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超凡 付晶燕 +2 位作者 丰明洁 项俊平 赵靖 《物流科技》 2024年第9期87-89,97,共4页
信号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咽喉,提高其通行能力可以有效改善道路整体交通状况。文章选取江门市迎宾路-丰乐路-东华二路交叉口为实例,基于实地调查的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及交叉口相关数据,利用VISSIM软件构建交叉口的交通仿真模型,针对仿真... 信号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咽喉,提高其通行能力可以有效改善道路整体交通状况。文章选取江门市迎宾路-丰乐路-东华二路交叉口为实例,基于实地调查的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及交叉口相关数据,利用VISSIM软件构建交叉口的交通仿真模型,针对仿真运行结果从车道功能划分和信号配时两方面提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方案,对优化前后的车辆延误、排队长度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优化后车辆延误和排队长度都大幅减少,交叉口的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从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号配时 交通仿真 交叉口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公交系统中途站点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付晶燕 杨晓光 俞洁 《城市交通》 2007年第3期76-80,共5页
快速公交(BRT)站点是整个系统的瓶颈,决定了BRT的运营能力。因此,BRT站点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的实际特征,以实现出行者、营运单位、城市交通系统三赢为目标,分析了BRT站点的车辆停靠功能和乘客服务功能,对BR... 快速公交(BRT)站点是整个系统的瓶颈,决定了BRT的运营能力。因此,BRT站点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的实际特征,以实现出行者、营运单位、城市交通系统三赢为目标,分析了BRT站点的车辆停靠功能和乘客服务功能,对BRT站点的长度和宽度进行了量化计算,总结了BRT站点换乘衔接设计要素以及行人过街设施设计要求,从而达到为乘客提供高品质客运服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公交系统 站点 优化设计 换乘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均延误的快速公交停靠站布设位置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晶燕 赵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76-1681,1699,共7页
为了提高快速公交(BRT)系统的运行效率,对BRT停靠站在交叉口的布设位置进行了研究.针对BRT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进口道和出口道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车均延误模型(该延误包括信号控制延误、停靠站上下客时间以及车辆在停靠站等候服务的延误... 为了提高快速公交(BRT)系统的运行效率,对BRT停靠站在交叉口的布设位置进行了研究.针对BRT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进口道和出口道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车均延误模型(该延误包括信号控制延误、停靠站上下客时间以及车辆在停靠站等候服务的延误)和绿灯末排队长度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一系列算例分析表明,车流量较小时,停靠站设置在进口道和出口道就延误而言没有区别,但当车流量较大时,应将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进口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公交停靠站 车均延误 排队长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技术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付晶燕 赵一新 张国华 《城市交通》 2012年第6期28-35,57,共9页
为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满足居民和游客双重出行需求,三亚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从管理体制、规划方案、规划对策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首先,分析了三亚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旅游主导性和服务水平低的现状特征。针对旅游... 为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满足居民和游客双重出行需求,三亚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从管理体制、规划方案、规划对策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首先,分析了三亚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旅游主导性和服务水平低的现状特征。针对旅游交通主导的特点,规划引入当量人口的概念,提出将旅游人口折算成当量城市人口。然后,充分考虑旅游人口的交通需求对城市交通系统带来的额外负荷,提出"票运分离、游运整合、运力整合、站运分离、网络整合"的规划对策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同时,还提出了旅游集散中心、枢纽和场站、公交线网等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规划 一体化 旅游城市 当量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交通碳排放研究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5
作者 贾育鑫 付晶燕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11期163-167,共5页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文章以西安市为例,通过自下而上算法中的行驶里程法和周转量法对该市2011~2020年的城市交通碳排放进行核算,并进一步计算了人均交通碳排放量和单位GDP交通碳排放量,...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文章以西安市为例,通过自下而上算法中的行驶里程法和周转量法对该市2011~2020年的城市交通碳排放进行核算,并进一步计算了人均交通碳排放量和单位GDP交通碳排放量,进而探讨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研究表明,西安市总碳排放量在3200万吨上下浮动,交通碳排放量在299万吨上下浮动,人均交通碳排放量和单位GDP交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为探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LMDI模型从旅客周转量、货运周转量、人口和GDP四个纬度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旅客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人口和GDP均为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自下而上 交通运输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的无锡市共享单车供需平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付晶燕 秦维 张斯阳 《城乡建设》 2020年第13期37-39,共3页
