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车轮车辆临界速度及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邢璐璐 李芾 付政波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2年第1期25-28,共4页
建立了弹性轮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弹性轮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临界速度及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与刚性轮对车辆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GB/T 5599—1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规范》进行评... 建立了弹性轮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弹性轮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临界速度及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与刚性轮对车辆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GB/T 5599—1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规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弹性车轮的临界速度及曲线通过性能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轮对 临界速度 曲线通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柳线动车组车体异常晃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付政波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49,54,共5页
针对衡柳线部分运营动车组出现的车体晃动问题,项目组添乘了衡柳线运营动车组,定位出车体晃动区段,并对轮轨匹配关系进行测试与分析。通过将实测到的车轮踏面廓型和钢轨廓型数据导入仿真软件,仿真分析发现引起衡柳线晃车的主要原因为钢... 针对衡柳线部分运营动车组出现的车体晃动问题,项目组添乘了衡柳线运营动车组,定位出车体晃动区段,并对轮轨匹配关系进行测试与分析。通过将实测到的车轮踏面廓型和钢轨廓型数据导入仿真软件,仿真分析发现引起衡柳线晃车的主要原因为钢轨的过打磨导致旋修后车轮踏面与钢轨接触关系恶劣,引起了车体1~2Hz的低频晃动。通过对钢轨重新打磨,建立工务、车辆联合沟通机制,解决了衡柳线晃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晃动 轮轨匹配 钢轨廓型 等效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对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邢璐璐 董孝卿 付政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116,共6页
采用Kalker CONTACT方法计算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分析对比了LM,LM_A,S1002CN,LM_(B-10),LM_D,XP55车轮踏面与TB 60,60D,60N钢轨廓型匹配的接触几何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车轮踏面与TB 60钢轨匹配的名义等效锥度最大,与60D,60N钢轨匹配... 采用Kalker CONTACT方法计算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分析对比了LM,LM_A,S1002CN,LM_(B-10),LM_D,XP55车轮踏面与TB 60,60D,60N钢轨廓型匹配的接触几何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车轮踏面与TB 60钢轨匹配的名义等效锥度最大,与60D,60N钢轨匹配的名义等效锥度较小;LM_A踏面与TB 60钢轨匹配以及LM,S1002CN踏面与60D钢轨匹配时,具有较好的直线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LM,LM_A,S1002CN踏面与TB 60钢轨匹配时,车轮回复到对中位置的能力强;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匹配的接触斑分布均匀,直线上的磨耗性能好;LM_D踏面与TB 60,60D,60N钢轨匹配时也具有很好的磨耗性能;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匹配时,曲线通过的磨耗功最大,磨耗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轮轨接触几何 数值分析 等效锥度 最大接触应力 重力刚度 磨耗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故障演变规律研究动车组关键系统修程修制优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田光荣 付政波 +4 位作者 于卫东 陈振虹 陆航 肖齐 李方烜 《中国铁路》 2020年第9期34-39,共6页
合理的修程修制设置对于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性和提升运输效率至关重要。实践表明现行计划性预防修体制存在一定过度修风险,存在优化完善空间。基于我国近10年来动车组运行故障数据的聚类和关联,通过描述性分析方法揭示其故障演变规律,... 合理的修程修制设置对于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性和提升运输效率至关重要。实践表明现行计划性预防修体制存在一定过度修风险,存在优化完善空间。基于我国近10年来动车组运行故障数据的聚类和关联,通过描述性分析方法揭示其故障演变规律,并以某关键系统为例分析不同高级修周期内故障演变趋势;在故障和事故关联分析基础上,利用推断性分析方法探索动车组关键系统的修程修制优化思路,以期实现动车组安全可靠性与检修效率效益的最佳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修程修制 故障数据 故障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