癌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与宫颈癌病理学特征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形成互补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超声成像 宫颈癌 癌前病变 相关性 病理学特征
原文传递
胸骨上窝肺动脉长轴切面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小用 曹铁生 +3 位作者 杨勇 付建莉 张雪梅 韩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0,共3页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唯一可以使用药物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因此,新生儿PDA的检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PDA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但是,以往研究限于成年患者[1-2],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PDA诊断方面的研究较少...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唯一可以使用药物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因此,新生儿PDA的检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PDA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但是,以往研究限于成年患者[1-2],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PDA诊断方面的研究较少,检出率亦鲜有报道[3].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肺动脉长轴切面在新生儿PDA诊断中的价值,进一步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新生儿PDA的最佳探测方法,提高新生儿PDA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诊断 动脉导管未闭 胸骨上窝 新生儿 肺动脉 价值 长轴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胸激光消融室间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建莉 刘芳 +6 位作者 孙超 何光彬 张军 刘丽文 胡芮 邵虹 李文霞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目的观察并评估超声引导下激光经胸消融动物室间隔的安全性及长期效果,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OCM)研究新疗法。方法将10只健康小尾寒羊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鞘管穿刺并进行激光消融(能量:3... 目的观察并评估超声引导下激光经胸消融动物室间隔的安全性及长期效果,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OCM)研究新疗法。方法将10只健康小尾寒羊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鞘管穿刺并进行激光消融(能量:3 W,1000 J),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鞘管穿刺入室间隔相同位置,无消融)。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随访,并分析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三维纵向应变、消融区所在节段与周围节段达峰时间差值等数据;在术前及术后1 h无菌采血行实验室检查。结果消融后即刻至术后6个月所有动物心功能均正常,未出现心包填塞或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 h,实验组肌钙蛋白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型超声示实验组术后6个月消融区室壁搏幅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消融部位室间隔厚度较术前室间隔厚度显著变薄[(3.23±1.21)mm对(8.53±0.44)mm,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消融区搏幅及三维应变显示纵向应变显著减低,收缩期达峰时间明显延迟(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室间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在不影响心功能条件下对室间隔厚度减容效果明显,有望成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治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胸 肥厚型心肌病 室间隔消融 激光消融
原文传递
心脏再同步治疗动态优化VV问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寿锡凌 吴皓宇 +5 位作者 潘军强 付建莉 程功 梁磊 姚晓伟 艾文婷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观察动态优化VV间期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影响的短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CHF患者38例,接受CRT治疗。于术后3、15d、1、3、6、12... 目的观察动态优化VV间期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影响的短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CHF患者38例,接受CRT治疗。于术后3、15d、1、3、6、12个月进行AV、VV间期优化,术后1个月内所有患者采用默认及优化VV间期随机、自身前后交叉起搏,1个月结束之后,全部患者用优化AV和VV间期起搏,观察心功能、心脏同步性、神经内分泌因子变化。结果第1个月结束时,与默认VV间期组相比,优化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0.28±0.05对0.32±0.05,P〈0.05),左心室12节段组织速度达蜂时间标准差(Ts-SD)改善[(49.5±20.6)ms对(35.6±18.6)ms,P〈0.05],左、右心室机械延迟时间改善(IVMD)[(27.2±10.2)ms与(22.3±8.7)ms,P〈0.05],神经内分泌因子(Ang Ⅱ、NT-proBNP)也较默认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优化VV间期与术前及术后1个月未优化时相比,Ts-SD、IVMD继续改善(P〈0.05,P〈0.01),同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二尖瓣反流面积(MR)也明显改善(P〈0.05)。术后6、12个月优化VV间期与术前及术后1个月未优化时相比,LVEDD、LVESD、LVEF、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MR、Ts-SD、IVMD均更进一步的改善,且12个月时改善更加明显(P〈0.05)。优化后3、6、12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术前及术后1个月未优化时相比,神经内分泌因子均有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CRT植入术后早期优化AV/VV间期对改善患者心脏的同步性及心功能非常有意义,且心脏功能随着优化治疗时间延长逐步改善,从而认为对CRT患者中远期加强随访优化AV/VV间期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超声心动图 优化AV/VV间期 心功能 神经内分泌因子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军 付建莉 +5 位作者 刘丽文 周晓东 李军 朱永胜 郑烨 朱霆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短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例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直径(LVDD、LVDS)和容积(LVEDV、LVESV)...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短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例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直径(LVDD、LVDS)和容积(LVEDV、LVESV),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彩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并在连续多普勒频谱图上测量二尖瓣反流上升支1m/s和3m/s两点之间的时间(Δt),由此估测左心室dp/dt。结果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后,发生左心室逆重构,LVDD、LVDS及LVEDV、LVESV明显小于术前(P<0.01或P<0.05);左心室收缩力增强,LVEF明显提高(P<0.01),MRA减少(P<0.05),左心室dp/dt明显提高(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常规参数及dp/dt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后短期疗效的简便、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