笔者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大样本量、高准确度、长时间跨度的特征,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数据,分析共享单车的供需矛盾,为共享单车的合理空间布局提出相应建议。一、基础特征分析(一)研究范围江苏省无锡市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腹地,是重要的... 笔者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大样本量、高准确度、长时间跨度的特征,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数据,分析共享单车的供需矛盾,为共享单车的合理空间布局提出相应建议。一、基础特征分析(一)研究范围江苏省无锡市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强市之一。北倚长江,南滨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构成苏锡常都市圈,被誉为太湖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江苏省无锡市 长三角城市群 手机信令数据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布局 太湖明珠 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建筑物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晶燕 贾凤娇 +1 位作者 杨秀英 赵一新 《交通与运输》 2014年第A01期60-64,共5页
现行苏州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为2004年修订,指标值以当时的停车需求为基础制定。经过近10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指标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小汽车的停车需求,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指标修订。选取苏州市典型建筑物类型,对配建停车场进行... 现行苏州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为2004年修订,指标值以当时的停车需求为基础制定。经过近10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指标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小汽车的停车需求,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指标修订。选取苏州市典型建筑物类型,对配建停车场进行机动车连续停车调查,并就供给率、需求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现有配建指标运行情况,为科学制定新一轮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 停车调查 停车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出行特征对组团式城市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付晶燕 《建设科技》 2014年第14期87-88,共2页
组团式城市能避免单中心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但组团之间大量的通勤交通也对交通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国内36个城市规模和出行距离的关系,提出城市空间尺度超过一定范围,必定要形成新的城市中心。高速交通系统作为重构组团... 组团式城市能避免单中心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但组团之间大量的通勤交通也对交通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国内36个城市规模和出行距离的关系,提出城市空间尺度超过一定范围,必定要形成新的城市中心。高速交通系统作为重构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可以保障组团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团式城市 出行特征 出行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州首期快速公交走廊优化研究
9
作者 付晶燕 虞航峰 汤宇轩 《公路与汽运》 2021年第4期26-30,共5页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中心城区用地拓展加速引起的居民出行机动化趋势明显,但公共交通缺乏竞争力,城市交通拥堵时有显现。亚洲银行贷款项目快速公交系统工程的实施,有望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吸引力。文中基于已有赣东大道和玉茗大道2条走...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中心城区用地拓展加速引起的居民出行机动化趋势明显,但公共交通缺乏竞争力,城市交通拥堵时有显现。亚洲银行贷款项目快速公交系统工程的实施,有望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吸引力。文中基于已有赣东大道和玉茗大道2条走廊展开首期快速公交走廊比选和论证,通过对比二者道路断面条件、沿线人口用地、公交客流需求,提出弓形走廊优化方案;通过分析评价,该优化走廊的预期客流效益更好,财务经济上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可为2019年正式通车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BRT(快速公交) 公交走廊 公交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站距优化模型及灵敏度分析
10
作者 付晶燕 《智能城市》 2021年第11期18-19,共2页
以公交乘客出行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通过解析乘客的出行过程,建立公交站距优化模型。在研究拟合公交出行概率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数据和项目实践中的参数,对模型中的主要参变量灵敏度以及公交最优站距同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之间的关系进... 以公交乘客出行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通过解析乘客的出行过程,建立公交站距优化模型。在研究拟合公交出行概率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数据和项目实践中的参数,对模型中的主要参变量灵敏度以及公交最优站距同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对实践中公交站点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站距 出行时间 出行距离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平均出行时间最小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晓光 徐竞琪 +1 位作者 刘好德 付晶燕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2-807,共6页
在解析公交出行过程并分析公交出行距离概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乘客平均出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通过搜索试算方法求解,得到了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与最优站距的基本关系,并结合实际数据讨论了模型主要参数与最优... 在解析公交出行过程并分析公交出行距离概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乘客平均出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公交站距优化模型。通过搜索试算方法求解,得到了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与最优站距的基本关系,并结合实际数据讨论了模型主要参数与最优站距的关系及其灵敏程度,从而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公共交通 站距 出行距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控制交叉口动态车道功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靖 付晶燕 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6-1001,共6页
为了应对交叉口交通供需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合理分配交叉口空间资源,对信号交叉口动态车道功能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基于优化对象、优化参数和优化模型3个方面的分析,建立了以进口组为基础的动态车道功能优化模型.它可由整数非线性规... 为了应对交叉口交通供需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合理分配交叉口空间资源,对信号交叉口动态车道功能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基于优化对象、优化参数和优化模型3个方面的分析,建立了以进口组为基础的动态车道功能优化模型.它可由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来描述,其优化目标为关键流量比之和最小.通过算例分析,对该方法的优化结果和计算速度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以进口组为优化对象可在保证优化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显著减少须同时进行优化的变量数,提高求解效率,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优化模型可满足动态控制计算准确性和计算速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整数非线性规划 动态车道功能划分 可变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城市空间的交通解构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一新 马清 +2 位作者 付晶燕 徐泽州 蔡润林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1,共5页
基于交通特征中出行时耗稳定性的分析,通过国外文献和国内实证的方法,从交通的角度解构青岛的城市空间发展。通过对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带状城市的中心有效辐射距离研究,提出了15公里是空间拓展瓶颈的结论。多中心布局城市对于中心之间... 基于交通特征中出行时耗稳定性的分析,通过国外文献和国内实证的方法,从交通的角度解构青岛的城市空间发展。通过对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带状城市的中心有效辐射距离研究,提出了15公里是空间拓展瓶颈的结论。多中心布局城市对于中心之间距离的控制应该以15公里为重要衡量指标,并基于此对青岛的多中心空间结构进行了重新的优化和完善,为空间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出行时耗的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出行时间60分钟作为控制指标,选取适合青岛未来空间拓展的交通方式。交通和空间之间的良好互动为青岛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时耗 时空约束 空间拓展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交通发展对策
14
作者 付晶燕 《交通与运输》 2021年第3期98-101,共4页
为了实现岳阳预规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改善港口受制约、陆路交通瓶颈、机场缺乏竞争力以及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不足的现状,基于其资源本底和机遇挑战,提出借力省会实现长岳一体,打造长江中游重... 为了实现岳阳预规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改善港口受制约、陆路交通瓶颈、机场缺乏竞争力以及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不足的现状,基于其资源本底和机遇挑战,提出借力省会实现长岳一体,打造长江中游重要的航运中心和区域协作的航空货运枢纽;强化陆路交通设施,支撑一轴三带的市域城镇发展格局;规划市域快轨提升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支持都市区一体化发展;优化道路、公交、停车等布局要求,打造主城品质交通,落实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等不同层次的交通发展对策,为长江中游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发展对策 长江中游 中心城市 区位 交通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及站台布设模式选择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洋 赵一新 付晶燕 《城市交通》 2009年第3期27-34,共8页
专用车道和站台是快速公交系统(BRT)重要的设施要素,对其布设模式进行了研究。从3种典型的布设模式入手,即中央专用车道+岛式站台、中央专用车道+侧式站台、路侧专用车道+侧式站台,分析其规划设计要点、模式优缺点、适用性等。总结快速... 专用车道和站台是快速公交系统(BRT)重要的设施要素,对其布设模式进行了研究。从3种典型的布设模式入手,即中央专用车道+岛式站台、中央专用车道+侧式站台、路侧专用车道+侧式站台,分析其规划设计要点、模式优缺点、适用性等。总结快速公交系统规划过程中影响专用车道及站台布设模式选择的因素,包括BRT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道路条件、交通量等方面。以南宁市快速公交线网规划中专用车道及站台的规划设计为例,对其布设模式选择、专用车道及站台的布设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设计 快速公交系统 专用车道 站台模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连线交叉口群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晓光 付晶燕 《交通与计算机》 2006年第2期27-30,共4页
针对短连线交叉口群的通行能力计算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文章首先从不同角度对短连线交叉口群进行了界定,然后利用波动理论和车流运行的时空图,建立了短连线通行能力和损失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采用数学方法建立了通行能力及其损... 针对短连线交叉口群的通行能力计算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文章首先从不同角度对短连线交叉口群进行了界定,然后利用波动理论和车流运行的时空图,建立了短连线通行能力和损失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采用数学方法建立了通行能力及其损失量随着各个影响因素变化的图表,从中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且在信号协调控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能力 波动理论 短连线交叉口群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以克拉玛依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贾凤娇 付晶燕 《交通与运输》 2015年第A01期129-132,共4页
慢行交通系统主要包括步行系统和自行车系统。慢行交通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交通方式,在短距离出行中,慢行也是最健康、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发达的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归纳总结中小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普... 慢行交通系统主要包括步行系统和自行车系统。慢行交通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交通方式,在短距离出行中,慢行也是最健康、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发达的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归纳总结中小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慢行通道等级、道路断面要求和过街设施3个方面提出慢行通道的规划要求,指导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工作。以克拉玛依市为例,规划其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便捷需求,提高慢行交通出行比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交通 中小城市 规划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大尺度海湾型空间结构的交通方式选择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泽洲 赵一新 +2 位作者 马清 付晶燕 蔡润林 《城市交通》 2012年第6期22-27,共6页
为支撑青岛市多中心、海湾型大都市空间框架,必须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拉近各个城市组团的时间距离。首先,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下出行距离、出行时耗的相对稳定性和各种交通方式适宜的城市空间尺度。然后,按照空间圈层发展特点和交通特征... 为支撑青岛市多中心、海湾型大都市空间框架,必须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拉近各个城市组团的时间距离。首先,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下出行距离、出行时耗的相对稳定性和各种交通方式适宜的城市空间尺度。然后,按照空间圈层发展特点和交通特征的差异性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交通圈层,分析各交通圈层空间与出行时耗的关系。最后,基于时空约束提出各圈层交通方式的需求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快线 大尺度空间 海湾城市 交通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让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煜 韩印 付晶燕 《交通运输研究》 2019年第6期85-91,共7页
为探究道路交通条件对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让行的影响,通过无人机视频调查,采集了20处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通行过程数据,在对logistic模型应用条件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让行概率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分... 为探究道路交通条件对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让行的影响,通过无人机视频调查,采集了20处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通行过程数据,在对logistic模型应用条件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让行概率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安全间距、车速、监控、车道数、行人数量和行人位置对让行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增设监控和行人中央驻足区可分别提高让行率为原来的3.700倍和4.339倍,当车道数大于4时,即使采取监控措施让行率仍将小于30%,应采用信号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机动车让行概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道路交通设施 路段人行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如意 汪涛 +1 位作者 付晶燕 赵靖 《物流科技》 2022年第1期80-83,95,共5页
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交通咽喉,其通行效率直接影响到城市整体道路的运行效率。为了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等,文章以金华市八一南街—宾虹路为实例,利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分析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停车次数、排队长度以及尾气排... 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交通咽喉,其通行效率直接影响到城市整体道路的运行效率。为了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等,文章以金华市八一南街—宾虹路为实例,利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分析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停车次数、排队长度以及尾气排放等输出参数,对比信号配时优化前后的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下平均停车延误降低了17.33%,总体停车次数降低了21.13%,平均排队长度降低了36.51%,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总油耗也有所减少,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仿真 信号配时 通行效率 尾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